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是有点赌气的意思,所以才跟老师说这封信我不想写。不过现在看来,我应该还是会这么做的,事实证明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义工可以做。老师后来帮我找了一个当地有名的慈善机构,是照顾穷人的。我需要准备一个鞋盒,里面装上一些日常用品就行了。我记得我当时好像放了润肤露,洗发水之类的,放了一个小型熊娃娃,还把我在国内收集了4年的贴纸全部捐出去了……(好吧其实当时我也觉得没必要再留着了)当时挺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感动得自己都要哭了,大家别BS我。
──
关于政治课还有一段,咱先回答一下刚才某同学的问题,然后接着发。有关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问题,我拿六级跟高考SAT做个对比。
我看的是六级的试题,觉得还好,应该比较简单。六级文选的措辞比SAT高考的要稍微容易一些。主要是因为六级考的是语言能力,所以文章的意思都被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像我们考西班牙语一样)。SAT不一样,考的是逻辑和理解能力。如果选文是新闻报道,一般藏着反讽啊之类的意思,需要去琢磨;更有文学作品,越隐晦越明媚忧伤考试的时候就越烦。所以我觉得经历过SAT的话,六级应该是可以被容忍的。不过我只匆匆看了一下试题,可能没看到你说的那些外国人都不能忍受的填空题。
日期:2010-08-05 01:58:02
楼主回来了,看了回帖太激动,要蛋定一下才重新开始8……
刚才去吃午饭了,吃的是俺娘大学同学家的菜园里种的新鲜蔬菜,这个以后也8,这位叔叔过得很油菜。
说说M校的社团。剧团、乐队、合唱团、舞团、报社、美术社(studio arts)等是各个学校应该都有的,但质量和学生积极性跟学校好坏当然脱不了干系。体育社有田径、棒球、垒球、足球、篮球、长曲棍球(lacrosse)等等。
先说剧团。楼主在幼儿园的时候当过娃娃秀的主持人,小学时参加过唱歌比赛,作文朗读比赛等等,后来就一直坚信自己是表演天才,直到上M校的时候还梦想自己能终有一日登上银幕。于是戏剧团咱当然不会错过。
但在M校的试演并不成功……看过百老汇音乐剧的同学们应该知道,美帝国这种奔放的表演风格(详见Andrew Lloyd Webber的《Cats》)跟国内的文化非常不同。演员唱歌像说话,在舞台上需要能够搞怪,做出极其夸张的动作。高中生的性格更是适合演这种剧。
楼主不会……站在台上觉得别扭得很,很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就连在台上站起身我都不能够做得流畅,更做不到符合喜剧角色的要求。楼主的性格乌龟么?不会啊,小学时的楼主有着出了名的BH性格,还因为有过比赛经历,对自己的台风很有信心。所以在试演的时候发生这种状况是很出人意料的。当时哪里演得不对也不清楚,只知道用脑考虑得太多,无法自在地融入情节,搞笑的剧本我完全演绎不来。唱歌也是,在看到张口大唱一番的同学以后,我一张口嗓子就哽了。老师说唱个生日快乐吧,咱无意识地捏着嗓子唱了一次。所以后来只得到一个NPC角色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这跟我的表演技巧有关,我从小没受过表演训练,所以技不如人是很大的原因。但回想起来,技不如人我其实是可以去学的。比如排练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做即兴表演练习,大家都很友好地互相鼓励,老师知道我是外国学生,也比较照顾我。但我还是做不到。我看着周围的人即兴搞怪,嘴里蹦出古里古怪的即兴台词,随时都可能突然弯下腰刨地装猩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不融洽。我觉得自己跟剧组里嘻嘻哈哈的同学很不同──有了这种心理障碍,就连试着去学习去练习我都不肯。那次排练以后,悲壮的楼主就以不够时间练琴为借口,退出了剧团。当时是我放不开,不能够理解这些剧本的笑点到底在哪里(回想起来其实还是比较欢乐的)。我在国内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表演风格(除了孙悟空革格以外)。小时候上台表演不需要太多思考,多年以后再次上台,觉得自己完全不能满足剧团老师的要求,该动脑去琢磨剧本的时候,我不能够理解这些奇奇怪怪的角色,觉得剧本上的台词不是属于我的。
当然如果换一个更有才的中国小孩,可能就不会像楼主当时那么杯具。不过,在C校我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考上了NYU的戏剧系。从他们身上能看出跟美国文化接轨的年轻演员特有的性格和态度。这些特征,是目前为止我在认识的中国人身上还没见过的。所以归根究底应该还是有文化差异的原因。我看过一些高中生演的校剧,里面的演员多是白人或黑人,亚洲人没有,就是偶尔出现一个,也是ABC。
日期:2010-08-05 06:19:25
楼主无运动细胞,如果非要挑一个比较爱玩的就是乒乓球。咱人小力不大,特点是能动爱窜,玩这个不是应该很有戏么。可是学校没有乒乓球队啊。
好吧,不就是拍球过网吗,网球差不多嘛。
于是楼主去报名了。试打的时候队长大革格发球让我接。咱还是比较能接的,就是拍回去的时候比较杯具。
但当时队里势单力薄,所以前去报名的人包括楼主都被录取了。队员被分为两类,一类属于Junior Varsity(JV)组,一类属于Varsity组. Varsity这个词直译是大学代表队,但在高中里就被用来形容那些水平较高的队员,重点培养的对象嘛。Junior Varsity一般是9-10低年级生,比如楼主。这些人呢,去比赛一般都要坐到傍晚等Varsity比完再说,比如楼主;如果场地不够的时候就去找墙打,比如楼主。
M校的体育社质量都不怎么样,同学们自嘲地说咱除了田径队以外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了。这为吗呢?人家嘲讽地说,那因为咱学校是58%黑人嘛……另一人接话:“感觉比较像90%吧……”楼主当时想的是更深奥的问题:学校人口2000,亚洲人,嗯……好像有那么七八个……
每天放学(下午2:10分)后都要去训练,大概两个小时。被丝网围着的大概有4-5个网球场,就在学校停车场附近。要先去做身体检查才能入队,还要提供保险证明(楼主的朋友当时没有保险,这姑娘戏份很多,是华裔,咱以后掰)。球拍自己提供,网球由学校提供(M校的质量很惨不忍睹就是了)。出去比赛要穿的队服由学校提供,是灿黄灿黄的地锅油色。报名入队的时候咱明明填好了信息,衣服要小号!最终只拿了个中号,娘啊瞧那架势就是国内女服的超大号呀。于是整个网球赛季楼主和其他1米6左右的姑娘都拖着长长的衣摆练习,绑头发的时候要留根橡皮筋,等下用来绑衣服……否则不知道的人乍看以为楼主没穿裤衩……MD叫你订个小号有那么难么……
说说去比赛时的事情。
每个赛季县里的学校都要互相进行比赛,然后得出县冠军,这个不稀奇。差学区叫A县,各校的网球队都有特征,跟学校的经济背景直接挂上等号,比如A校跟咱水平差不多,在咱面前牛X的劲儿源自他们学校有多一个室内网球场。
比如对待B校应该比较认真,人家虽然比咱水平高,但为了保一下脸皮还是要争一争的……
比如E校的Varsity实力不错但JV是混饭吃的,所以咱低年级生要争口气……
比如去S校可以不用带球拍了。
去比赛的时候有校车接送,看比赛情况怎样,如果打得比较好的话就是傍晚6-7点才回到学校。当然以咱队的水平来说,例外是很多的,比如去S校那次只呆了2小时,像楼主这样的当然没上场,到最后咱队过半的人都撇下苦苦拼搏的队长等人跑去看S校对B校的曲棍球赛……
水是由各校自己提供的。去B校的时候人家喝的是Deerpark,咱喝的是某个无名牌子、印着某星球的水龙头水。某学长开盖灌下,忽僵化,随后一扔:MLGB这啥玩意……
真正比赛的时候,难得上场的楼主和身边的好友挥了好几次空拍,对面的姑娘每次都无言帮咱捡球。每发生这样的状况时,年幼无知的楼主就会说句对不起……姑娘的态度每次都很厚道,“没关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