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第13节

作者: yueluodadi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很显然,A和B讲述的都是事实,小李丝毫没有责任。但是真正聪明的人,一般都会选择答案C,马上将错误归结到自己头上。因为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他并非不知道错在自己,而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是不允许出错的,所以,必须找一个替罪羊。此时你非常配合地站出来,让他发泄一番怒火,给他一个台阶。虽然他嘴上责怪你,内心其实会感谢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上司也会出现疏忽和漏洞,决策的失误、指挥的不当,经常会有发生。作为下属,你绝不要放大他的窟窿,甚至想墙倒众人推,取而代之。而是最好主动出面,帮助上司适当遮掩差错,往自己身上揽些责任!上司都喜欢可以为自己“补台”的下属,如果你在关键时刻对他落井下石,或对他的“落难”不闻不问,冷漠置之,那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他很快就会“报复”你。

  当你跟朋友或爱人发生争吵时,也可以这样去解决问题。即使你没有错,如果也能主动地说一句“不好意思,可能是我搞错了”,而不是一味地纠缠于“一定是你错了”,是不是更有利于尽快地化解纠纷呢?有时候,两个人吵来吵去,争的不过是个面子,是一个彼此都能摆脱尴尬的台阶而已。
  当同事有些工作做得不到位,领导正要训斥他,你过去帮他解围:“对不起,刚才我请他帮我做了一份图表,所以耽误了他的时间,导致他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你看,这个理由既能助他摆脱尴尬,又不会把你陷进去。领导不会再深究什么,同事也会对你充满感激,这可是一笔无形的投资!
  但“分享”与“担责”,还不同于普通的哥们义气,而是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与他人共同分享美名,共同承担过错。无论是公司的管理者,还是生活中的我们,都需要体悟和运用这方面的智慧。
  第一,揽过要适度。小过小错可以由你来承担,挨几句批评,甚至罚一些奖金的损失,都无关紧要。但绝非什么过错都可以揽,比如你上司贪污腐败,你若还站出来代人受过,岂不是自寻死路?所以,揽过的时候,要眼明心亮。
  第二,推功要巧妙。别轻视你上司的智商,不要赤裸裸地把功劳强加到上司身上,造成张冠李戴的尴尬场面。那样只会弄巧成拙,招致上司的怨恨。而且,当你把功劳让给上司的同时,万不可到处宣扬。否则,会让人误以为你别有目的。
  真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自私自利的底限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世人只因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有各种嗜好和烦恼。古人说:“假如不知道有自我的存在,又如何能知道事物的可贵呢?”又说:“既然能明白连身体都不是自己能永远占有和控制的,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呢?”这些话真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我前面说过,每个人都自杀的,但是关于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探讨一下。不然大家会误导一些人。
  确实如此,当自身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就是人类自私本能的体现。我们必须承认和肯定这一点。但是,在它背后还存在另一种生存哲学,你不能不懂,否则就会贻害自身!
  先从现代人最常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起吧。
  世人喜欢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为自己的自私自利开脱,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呢?在佛家用语中,为是修为的意思。其义就是,人不修为自己,天理难容!而很多人却解释成:人不为自己牟私利,那么天地就会诛杀他。这个意思按照中国常理来推测的话,很显然是不通的,这是因为老天爷在中国人眼中常常是公平的化身,可以称之为最大的仁者,怎么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大坏蛋了?它不但不奖励忘记自我,勇敢奉献的人,反而要诛杀,它怎会如此糊涂呢?

  中国古人的处世哲学,强调无我无欲,反对突出自我与自私。以现代文明的视角来看,古人宣扬的灭私欲存大义,不允许人有丝毫的自私心,当然有不可取的一面。因为自私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没有自私自利就没有热火朝天的干劲,每个人都会丧失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任凭自我意识泛滥,将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主要标准,这样必然被人不耻,在生活中难有朋友,工作中难寻合作者。

  退一步来说,即使我们承认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但也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中国人做什么事都讲个“度”,一旦突破这个度,就会物极必反。如果你在现实中过于自私,就必遭众人的一致排斥和反对,这样的话,不仅私利追不到,反而连自己已有的利益也要原样吐出来!
  自私自利的底限是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和损失之上,而是以人之常伦的做法去实施,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觉得,就算是出于个人的私利目的,那么至少也要以“互惠互利”为前提才可以,只有这样才能受到世人的支持和推崇。所以,现代人自私自利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但一定要注意掌控底限,坦坦荡荡地去努力奋斗,光明正大地打拼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具体的处世中,我们务必坚守以下两点:
  1、自私的底限是不要伤害到他人
  如果我们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就会被人唾弃和鄙视。我有个高中同学,这家伙现在是某外企公司的一位中层领导,为了往上继续爬。一天,他为了讨好老总,不征求大家的意见,就自作主张地把国家新规定的清明节假期给取消了,就是为了让外国领导看看团队卖力工作的样子。那几天,他们部门的所有员工都留在公司加班,而其他部门都逍遥快活去了。手下都恨得牙根痒。事实上,这种行为就是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牺牲他人。所以切记,自私的底限必须是维护别人的正当权利!

  2、自私的容忍度是不要影响团队合作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是三个人都不想吃亏的自私心理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一个和尚时,他只能自己挑水,所以有水喝;两个和尚可以一起抬水,谁都不能偷懒,也能喝上水;三个和尚时,都盘算着让另两位到山下受累,自己留在庙里休息,结果就是三个人都不想动屁股。这种自私不但自己捞不到好处,还大大地影响了团队的利益。事实上,这三个和尚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这种私心杂念,所以中国人常常是一盘散沙。所以在肯定自私的同时,我们要顾及民族大义,放在今天来说,就是要顾及到团队合作。要知道,大家庭才是我们小家庭生存立足的强大后盾,没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就像随风飘荡的柳絮,只有流落风尘,这样人生能有什么大成功?


日期:2010-06-03 19:37:03

  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双赢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是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
  在美国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决定让儿子成为不平凡的人。于是,他找到美国当时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情。”老头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然后,老头又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世界银行总裁爽快地答应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