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江湖,别死得太冤枉:职场二十四笑》
第18节

作者: 郑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3-21 17:20:28

  “好好干!年轻人,有前途!”
  李晶一震,肩上有手的温热,联想到“性骚扰”三个字,顿时眼里涌出惊恐之色,急欲拔腿就跑。
  胡仁主编也看出异样,连忙收回手,目送李晶逃也似地离开办公室。
  事后,林姐的评论很精彩:

  你看吧,姐都说中了。一是胡仁为人虚浮,不实在,什么标题要耸人听闻才好?典型的“哗众取宠”!而是竟然动手动脚了——虽然没有动脚,可你要是反应迟钝一点,保不齐就动了……
  李晶深信不疑。
  她打心底庆幸早一点遇到了可爱可信可敬的林姐——如果没有她,后果不堪设想!
  暑期也就两个月而已。
  很快,林姐办理好了离职手续,一家南方有名的杂志接收了她。
  “小李,姐把你当亲妹妹,才这么毫不保留地手把手教你,把杂志社的内幕向你透露。姐是必须走了。至于你自己,是走是留,自己定夺。如果走,姐争取在新杂志,为你创造机会!”
  当然是走了!胡仁都动手了!
  这天,胡仁主编正在为新一期杂志做最后的审校,秘书来告诉他:

  那位叫李晶的实习生,死活也不肯干了。她的那篇稿子,按常规咱们杂志是不能再用了……
  《神州观察周刊》除了“窗外”栏目,约诸如吴敬琏、茅于轼等顶级大腕写稿外,从来都是自己的正式记者采写稿件。
  既然李晶已经不是自己杂志的实习生了,那就只好遗憾地把这篇稿子撤下来了。
  胡仁主编,不无遗憾地对秘书道:

  那只好撤了吧。这孩子,不知咋想的!
  李晶后来也自己去找过一些新闻媒体实习。要么是一些都市报,实习生大多整天都在热线电话边,等候市民爆料。有了突发新闻,也不过是猫儿上树、狗儿落井的日常琐事。再大些,就是平房着火、媳妇上吊。
  于是,李晶给林姐打过几次电话,又发了数次邮件,旁敲侧击、含沙射影地询问新杂志可有实习机会。
日期:2011-03-21 17:21:58

  很不幸的是,林姐在新杂志似乎也有些混不开。现在,北大毕业的才女又琢磨着要北伐了。

  实在不行,咱就出国吧。
  林姐这样轻松地建议道。
  出国?这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啊!
  隐隐约约,李晶也似乎觉得自己曾经错失了一个机会。但是能不能确认,她也很迷惘。
  考研吧。现在已是大四,三年之后,看看《神州观察周刊》,能不能再给我一个机会?
  【主编的絮絮叨叨】
  灵泠:
  老板,这个李晶确实是够傻的。好好的机会,她说放弃就放弃了。至少,把那篇新闻专稿发表了,再走也不迟啊!
  金志平:
  这个故事,其实非常有意义。表面上看,是写新闻单位的事,可故事的本身,它所折射出来的道理,恰恰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道理都是相同的。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个新人,特别是李晶这般社会经历、经验几乎为零的农村孩子,缺少亲友的点拨,到新的单位,到底该如何面对人们对单位领导、同事的议论?
  一定要做到不能偏信偏听。古人已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话,相信这么优秀的李晶,其实在中学时就已听过。可知与行,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她知这个道理,却不能行这个过程。
  永远牢记,到新的单位,要学会不偏不倚,尽量不去听信人家说的,而是做好自己该做的。
  灵泠:

  老板,这么一分析,真的是深刻啊。我现在也觉得,那位林姐,应该是和胡仁主编有过什么过节吧?或许,她自身就是那种不好和人相与、喜欢搬弄是非的人。
  金志平:
  材料有限,林姐的为人优劣,咱就不做结论了。但至少,从故事本身来看,林姐也是一个失意者,一个职场“怨妇”。
  作为新人,要学会“疑”的精神。
  即:当有人说某人好时,或说某人坏时,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去“疑”一下:

  某人,真的那么好或那么坏吗?
  他或她,又为什么这么热情主动地向我说明某人的好与坏呢?
  这么一疑——质疑,真相也许就会很容易地迎刃而解。
  要知道:

  对职场新人而言,别人向你透露内幕可能就是一种拉拢。
  而对职场大腕而言,别人的袒露心声,才可能是一种靠拢。
  比如说:林姐所讲胡仁主编的任人唯亲,甚至他会性骚扰,有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证据呢?这些,都实不可考。
  灵泠:
  确实。听您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林姐都是一家之言,而李晶也未得到什么实质性证据。
  即使是胡仁主编确实拍过她的肩膀,这和性骚扰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吧——胡仁主编已是50多岁的人了,和李晶相比,是可以做她老爸的人了。拍一下晚辈的肩,应该是种亲昵与爱护的表现,谈不上什么性骚扰。我记得,您前几天还拍过我的肩呢!
  金志平:
  我那绝不是性骚扰!这个我得澄清。
  在与你的交流中,我倒突然冒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那就是假设林姐对胡仁主编的指控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又如何?恐怕也没有必要马上就自己走人吧?
  所谓任人唯亲,其实也是件见仁见智的事情。谁不想任用自己熟悉、了解的人担当重任呢?你灵泠,还曾经是我的学生呢!
  就算那位小郑,真的给胡仁主编送给茶酒,也不是什么值得上纲上线的事——这是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逢年过节互相表示一下心意,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我相信,那位小郑老师,也不至于就是一无所是——我仿佛记得还看过他写的时评呢,挺犀利的嘛!
  当然了,假如胡仁主编真的喜欢性骚扰,那就另当别论了。至少,这个指控,没有任何证据支撑。
  灵泠:
  您这么一剖析,我倒真的豁然开朗了。
  领导也是人,自然有人的局限性,自然有人的优点和弱点。我们具体干工作的,到底是用放大镜、显微镜去放大、挖掘上级的毛病,还是踏踏实实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上真的值得我们职场新人深思!
  金志平:

  对的!我非常赞同!
  职场新人,一开始就陷入人事纠纷、派系划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给自己时间,创自己业绩,用事实来说话,用成绩来证明自我,才是正道。
  记住:与实力相比,在职场之上,神马都是浮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