《红墙梦》
第28节

作者: 梅子mei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方工业园区被南起集团兼并后因无土地产权一筹莫展,意味着品先公司整体被套。同时,产权中的国有部分是不是已转移给南起集团?需咨询法律顾问。
  动员南起集团入资很容易,却都是死资产,且土地租期已到,面临尴尬状态。问题:拿来这些资产,怎么用?

  14、泽众公司
  通过诉讼,资产及现金全部被私营企业拿走,法定代表人汪民亚升任省政府某处副处长——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并不罕见。
  15、思海公司
  纯国有企业,但边海省占15%,兄弟省份站85%,经营精密仪器。资产14亿。
  电话联系,答复是可以与仔湾港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但看到希望,才开始洽谈。

  目前资产与现金都不能动。
  16、民想公司
  正搞股份制改造。由控股公司审批实施。没向我们打报告。
  对我们,根本不理。
  17、大明公司

  实际上是诈骗公司,高层领导坐地分赃,被举报后全部逮捕。
  无资产。无资金。
  …………
  读完这份材料的时候,心情沉重。
  晚上,破例没与老王他们打麻将、升级、斗地主,而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呆呆地发愣。

  无疑,这个局比当初的大方集团更难也更复杂,“经营权、管理权下放”以及“拨改贷”培育出的无数蛀虫,假公家之名大肆图利,终于使国有企业哀鸿遍野。
  “富了方丈穷了和尚穷了庙”也好,“富了方丈富了和尚穷了庙”也罢,当国企成为饕餮大餐的时候,国家也就成了砧板上的禁脔,成了人人哄抢的唐僧肉,吃亏的只有十三亿无权无势的小民。
  不是吗?理论上讲,十三亿中国人谁都是国有企业的股东。好可怜我们这些股东啊,虱子多了不咬人,眼睁睁看着公仆们吞噬我们的血肉。
  理论上讲,我们的企业托管给政府,就象海川市托付给老雕、吕向如、那塔莎和他的同事们,可他们管得到、管得过来或者说谁的背后都有人,敢管吗?更何况还有那塔莎这样的不知痛痒之辈,还有郑世昶这样骑在头上的罪魁祸首……而我堂堂中华民族,您曾用血肉筑起自己的钢铁长城,难道还要拆除长城来喂养腐烂的血肉吗?
  最可恨一个个脑满肠肥的受益者。当十三亿股东权力虚位、当代理者们陷入困境的时候,就抡到我们的“经理人”大显神通了。
  当初的大方集团,乘乱,一个二级企业总经理一年报销餐费460万元,天知道他是怎么吃的。后来组织审查,充其量也不过安了个浪费的罪名,开除党籍了之,理由是“没有装错了兜,”谁信?
  还有的公司领导,报销单上签字看都不看,那个潇洒啊,弄的下属到处找发票走在了“陈水扁、吴淑珍”前列,而台湾还有个“倒扁”运动,我们有什么呢?
  圈子内的赞赏:“这领导不错,自己吃肉,也给我们喝汤。”
  圈子外的哀叹:“是咱养的狗,就别怪吃咱的鸡。”

  如此而已。
  日期:2009-05-26 16:24:24
  二十一
  下午答辩,一大早就赶往仔湾。
  不是坐小车,而是马路边傻等二十分钟,坐上一部破破烂烂的中巴。
  心里直骂老雕。

  这小子神神秘秘地打电话说熟人求见却又不告诉我求见者是谁,以及这熟人熟到什么程度,时间还他妈约在早九点,害我大清早起床马路边傻等。
  中巴很慢,老牛拉破车般呼哧呼哧喘粗气,到仔湾时已经八点一刻。
  在车站吃碗汤面,几分钟而已,剩下的半个多小时不知该怎么打发了。好在有人卖报。一张参考消息从头到尾连同广告仔细看,看完时离约好的时间尚差十分钟。
  搭摩托车出发。
  别看这仔湾经济开发区建筑不多,却是一撮撮零星点缀。区内不通公共汽车,搭出租车又太过奢侈,于是摩托车就成了最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既便捷,又实惠。
  把地址告诉摩托车手。

  按老雕给的地址找过去,是一家南洋风格的茶店。小姐把我带到橡树厅,轻轻敲门。
  门打开,当一张白皙的面孔出现时,我气得直乐,“你他妈串通老雕搞什么名堂?害老子七点钟起床赶时间!”
  此人就是柳明锐,长得瘦高、挺拔而英俊,书卷气十足。言谈举止则校园里学生般儒雅。官拜仔湾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当初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因酒风不正颇受非议,害我这个做处长的两肋插刀,就差变只老母鸡把他藏在翅膀下了。
  数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
  几年不见,柳明锐多了一份老成,满脸皱纹堆啊堆,堆出一丝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了,老领导。”

  “还认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召见呢,梁山伯给祝英台奔丧,恐怕都没赶这么急。”
  “听说是我,怕你不来。”
  “胡说,你贵为局长大人,老叶草民一个,只要不带礼物,保证天天上门,”我开句玩笑坐下来,“说,怎么吩咐?”
  柳明锐把剩茶倒掉重新泡,边操作边诉苦:“高处不胜寒,遇到一帮鬼孙子不可理喻,时时有焦头烂额之感,困惑之余,还真想向你学习——老子去也,不伺候了。”
  “矫情。”
  “不是矫情。我想调走。”

  “调哪?”
  “正联系江浙老家。”
  闻言一惊。仔湾经济开发区下放海川市尚不到三年,柳明锐是市里任命的第一任局长。听朋友说,当时争议极大,是钟力力排众议最后操天泽忍不住说了话才走上岗位的。近两年的时间,柳明锐协助钟力整顿开发区、抓亚行贷款干得热火朝天,怎么钟力调走一年不到,就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萌生退意了呢?
  想到此,我认真地劝告:“混几天就跑,难免灰头土脸。肯定影响你政治前途。”
  “所有这些都想到过,” 柳明锐开始发牢骚:“可仔湾……他妈的整个一地雷。那么多厅级干部搞不好,咱能搞好?”

  “没有可比性。人家搞时,受大环境影响严重,现在宏观经济逐渐转暖,其实是历史送给你小子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可摊子太烂。”
  “摊子不怕烂。越烂越容易出成绩。”
  “成绩?怎么出?”柳明锐苦笑一声,“没有钱、没有权、没有贴心兄弟,倒是狗腿狗毛遍地是,一抓一大把。郑世昶隔三差五过来放句屁,足够你忙活一阵子了。过去,迫于钟姐的威望还收敛一些。现在可好,日他妈姓郑的大撒把了。”
  “此人一贯如此,道德败坏。”我说。

  “可也连续把持那个位置十四年,树大根深。”说罢这句话,柳明锐显然是新愁旧恨涌心头,红着眼呼哧呼哧喘粗气。
  郑世昶在海川市做书记已连续三届,老资格了。干得如何?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单说硬指标吧:GDP好搞,水分加水分,连年递增,无奈财政收入假不了,从仅次于省城的边海省第二名一直做到倒数第一,这家伙还好意思腆着脸大会小会地表白自己“深深地爱着海川”、“深深地爱着海川的两百万人民”之类的,表示要“把毕生精力贡献给这片土地”、“死了都埋在这里。”

  想到此,我笑,“郑世昶有海川情结。”
  “屁!”柳明锐反驳,“他有深深的人民币情结才是真的。”
  “好在还有一年就要退居二线。”
  “恰恰因机会只有一年了,所以处于疯狂状态。就拿开发区说事吧:好好的规划就因为那两千亩破地一分为三;他挪用农民的土地赔偿款让我背黑锅;他背地里操纵基层党组织选举却给我找来无穷麻烦……”
  “不要急。一件一件慢慢说。”

  “还用说嘛叶处长,你去管理局看看吧,上丨访丨的、静坐的、示威的一批又一批,每天上班,最发愁的就是怎么走进去;每天下班,又发愁怎么走出来;还有那个他妈的瘦麻杆,四千亩地不开发也不让农民种,放在那里长草玩,整个一混蛋嘛。”
  “四千亩地划拨前你不知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