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第11节

作者: 菡萏暮霭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3-19 8:32:00
  火光熊熊,那劈材噼里啪啦炸裂开,熊熊大火中,大家都清晰听到了大火中传来了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仿佛好多女人在大火中拼命挣扎一般,听得大家一个个毛骨悚然,虽然是大太阳底下,周身还是止不住发了一层冷汗。
  那大火烧了整整三天才烧尽,中间虽然下了一场小雨,但是众人不断往火种烧了猪油,那火才堪堪没灭,待大火烧尽,老道引了诸位乡亲去那河滩一看,黑漆漆的棺木并未焚毁,棺壁中焦黑一片,尸体早烧成了焦炭,棺壁上能清楚看到一道道深深抓痕,大家明白当时的险情,纷纷向老道士道谢。
  只有老道士却是看着黄河水,发出了长长一道叹息声。
  在场的所有人,只有他一个人看出来,那黑棺中虽然焦黑一片,却是少了一块,分明是黄河尸王在落雨之日逃到了黄河中,尸王入水,神鬼莫测呀!
  那老道当晚便坐在黑棺中,于黄河滩上坐化了,死时全身枯槁,仿佛一夜之间被人抽干了全身鲜血。
  他在黑棺上留下了遗言,说自己死后,让人将他赤身裸体从祭台中抛到水中,人祭之事,从此废除。
  另外要村民将这黑棺劈开,将他在黑棺中画出的一个八卦锯下来,送给黄河上捞尸的老水鬼,封在木船之上,以避水尸。
  黑棺上有巴掌大小的一块红色,是老道士以指力画的一个八卦图,道士指力非凡,力透黑棺三寸,八卦呈朱红色,永不褪色,是用老道士心脉处的最后一口热血抹上去的。
  后来就有最后给老道士送葬的人说,他们抬起老道士时,他浑身轻飘飘的,只剩下了一副骷髅架子,上面蒙上了一层人皮,简直分辨不出他到底是一具枯死许久的骷髅,还是一个人了。
  就有人传言,老道士当晚和尸王达成了秘密协议,以自己的精血化解了尸王的孽怨,只要老道士和沉阴棺一天还漂在黄河上,黄河尸王就永远不能上岸祸害百姓。可是黄河尸王没料到,老道士竟肯将最后一口心头血涂在沉阴棺上,并封在了鬼船上,鬼船永不会离开黄河,所以黄河尸王也就永远不能上岸了。
2011-3-19 20:08:00
  许多年来,我听说过无数版本的黄河尸王故事,一直也都当成是民间传说了,但是在这一天,我确实真实看到了那块老道士用血涂抹过的沉阴棺木,因为我们这次坐的船,就是那个被封了沉阴棺木的鬼船。
  看到那块虽然历经了数十载,但是依旧泛着朱红色的臼保也挥苫肷泶虿训浪祷坪又姓娴钠乓桓龌坪邮酰
  我看了看奔腾的黄河,看了看那个一辈子漂在黄河上的老人,心中也是蓦然一阵激动。
  老人久久站在黄河边上,看着奔腾的河水。

  他的眼睛仿佛黄河一般浑浊,头发也是锈色,仿佛堆满了泥沙,皮肤是古铜色,人仿佛是直接从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样。
  那只黑狗,也仿佛铁铸一般,蹲坐在船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河水。
  黄河水一泻千里,奔腾而去,。
  在以后无数的黄昏里,我都会想起这样一副画面,那个历尽沧桑的老人,一条瘦到极点的黑狗,一条奔腾了数千年的黄河,这是我记忆中一副永不磨灭的油画。
2011-3-20 13:58:00
  这几天和几个经历了蒋介石黄河炸堤事件的人聊了聊,好多人亲口告诉我,他们逃难时遇到过黄河流血事件。
  就是黄河大水铺天盖地流淌过来时,大水没腰后,水中突然出现了大股大股得鲜血,不仅仅是一片黄河水,放眼过去,整个河道的水全是血色。
  黄河水也不复冰冷,像鲜血一般温暖,好多人晕倒在了血水中。

  古怪的是,这些遇到血水的人,基本上都活过来了,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猩红色的泥土上,那红土历经几十年尚未变色。
  有谁知道这件事吗?
2011-3-21 0:12:00
  黄河行船禁忌颇多,河上游下游多不一样。
  在旧时河南黄河岸边,在黄河上讨生活的河工多在家里设了神位供奉河大王,船上也多见河神牌位,启航前船主要向河大王爷叩头,烧香,放河鞭,然后将一只白羊牵到船上,用浇洒热酒浇在羊身上,然后将宰杀了大羊,将羊血绕船一周,以敬河大王爷,祈求黄河大王保佑。
  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在船上放鞭敬香,诚心祭拜河大王。
  在山东等地,东平湖入黄河处叫清河门。船行至清河门处,要杀一只红公鸡,杀鸡将血滴入碗内,由艄公立船头,将鸡血洒入河中,后盘锚链一炷香,艄公住的舱被称为“神舱”,用红纸书写了黄河大王神位,供奉着四大王。

  当然了,也有黄河上拜的不是黄河大王,是伙计神,伙计神有点像东南亚一带的养鬼之术,能佑护船只,也能亡船。
  这些事情,有真有假,反正都是一代代的河工传下来的,一代传给一带,说的是有鼻子有眼,这些都是黄河上的规矩,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丝一毫也不能错。
  要是有人胆敢违反了,那船工定然要冻私刑,将人绑了,囫囵扔到黄河中去,免得害了一船的人。黄河上这些古怪的风俗,就像湘西将不贞洁的女人沉猪笼,山里将私奔的女人动私刑一样,官府是管不着的,也不敢管。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解放前,黄委会内部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严禁说"决口"、"泡汤"、"漏水"等字,在公文信件中也是尽量避免出现这些字眼,实在不行,也都尽量用其他字眼代替了。
  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当年没有电脑,都是手抄的公文,如果在公文中必须要出现“口”这个字,那么就尽量将这个字写小一些,越小越好,而且这个字必须四面封死,不能留壑口,若留了口子,那黄河口就堵不住严实了!
  如果哪个文书不幸将字写大了,又凑巧没封住口,那么轻者被怒骂,重者就直接开除掉了。
2011-3-21 0:14:00
  这个规矩已经传了几百年了,最毕恭毕敬遵守这个规矩的有两个人。
  一个就是孔子后代孔详榕老先生,当年老先生听闻老蒋要炸花园口大堤,气的蹦到桌子上破口大骂蒋介石“混蛋!王八蛋!”,称其为“黄河千古罪人”,拒不执行老蒋决定。
  还有一个,就是赫赫有名的袁世凯,他曾在光绪二十七年任过山东河道府,他对河务却能"赤心任事","为国立劳",同样也是笃信黄河神秘风俗。
  当然,我在这里必须要和大家说一声:我说的是解放前,解放后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已经统统被我们伟大的共产党给彻底清除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