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传佛汉——告诉你真正的杀人拳法》
第3节

作者: 欧阳乾乾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平时每天来我家练拳的学生都是十来个,有的时候很少,五六个的时候也有。因为大家都要上班或者学习,都是业余时间才过来练习的。而周末来的人是最齐的,因为那两天放假,二十多个人差不多都能来齐。我很久也没训练了,我爸让我跟着一块练拳。
  我换上一身薄一点的运动服,穿上“回力”牌的大波纹橡胶底运动鞋。那种运动鞋又轻抓地又好,在当时就跟现在的阿迪耐克一样流行。我站在那里,对着晏五喊了一声:“小五子。”晏五扭过头,朝我咧嘴呵呵一笑。冬天快过去了,但他的脸还没好,皴的一道一道的,还是像个猪腚似的。
  我爸领着所有人到院子后面的护城河大堤上跑了半个小时的步,热了热身,然后回去开始压腿,压肩。拳谚曰:筋长则力长,筋短则力短。所以不管练习何种武术流派,压腿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我不知道柔道压不压腿,没练过,不过看样子貌似不用压。
  压肩的动作是两个人用双手互相扶着对方的肩膀向下弯腰,用力把自己的肩膀向后去压,这样可以增加肩部肌腱的力量和灵活程度。如果没有配合练习的人,自己扶着墙也一样能练,不过就是不大舒服。

  练习佛汉拳,最基础的东西其实跟其他武术拳种都是差不多的,踢腿,拉韧带,以脚尖够着头顶为最佳。有些腿比较长的,都能用膝盖打着自己的嘴巴了。外摆和里合腿以高度和划圆幅度大为佳,这两个腿法不仅可以练习韧带,还能锻炼到胯部。我有一个师兄练习外摆腿到什么程度,他能够面贴着墙,中间几乎不留空隙,然后一个外摆腿踢过去,脚不碰墙。他每每施展这一手绝技的时候,都让我们叹为观止,直呼变态。

  在练习完踢腿之后,都会练上一组马步冲拳。马步冲拳这个动作很有讲究,首先马步要扎的稳,扎的硬,不能晃晃悠悠的跟要倒的似的,起码朝你身上踢上一脚,你要纹丝不动,这才合格。现代搏击技术一般都不把马步选择为练习内容,但它千年以来长久的存在于民间拳种中,自由它的道理。马步对于增加大腿肌肉的爆发力量,不如练习深蹲更有效果。但是蹲马步却可以锻炼大腿肌肉的耐久力和硬度,这是任何训练方法都无法达到的。

  就在扎马步的时候,我发现不一般了。徐晏五这小子扎的马步又稳又硬,跟搭桥似的。并且冲拳的时候小腰还跟着略微一抖,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冲拳的动作看似很简单,就是将收在腰间的拳平平的向前打出。但就是这一拳,里面却蕴含了诸多的要素。首先就是双脚抓地要稳,力从地起,底盘不稳,出拳无力。第二是打拳的时候要用上腰力。从地上传来的力通过下肢传到腰上,再由腰通过后背传到双臂,最后由双臂送出,力达拳面,这才是一次完美冲拳。
  日期:2010-12-03 10:59:00
  所以在武术训练中,为了保证力量的通达,背部的力量要比胸部的力量重要许多。很多武术高手或者是格斗高手的体型,胸肌并不会是很发达,胸大如奶那是练健美的。但一个高手的背肌和三角肌一定是极为强健的,故在格斗势中有“含胸拔背”一说。而当时晏五的冲拳,却很明显的已经能用上从腰部传导上来的力量。我从五岁就开始练拳了,我能感觉得到。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个九岁的小男孩从毫无基础能成长到这个地步,确实是让我震撼了一下。要知道,有很多成年人练了好长时间,都无法熟练的掌握这个动作。虽然不想承认,但世间有很多东西光靠努力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人类还有另一项特质——天赋。
  就在那个时候,我忽然隐隐的感觉到,他与佛汉拳太般配了,仿佛他就是为佛汉拳而生的。一股幼小但倔强的力量通过晏五的冲拳缓缓流动,如同游荡了千年的高傲灵魂,终于找到了可以归宿的圣洁躯体。
  日期:2010-12-04 10:23:26
  第三章 禅宗
  佛汉拳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实战拳法,没有半点花架子。动作迅猛,攻势凌厉,大开大合,属于正宗的北派少林拳术。佛汉拳以擒拿对练、实战为主,间歇之间辅以硬功,专门训练双手以及四肢的坚硬程度。所以佛汉拳几乎没有单人演练套路,全部是两人对练。可以这样说,传统佛汉拳所有的训练内容都是为了一个字——战。

  没有练过佛汉拳的人,看到这种拳术训练的第一感觉就是“单调”。但这种单调,正是抛却了一切无用的外衣而展现出来的技击的精髓,有效而直接。它虽为北派拳术,但却好像南派禅宗一样,爽快明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也许只有这样的拳法才是适合徐晏五的,不是他选择了佛汉拳,而是佛汉拳选择了他。
  说起来,晏五跟当年的六祖慧能大师有些相像。也许我这个比喻太过于夸张了一点,但他们的出身是何其的相似,乡村出身,学习成绩都不好,却又能明性见心,直达灵性。慧能大师小时候的一句“世间诸理,非关文字”,简直是震得那些墨守成规抱死读书的人振聋发聩,最后终于开创了南派禅宗,成“顿悟”一脉。但晏五有了一个跟慧能相似的开始,却没有一个跟慧能相似的结束。

  命运这东西,就好像福彩的双色球一样,从来都让人无法捉摸。因为你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哪股力量在操纵,它是真还是假。
  扎完马步打完拳,大家就开始分开训练了。佛汉拳很注重手掌以及小臂的硬度,在训练里面有“排手”一项。就是以手掌以及小臂反复击打坚硬物体,以此来进行锻炼。当时我家里有几个特制的粗布袋子,并不大,跟暖水袋差不多大小,里面装的是轴承里面的钢珠,叫做“铁珠袋。”这袋子虽然不大,但份量极沉,并且十分坚硬,用手拍上去震得筋脉生疼。年龄大一点的师兄们就用这个来练习“排手”,用手掌正反面以及小臂反复击打,“啪啪”作响。

  在充作训练场地的堂屋里,因为是瓦房,屋顶上面有一根大梁,从上面垂下来一根很粗的麻绳。这个是训练臂力用的。师兄抓住麻绳,然后双手交替攀援,完全借助双臂的力量,爬到最上面,然后再下来,再爬上去,再下来,如此反复。
  但父亲却不让我和晏五练这些东西,只是让我们空练动作,诸如出拳和踢腿,哪里做的不好他再一一纠正。父亲说我们年龄还小,骨骼还没有长密实,像师兄们那样硬练的话对以后的身体有损伤,等我们年龄大一点了再说。
  不练就不练,我是无所谓,反正我从小就泡在这个环境里,其实看都看烦了。而晏五一边练着自己的,一边时不时的瞅瞅师兄们,眼睛里面全是羡慕。
  日期:2010-12-04 10:24:57
  父亲给我们纠正了几下动作,就过去教其他师兄们去了。这些动作我都练了两三年了,一点意思都没有,看到晏五还在那里认真的练的一泡劲,我就走过去,低声说道:“哎,小五子,我教你几个新动作咋样?”

  “好啊。”晏五高兴的点点头。
  我瞅瞅父亲,他正在教其他人怎么打反掌。我就朝着晏五努了努嘴,意思是到院子里面去。我爸要是看到我乱教晏五东西,他肯定要训我。
  到了院子里面,我哈了口气,接着上步一个漂亮的旋风脚,左手拍鞋还发出了“啪”的一声脆响。落地之后顺势又一个侧空翻翻了过去,回头笑道:“咋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