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制胜手册:决战试用期》
第7节

作者: 文坛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1-08 18:39:55
  “好,好。边吃边谈。”金志平坐在上座,很有风度地一摇手:
  “职场如战场,初战即决战。认真做好入职前的功课,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灵泠坐在下座,知道一会将有重要的职场实操课,如获至宝,瞳孔放大,小巧的鼻子都耸了起来,如同闻到鱼腥味的小猫。好学的人都是这样,会有兴奋点。
  “笔试题,还能想得起来吗?”金志平问。

  “都重抄了一遍。虽然是凭记忆,但因为考题数量少,应该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准确性。”
  马心心恭敬地递上一张A4纸,上面字迹清秀地抄写着三道题。
  金志平目光敏锐、记忆超群。
  见灵泠也想凑过来看,他索性一伸手,把试题递了过去。
  灵泠看时,一下怔在那——
  这是什么鬼题目,令人一头雾水。

  日期:2010-11-08 18:41:44
  太目教育机构面试题
  1、假设北京市有常住人口1200万,请问高三语文老师有多少人?(须有具体分析过程)
  2、睡觉前吹灭10支蜡烛中的1支,请问到第二日,还剩多少支?(须有具体分析过程)
  3、请综合介绍你的特点(注意:用英语写作)。

  题目文字简单,通俗易懂,但是隐含杀机。或许一招不慎,即将使人铩羽而归。
  “怎么样,难吗?”金志平微笑着问灵泠。
  “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灵泠巧妙地答道。
  但灵泠不是个轻易服输的女孩子。
  她一双好看的眼睛,在滴溜溜地乱转。然后灵机一动,调皮地说道:
  “我的答案可是有些异类,可能有些搞笑啊!权当逗个乐吧!”

  她马上又面情很认真地接着道:
  “答案一共有两个。
  “一个答案是:全北京高三语文老师,共有二人——一位男老师,一位女老师。
  “另一个答案是:全北京高三语文老师,共有三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语文老师,而世界所有人概括起来不外就是‘你、我、他’。你、我、他,各有一位语文老师。
  “当然,以我的聪明,我还能够临场发挥,补充一个答案:全北京市共有400万语文老师。
  “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200万除以3,所以是400万名语文老师。”
  大家都灿然一笑。

  金志平点将道:
  “呵呵,灵泠的答案很有意思。还是来听听马心心的意见吧!马心心,你当时都是怎么答的?”
  马心心笑而不答。
  她从提包里拿出了另一张A4纸。
  这张纸,同前一张一样,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三道题,不同的是:

  三道题下面,都附有答案。
  日期:2010-11-08 18:53:55
  当然,是马心心的答案。
  1、假设北京市有常住人口1200万,请问高三语文老师有多少人?(须有具体分析过程)
  答:此题试从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分析。

  ①现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家庭一个孩子(18岁以下)。家庭成员一般为父母2人、爷爷奶奶2人、姥姥姥爷2人,即共7人。
  ②1200万÷7≈171万。即北京市大约有171万个家庭;亦即约有171万名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
  ③假设0—18岁每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基本是平均分布的,则每个年龄段人数约为171万÷18≈9.5万人。
  ④则高三年级(一般为18岁)的人数大约为9.5万人。
  ⑤假设每个班约有50人,则北京市高三年级约有9.5万÷50=1900个班。
  ⑥如果一个班配备一名语文老师,则北京市共有1900名高三语文教师;如果每两个班配备一名语文老师,则北京市高三语文老师应为1900÷2=850名。
  ⑦因有的老师一个人带1个班,有的老师1个人带2个班,情况不一。
  ⑧所以北京市高三语文教师,应在850名到1900名之间。
  日期:2010-11-08 18:55:12
  2、睡觉前吹灭10支蜡烛中的1支,请问到第二日,还剩多少支?(须有具体分析过程)

  答:我认为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蜡烛还剩1支,其余全部燃尽。
  ②蜡烛都还在。因为除吹灭的那1支,其余的蜡烛根本未点燃。
  3、我的特点(英文):
  ①思考问题很慎密。有责任心,能吃苦,敢于负责。

  ②在大学一直是学生会干部,是登山协会会长,每周至少爬一次香山,从大二开始坚持了三年。
  ③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比如我利用大三暑假两个月时间,考下了汽车驾驶执照。
  ④……
  在个人特点这道题的答案上,马心心用英文写下了七八条之多。
  人们的眼睛,都紧盯金志平,期待从他嘴里能吐出真知灼见。

  确实,二马兄妹的到来,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
  目的很简单,也很理直气壮,即如何才能顺利进入太目机构,成为在试用期仅底薪就有4500元人民币的白领。
  日期:2010-11-08 19:00:22
  第六章:马心心的求职综合症
  马心心毕业的不是北大、北师大、人大那样的名校。

  她的师姐已经就业的,人均薪酬不过2000元左右;同届同学找到工作的,最低薪酬竟有仅仅1300元一个月的。
  有人说,中文这个专业就是万金油。虽然号称有“专业”,其实一点也不专业。
  在中国,是个初中生,就都能读书看报;认识两三千个汉字,就敢瞧不起鲁迅了;为嘛,这厮写的字不全是我也认识的吗?他讲的话,虽然有些拗口,不也是我辈能基本明白其段落大意的吗?有啥了不起?!
  还有人研究后发现,所谓的中文系,从来培养不出一个作家来。
  有个著名作家叫陈建功的,倒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可人家在上大学之前,下放到北京西山挖了近10年煤,自那时起,就发表了不少小说,轰动文坛了。

  当然,马心心从未把自己和什么作家联系在一起。
  她爱看小说,是一回事;但要拿起笔来写小说,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务之急,马心心需要的是把自己推销出去,能有一张自己的办公桌,每个月能到财务室里呆上十分钟二十分钟,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叠人民币。
  或者,财务人员按时把一串数字输到自己的工资卡,然后请自己在工资单上签下大名。
  当然,如果需要,只要能领钱,在那张小白纸条上摁手印都行。

  马心心七月份被变相赶出了学习、生活、战斗了四年之久的学校,一直住在海淀田村一个小平房里。
  她不喜和人合住,她有闹中取静的性格。
  那间小屋,不足8平米,仅能放置一床一桌而已。
  那段时间,她买了一本《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读到心酸处,竟潸然泪下。
  是的,马心心必须有个办公桌。

  三个月了,她一直在求职中。
  东城、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大兴。最后长途奔袭竟到了延庆和怀柔。
  就这样奔波着。
  酷暑难耐。
  挤地铁、坐公交。

  赶到用人单位,先到大堂洗手间洗把脸,把汗渍去除,略施淡妆,故做镇定,直奔电梯。
  几轮残酷拼杀,一声不温不火、不咸不淡的“你回去等消息吧”,直到音信全无。
  当然,马心心的名字有两个“心”字,说明她心大、心宽,心气盛。
  先是微软、谷歌这样世界顶尖名企;再是联想、神华这样的国内名企。
  十几轮面试下来,无一而果。

  失去的是工作机会,得到的是丰富面试经验以及心灵伤害。
  渐渐地,马心心的心态有了变化。
  一方面,是脸皮厚了,胆子大了,大不了一死,何足惧矣!不就是不给回音,从此和名企生死两茫茫——虽然马心心一直企图和这些名企相看两不厌。
  另一方面,马心心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常常是莫名的空虚,莫名的烦躁,莫名的苦恼。

  而且总发生在下半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