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
第27节作者:
_地儿_ 造孽啊。老人说。眼角浸出悔恨的泪花。面部扭曲得可怕。
日期:2011-5-16 1:38:00
到深夜,我见老人痛苦,我也有些害怕,就和师兄挤在一起睡了。第二天一早,老人坚持要走,说什么也不再治疗了。师兄没法,给他凑了一笔不菲的路费和营养费交给了他,又传授给了他静养功,我教给了他六字大明咒,把姐姐治病的经历告诉了他,鼓励他好好修炼。我们一起把他送上了车。老人依依不舍地走了。
谁料,第三天,老人的儿子哭着来报丧,说老人去世了。还说:我爸临死前,交代让给你们俩个说一声,并让我把他留下的几本书,各抄了两份,分送你们。
师兄去了一趟,我当时有事,没能去成,随了份礼,让师兄捎去。师兄回来后,带回来了三本书,一本《麻衣神相》,是陈抟的老师麻衣道人写的,一本《梅花易数》,是陈抟的再传弟子邵康节的。一本《陈抟老祖心相篇》,是陈抟的著作。都是邵康节的后人留给老师的。也都是难得的古籍。但我翻了几天,就收藏在柜子里,至今还在,却没有兴趣去研究。
因为老人的死告诉我,在生死面前,这些都不顶事。
于是,我继续开始自己的寻觅高人之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日期:2011-5-17 22:09:00
最近不少读者朋友经常找我谈梦,千篇一律,梦见谁啦,梦见谁啦。
因无时间一一解答,还望见谅。
朋友们可以参考南怀瑾先生的《禅说》,里边有梦的解析。
大概有三种原因,一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是对亲人的回忆的种种曲折折射。这些现代心理学说得都很明白。三是阿赖耶识对过去世的种子翻腾。
四是阿赖耶识对今后发生的事情的模糊预知。还有一种就是其它信息进入梦境,譬如体内产生了疾病等等。总而言之,这是第六意识的幻影和外界信息的曲折折射。
对梦的处理方法,不理睬就行。此欢只许梦相亲,每向梦中还说梦,言下忘言一时了,梦里说梦两重虚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梦,何必太在意呢?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无私无畏,恬淡自然,比什么都强。
如果梦见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刚过世的亲人,不放心的话,可以读地藏经回向给他们超度一下就行。
日期:2011-5-17 23:35:00
入京寻师
毕业第三年后,我终于有了机会到北京寻找菩提老师。
那是和同学一起去的。第一次去北京,当然很欣喜。想到终于可以见到憧憬已久,也被教科书宣扬已久的天安门了,很激动。
同学在新华社办的中国新闻学院学习,住在颐和园附近的校园内,上班却要穿越一个北京城,早晨六点多就得起来赶车,晚上天黑透了才能回来。没工夫陪我,把我住处安排好,就上班去了,说是周末再陪我一起玩。
其实,这正合我意。我是一个孤独惯了的人,不爱和人交往,母亲总是说我是修仙的好材料。
好在,北京城我似乎感到很熟悉,好像来过。特别是到东城区的小胡同内,更是如此,一棵棵树木,一栋栋低矮的瓦屋,如诗如画,如置身熟悉而又陌生的久违的故乡。缠绵而又幽咽。令人怅惘。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份熟悉,或许来自前世的记忆。
寻师却出现了障碍。
从住处一大早起身,乘车到天安门,在天安门前的小摊上买了一份烙饼,简单地吃了,就信步朝老师给的通信地址走去。找到一个门,推开,一株大树静立那里,周围都是连片的四合院,这个院落却没有一间房屋。正纳闷间,一个中年人从地下忽地冒出头来,吓了我一跳。问他,他告诉我,这里就是菩提老师的办事处。
原来菩提老师的办事处在地下防空洞内。走进窄窄的防空洞走道,一时间不适应,感觉周围都是黑。一直走了很远,才渐渐适应,看见了清冷的石壁,也看见了灯光。四五间屋子连在一起,秘书处到了。一位青年人在那里办公,周围都是书报。还有菩提老师办的报刊,是用科学的眼光在研究气功和佛学,面向全国赠阅。想不到他们造福了那么多人,自己的办公条件却如此简陋!
秘书处的人很热情,但却说老师不在。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回答说不知道。失望之情,漫漫卷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小时候读过的诗歌的韵味,直到那天,我才深有感触,品味出了诗人跋山涉水,寻高人而不遇,内心产生的深深的遗憾、失落和茫然。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书上的道理知道后,好像明白了,谈起了滔滔不绝,好像跟真的丝的,但直到身临其境,躬行之后,方晓得其实自己当初并不明白。这就像很多学佛者,整天说空,说淡定,你瞪他一眼,他就马上反应激烈,空也没了,淡定也忘了。果真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漫步街头,走过一条条胡同,一条条大街,孤独地漫游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该去哪里?
街头一个老太太在摆个小茶摊,卖茶,黄黄的,透亮诱人。想买点水喝,摸了摸口袋,忽然摸到一张硬硬的卡片,拿出来一看,是老师给我的名片,装在袋子深处,不知何时已经忘了。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打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哪位?”熟悉而温和。一瞬间,我的心跳不已。
“ 我,梵歌!”我报出了姓名。后来想想,自己那时真傻。老师有数千的学生,每天找他的人络绎不绝,更何况,同名的中国人,比比皆是,换我,早记不清是谁了。最起码,我应该报出河南这个省来吧。但我那时年轻,不懂,加之比较自负,感觉自己跟皇帝似的,好像天下人都应该知道我、帮助我、记得我,于是就那么报了。
老师显然愣了一下,旋即,在电话里咕噜了一下,好像是念了个什么咒语,我的头“嗡”的一下子,感觉一股强气流从话筒里冲出来,半边身子都麻了。正麻木间,只听老师爽快地说,梵歌呀,什么时候来北京的,过来吧。然后告诉了我他的住址。
对那咕噜一句咒语和嗡的一声而来的强气流,我记忆犹新。后来我想,老师大概在发功查我的大脑信息?至今不明白,不过他亲切的态度,很让人感动。于是,我就匆匆赶去了。
日期:2011-5-19 8:45:00
老师住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内。后来才知道,这是航天部一个著名专家的家。当年,老师怀揣借来的一点钱,独闯京城,准备弘扬佛法,却四处碰壁时,遇见了这个四合院的女主人。女主人年事已高,得了一身病,提前病休。去听菩提老师讲课,课间,菩提老师伸伸手,拍了拍她,她的病就明显减轻了,自此,如慈母,如亲人,对菩提老师关爱有加。再后来,菩提老师参加航天部的航空预测,一举成名,缘分就来自这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