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江湖,别死得太冤枉:职场二十四笑》
第17节

作者: 郑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郑老师,其实也就是参加工作不过两三年的毛头小子,平时话不多,干活挺积极。
  在这个栏目组,没有人会主动去为你分派任务,除非你主动请缨。
  小郑老师自不必说,他自己也才出道不久,还在为每月的任务能否高质保量完成而纠结不已。

  刘老师,已将近退休之年,家里杂事又多,主要是负责出出主意、把把关之类的“宏观调控”。
  而林老师,则正当壮年,她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浑身洋溢出的知识女性特有的知性,令李晶特别地着迷。
  有意无意地,二人就开始近乎起来。也许,二人都是女性,所以共同话题也相对多一些,而且也无异性交往那般的不便。
  刘老师建议李晶,仍然继续把高校论文现状的选题做深做透。
  虽说李晶的这篇文章都上了权威大报,可是报纸追求的是时效性,而杂志追求的是广而深。

  因此,按现在的眼光来看,连李晶自己也觉当初那篇文章视野不够开阔,挖掘不够深入,论证不够缜密。
  “但这是个好胚子。就好比是间毛坯房,用心地下一番功夫,就是一个漂亮的好住处。小李,多跑多采,把它弄成经得住推敲的精品,那你这个暑假就没有白过!”
  刘老师这样鼓励她。
  李晶何尝不想把这篇文章做得更加完美?
  日期:2011-03-16 19:47:12
  可是,毕竟人脉有限,她除了仅有的几所高校能够触及,更多的采访对象就如同隐藏在潮土之下的蚯蚓,你知道它们肯定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仅凭徒手绝对难以快捷有效地找出它们。
  这时,北大毕业的林老师伸出了关键性的援手——她的师兄弟们,已遍布中国各大院校,担任教职的比比皆是。

  仅北京数百所各类院校,其教职员工毕业于北大的有多少人!
  林老师帮助李晶列出了一个足有50人之多的“黑名单”,“黑名单”上尽是各高校一线的老师,他们都是学生论文的评审者,自己又是学术论文的撰写者。
  一来二去,李晶对林老师的好感与日倍增。有时,林老师外出采访、会客,也会带上李晶,让她长见识、开眼界。
  人在写稿子过程中,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眨眼快一个月过去,李晶有时也想去胡仁主编那儿坐一坐,汇报一下思想、请教许多问题。可是,人家胡仁主编工作那么繁忙,地位又是那样的高不可攀,如此冒昧地去打扰可能太不合适了。
  还是等有什么大事,再去找胡仁主编吧!

  或者,胡仁主编如果有什么事,也会主动来找自己的!
  可是,在与林老师——其实,现在的李晶,早已不喊她为林老师,而是林姐了——的日常交往中,李晶渐渐对胡仁主编的印象,有了微妙的变化。
  从林姐的嘴里,可以听出她对胡仁有着颇多的不满。
  日期:2011-03-16 19:49:28
  首先,就是胡仁任人唯亲。这个刘老师,其实是胡仁大学时期的师兄。其人能力平平,却依仗主编之势,负责“神州放眼”全盘工作。“其实,这位老刘老师,是典型的近视眼加小心眼。”
  这话一出口,联想到自己所处的栏目叫“神州放眼”,于是二人会心又开心地笑了。

  其次,那位小郑老师,在《神州观察周刊》实习期间,三天两头往主编办公室跑,今天送上一盒好茶叶,明天进贡两瓶好酒,当然每次都要先送上一份刚写好的稿子,且美其名曰:请主编给审一审。
  “茶是好茶。酒也是好酒。这人嘛,当然也就是好人了。一毕业,小郑就正式进了咱们杂志。”
  听林姐这么一说,李晶顿时觉得小郑老师一点也不帅了,头上的摩丝,先前是精神,现在成了邋遢。
  而且,“马屁精”的标签,李晶在内心深处算是给小郑老师贴定了。
  当然,“神州放眼”还有一位人物,林姐不会忘了要谈论一番——她自己。
  林姐毕业于名校,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号称才女加美女。还在初中时,她的青春发育成长小说《你好,大姨妈》受到年轻粉丝的狂热追捧。她本人也因为有着写作特长,被北大以降60分的标准破格录取。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才女,在胡仁手下,不得重用,处处受制于人,不能自由驰骋于杂志。
  “放眼?——放屁!”
  这是林姐竟突然出人意料,爆出的一句粗口。
  也许是李晶的满腔惊诧使林姐也有些尴尬,她转而解释道:
  胡仁,姓胡名仁。可一点都不是正人君子。听说,他还擅长性骚扰呢……当然啦,你个小孩子家家,就别掺乎这些大人的隐秘了。

  反正,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已有好几家杂志在向我抛橄榄枝。到时,我带你一起走,去开创咱姐妹俩的新天地!
  “新天地”固然充满诱惑,可“性骚扰”的现实问题,却更令大三女生李晶充满困扰。
  何止是困扰,简直是惊扰!
  有天夜里,李晶做了一个梦:
  日期:2011-03-16 21:19:31

  道貌岸然的胡仁胡主编,借审稿之机,向李晶伸出了咸猪手……而他那张瘦脸,也突然就变成了狼脸,伸出血红的长舌头,滴着热乎乎的令人恶心的口水,想来舔李晶的脸……
  “救命!”李晶一声惨呼,惊醒了同宿舍女生的好梦。
  闲话少叙。
  一个月后,李晶终于重写了《高校论文低质高产之忧》。
  刘老师说:文章这么一深入加工,就好比平房变成了楼房,改朝换代了。还是请胡主编看一看吧,咱们的角度不高,他那才叫高屋建瓴。
  郑老师也随声附和,说什么对、对,胡仁老师在当今时政杂志圈子里,绝对的是“当仁不让”,他老人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就是林姐未吭声。
  但她以不易为人察觉的眼神,和李晶沟通了一下,并传递了一个只有二人才可意会的信息:
  瞧,我说得没错吧?胡仁,又是胡仁!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胡仁!
  本来李晶觉得二人说得都非常在理——主编拥有杂志的终审权,能请他过目,当然是件求之不得的事。
  可林姐这么一暗示,倒使得李晶有些觉得自己是在向主编献谄媚之举。
  但既然老刘、小郑都这么建议,李晶当然不好违抗。

  她小心地敲了敲胡仁主编的办公室房门——她真希望胡仁主编此时此刻正不巧出去了。
  可是,胡仁主编一声“请进”,打破了李晶的幻想。
  “哦!哦!小李,这么长时间了,也未找你了解了解实习情况,有些失职啊!坐吧,坐吧!”
  胡仁确实很热情,招呼李晶落座。
  李晶急于直奔主题,她递上万字长稿:
  “主编,我按照刘老师他们的建议,把《高校论文低质高产之忧》重新花力气又重写了一遍。现在,刘老师他们也初审过了,请主编万忙之中,抽时间给批改一下吧!”

  “哦。好的。”胡仁粗略地翻了一下稿件,皱了皱眉,道:
  “这个选题好,有社会意义。建议标题重新换一下,冲击力再强一些,比如不妨就叫《高校论文之痛:低质高产兼带大面积抄袭》。当然啦,全文我还未通读深读,不能说这个建议就是最准确的。但是,做新闻标题嘛,最忌讳太过平实,说夸张点,甚至就是提倡耸人听闻才好。”
  “稿子放这吧。我会抽空好好看的。”
  胡仁主编把稿子搁到桌上,然后起身,似有送客之意。
  李晶便也转身欲出办公室。
  就在这时,胡仁主编竟用右手拍了拍李晶的肩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