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江湖,别死得太冤枉:职场二十四笑》
第13节作者:
郑太守 第六,在中央台播放《新闻联播》之前,让金榜教育闪亮登场。广告词是“金榜教育,为您报时”。
……
整个策划文案,还有个振奋人心的总标题:
《我要让品牌一夜亮遍京城》。
当然,如果谁能有机会走进金榜教育那位老板的办公室,会发现在老板的办公桌上,刘放的那份策划文案仍旧搁在那儿。
在这一共六条策划方案中,老板仅在第二条上打了个红色的对勾。
日期:2011-03-07 18:19:19
【主编的絮絮叨叨】
灵泠:老板,您说刘放的这些策划,它错了吗?我觉得都挺好的啊。
金志平:你这样以对错来论策划,本身就是不对的。
策划,重要的不是讨论它的对与错,而要探讨它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我为了使今天的评论有的放矢,专门在网上对金榜教育做了一番研究。他们的资金实力应该不会超过千万,还达不到财大气粗、一掷千金的地步——反过来,就是任何一家资产大鳄,谁又会无缘无故地一掷千金呢?
就拿刘放策划的第一条来说,金榜的网站,界面很整洁,能够实现在线视频播放,功能非常强大。刘放可能对于企业网站还不太了解:有的公司网站看上去,那画面又是地球又是宇宙的,十分唬人,其实不到千元就能做出来,就是个美工费用而已。难的是功能性网站,那编程的工作量很大。
金榜的官方网站,制作费用至少上万。你刘放还没过来,就要将网站改版,这个钱你出吗?
再拿第六条来说,能说它错吗?哪个品牌不是梦寐以求能到央视去“为您报时”呢?
可是,那是一笔多么不菲的广告费啊!
也就是说,这些策划固然方向正确,必要性与可操作性都太弱了。
日期:2011-03-07 18:22:13
灵泠:可是,刘放先前的那些策划不都是非常成功的吗?“秒杀包子”,搞得我都想去他表哥那里开开眼、开开胃。那出“撞车计”,不也是抱得美人归吗?
金志平:你说的都是事实。首先要肯定,刘放很执著,也很聪明。可是,游击队能和正规军是一回事吗?散兵游勇,乌合之众,是一种打法;集团作战、超级战役,又是一种打法。
刘放为表哥策划的“秒杀包子”促销,和为追女朋友而使出的“撞车计”,固然能体现他的聪明,但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聪明。
而一家正规企业的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
引人入胜的创意,当然是好策划的第一要素;可是如何组织实施、必要的经费支持、受众的反响评估,等等,都是一个合格策划人必须全盘考量的。
在做企业策划时,当然需要聪明,更需要智慧。
聪明可以解决一时难题,智慧才能创造一世财富。
我也亲自为我自己的金作文集团的许多项目做过策划。我认为,商业策划的要素,包括商业策划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其他要素(策划力、策划过程和策划费用)。我不是策划专家,知道的也仅仅是一些皮毛。
但是,给老板做策划,永远要记着少花钱多办事,最好是不花钱能办事、办大事。
灵泠:我明白了,此一时彼一时。到了正规公司,要想策划好一个项目,仅有所谓的好点子是不够的。得能有可持续性发展,不能是一锤子买卖,或者仅仅是赚个噱头就行。而且,还得量力而行,好的想法能提出来不难,难在如何去有效实施它。
金志平:灵泠,你的悟性真的不低啊。你看看金榜教育的老板,仅仅看中了刘放的那一条策划——第二条,在互联网各大社区论坛发布帖子,推广宣传金榜教育。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唯独这一条,恰恰是几乎不用花费一分金钱的?
日期:2011-03-09 11:38:46
组委会要来抓人
孟希刚到京城的时候,是计划去找一份从事教育的工作。
她毕业于大学中文系,是学生刊物《激流》的主编。她能写会画,本科一毕业就进了省电视台,成为了一名编导助理。
电视台的工作较为散乱,加班加点是为常事。虽然忙一阵子就能稍事休息,可这忙碌之中的压力可非常人所能承受。
剪片,扒字幕,校对,非线编辑,全靠孟希里里外外一把手。
一开始,编导还对这个黄毛丫头不放心,先是盯着她干活,后是半盯半放手,再是当起了甩手掌柜,放心大胆地任由孟希操刀。
电视台的所谓前期与后期,是很为专业的工作。
前期,一般包含选题策划、文案准备、分镜头、勘景、选定演员、确定拍摄设备以及灯光与电源,再就是现场拍摄。
后期,则是指采集、粗编、调色、精剪、包装(三维、字幕)、配音、配乐、合成及输出……
当然,孟希所在栏目组主要任务是做相亲节目,主题相对单一,场地也较集中,但工作量也少不了哪去。
五一黄金周,正当别人都在休长假,孟希她们却忙碌得焦头烂额:因为来参加相亲节目的年轻人大多是有正式工作的,平日里抽不出时间亲临现场,只好集中在长假里“扎堆相亲”。
从五月二号开始,上午一拨人,下午一拨人,连续六天,共十二场相亲会,把孟希和她的同事们忙得真可谓疲于奔命、席不暇暖而又夜以继日。
别的人加班加点,被形容成“夜以继日”,多少有些夸张,可孟希却确确实实是不仅夜以继日,还要日以继夜。
白天拍片,晚上剪片(也就是后期制作),孟希三天三夜硬是未能合上眼。
第四天早上九点,同事来到机房,看到孟希瘦削修长的身影,仍在计算机上呈胶着状。
“小孟!”同事和她打招呼。
孟希一回头。同事惊恐万分,惨叫一声:“啊呀!——我的妈呀!”
日期:2011-03-09 22:07:42
掉头狂奔出屋!
原来,连续高强度的加班,使得孟希严重透支了体能,她脸色如纸般苍白,已然全无一丝血色;平日里尚算圆润的脸颊,已深深的陷了下去。而且双眼红肿,眼泡乌黑一圈,如同荒山野岭饿了七八天的熊猫。
也许是同事的惊叫声刺激了孟希。她抬起身,却一头栽倒下去,昏迷了……
事情的结局,是以孟希递了辞职信告为一段落。
孟希便希望能到京城那更广阔的天地,创更辉煌的业绩。
在公办的、民营的教学机构,凭借孟希的综合能力,基本上都能闯进“决赛”这一环节。
可是,最终也不幸地都栽在了“决赛”上了。
当老师可能已经无望,孟希决定转变思路,另辟蹊径。
一晃,自己也是个大龄剩女了,工作挣钱是第一要务。
于是,孟希开始投简历应聘销售一职。
普通的销售员是不干的——我都快干到电视台编导一职了,小销售员就免了——要干,怎么也得是个销售经理吧!
就这样,差不多有20多家用人单位,都在同一时间段,接到了一位姓孟名希的女士的求职信。
日期:2011-03-09 22:10:10
毕业于某较有名气的大学中文系本科,参加工作已满三年。此前是某卫视相亲节目主持人兼编导。口才一流,反应敏捷,敬业精神强,社会人脉广。
这些,都是孟希的自我描述。
虽然此前未干过销售一行,可谁生下来就会售卖商品呢?
再说,电视台里的编导可都是精明能干之士,转行做个销售经理肯定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了。
“经典教文”机构,有着十年的品牌,主要是做中小学生教辅的研发与推广,在京城也算是做得风生水起了。
双方一拍即合。恰好“经典教文”机构刚刚出版了一套《别告诉我你会写作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