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制胜手册:决战试用期》
第38节

作者: 文坛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次,工作方法不当。轻重缓急,一片混乱。
  第三,职业精神欠缺。不求完美,走走过场。
  日期:2010-12-09 14:06:41

  马明明连熬了两个通宵,完成了一篇《华源集团在日常工作上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工作汇报。
  这份材料引起了整个集团的强烈反响。
  马明明提交之初,只是想将此文仅供南雁飞以及几位集团核心领导审阅,以不扩散为宜。
  但南雁飞阅罢,在文件上批了一行大字:
  “此文很好。一针见血,酣畅淋漓。复印100份,发至集团所有部门正副职。并展开讨论,提出对策,彻底解决问题。”
  这下可好,不仅是这篇近万字的材料在集团引起连锁反应,马明明的大名也一时间家喻户晓。

  现在的马明明,已非当初的马明明。
  他知南总这样的举措,已经把自己彻底地推向了前台;他也就索性顺水推舟,决心全面展示自己综合实力。
  大研讨的结果是,超过七成的华源人都赞同马明明的结论,认为上述三大问题不仅存在,而且严重。
  既然如此,马明明就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辱南总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马明明拨通了金志平的电话:
  “金总,我是马明明。”
  “马总,你好!”
  金志平喊出一声“马总”,是那么的自然而诚恳。
  这里,我们可知,像金志平这样的人,之所以虽然个人起点也很低,但是事业有成,成就颇大,就是因为他们能与时俱进,顺应潮流。

  日期:2010-12-09 15:12:03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遇有这样的人,他们与你相识时是你的上司,是你的老师,或是你的前辈。
  他当时喊你小张、小李,名正言顺,理所当然。
  可多年之后,时过境迁,他可能仍在原地踏步,一事无成;而你已娶妻生子,且事业有成,或步步高升,或升官发财,今非昔比。
  如果此人,仍在停留当年,久不见面,喊你一声“小张”、“小李”,你又做何感想?

  ——倚老卖老?不尊重他人?抑或年迈糊涂,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所以,一个成功者必当不会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而是坚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
  因此,马明明第一次听到金志平这样称呼自己为“马总”时,心头猛地一热,也更坚信自己这个电话打得及时而正确。
  “金总,打扰了。我有一事相邀,不知金总的时间能否安排。下周六,拟请金总拨冗到华源讲一堂课,大约三小时为宜。
  “主要仍是如何做好一名员工,侧重点放在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此事我已和南总请示过,他非常支持,且委派我全程负责此事。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企业培训,我拟安排集团各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全部参加。人数当不会少于200人。这是我第一次操办全集团范围的大型公开活动,意义重大。
  “我首当其冲地想到了金总。先前有位台湾的号称成功学大师的来授课,又空洞又虚渺,听者都认为价值不大。

  “这位台湾培训师的讲课费是15万。我想以金总的实力也绝不能低于这个数。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操办如此重大的活动,所以斗胆请金总能予以小弟大力支持。
  金总就算友情出演一次。报酬为一个整数,10万。只要这一次成功了,以后就可以不断合作,扩大战果,实现双赢。”
  金志平一直在默默倾听。
  日期:2010-12-09 16:31:52
  当确认马明明已经将话说完,他才用清晰的声音在电话那头道:

  “明白了。马总第一次操办如此重大的活动,我肯定会鼎力支持。至于报酬,行有行规,可供参考。如果我完全免费地去义务为马总捧场,也未尝不可,但就怕被贵集团员工知道,反而从心理上不重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10万就10万,我去了。”
  马明明一听,心想果然姜是老的辣。金志平的一席话,既合情又合理,还卖了个5万元的巨额人情,水平实在是高啊!
  金志平接着道:
  “首战即决战。第一次到贵集团讲课,于你于我,都是一样意义重大,容不得有任何闪失。所以,还是得深入研究,把课程包装完美。不讲则已,一讲惊人。”
  马明明连称“是!”“是!”。

  于是,约定在下个周六下午2:00,于华源集团多功能厅讲课。
  马明明补充说,金总我相信您的实力,讲课题目您自己定,只要不跑题就行。提前把题目传给我们,我好安排做条横幅,挂在集团大楼前,以示郑重。
  周六,下午。
  金志平一行如约来到华源集团。
  雪离驾车。同行的还有灵泠和马心心。

  雪离,作为金志平的助手,理所当然地要出现在华源集团,以确保金志平万无一失。
  灵泠,因今天无课,且是价值10万一次的企业培训课,当然就死缠烂打也要一听为快,至死不渝。
  而马心心,则是马明明亲自打电话通知她来的。这样的企业高级培训课程,有时就是花钱也未必能够听到。所以,她没有理由不来。
  金志平没如往常那样,在这样的正式场合西装革履,反而是一身休闲装。当然,一身耐克,也价钱不菲。
  金志平到华源集团来做企业内训,也是费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日期:2010-12-12 13:56:38

  他此前的事业,主要是教授中小学生“爆破作文训练法”,在这个领域,他拥有完全的自信,也拥有不二的实力。
  因为偶然的一次在大学的演讲,他幸运地被裘自省所长聘请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客座教授。
  而今,一下午10万元报酬的企业培训课,摆在他面前。是去,还是不去?
  十万元对金志平而言,固然也不是个可以忽略不视的数字。但他确实也不差钱。
  对于金志平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效果——不是那种不痛不痒、可有可无的效果,而是先声夺人,石破天惊的效果。

  他决定来了。
  他故意不着正装,目的就是要取其不意,然后攻城掠地。
  这一点,对金志平今天竟着装随便略感失望的马明明,又是如何知道呢?
  日期:2010-12-12 14:43:48
  第三十章一下午10万元的天价课(下)
  当金志平走上讲台的时候,确实令台下的听众感到颇为特别——
  台下听众约200人,来自华源集团各个部门。

  他们有的才走出校门,新入职场;有的已有数年工作经验;还有的是花了重金挖过来的专业骨干。
  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进入华源集团不过数月,临近试用期满。
  这次培训的目的,是要解决大家目前存在的共同问题,以便能更好地融入华源集团,努力工作,创造佳绩。
  在这200来名来自华源的员工心目中,来讲授企业管理的老师,一个个都是油光粉面,西装革履,神采飞扬。有的讲到兴奋之处,竟会声嘶力竭、手舞足蹈,疑似精神病人突然发作。
  纵观大部分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或者企业内训老师,在讲课时更像是个演员:一是有着夸张的肢体语言;二是有着仿佛被狂蜂蛰过的高声尖叫。所以一堂课听下来,你会觉得这整个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或折磨,惟独对于所讲内容未留下什么印象——或是老生常谈,毫无创意;或是见解肤浅,以偏概全。
  因此,在座的大多数人,因为已经先入为主,已在心里对参加此次的培训不以为然,只不过是碍于公司统一安排,且明言不得逃课,所以就当完成任务,走个过场而已。
  金志平一身休闲装束,气定神闲地缓步上台。
  他不仅和其他培训大师装束不同,而且他仅仅是手中拿着一张A4纸。既没有笔记本电脑,也没有成摞的厚重资料或专著。

  这未免太过随意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