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万分懊悔以前奢侈的生活没能存下钱来,自打收入不错后,30平米的单身公寓一直专门请有清洁工帮我做清洁洗衣服,享用的物品大多是名牌,我是美滋滋的享受了生活,这样的生活令金钱象水一般流走。尽管稍后悟出“用年轻力壮的辛劳换取老年生活的安稳”,我已在不该享受的时间挥涸了人生,这苦果今后我还得仔细咀嚼。
询问过科斯目前的工作收入状况,和前女友分手后他找到这份工作有一年多了,他的收入情况在香港是偏下,如果计划得好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用一年时间还清欠款。我希望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搬掉这块压在我们心上的石头,当然,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穷苦人出生的父母同样也潜移默化了我吃苦的能力,这将又是一个挑战。但我深知心理压力远比体力磨难更难令人承受,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中国这个历经几千年封建统治,命运多荈而后被多国列强欺凌,有着深重哀怨和屈辱的巨人,又经过长时间水深火热的内战、被压制的文丨革丨时期,如今终于爬上台阶,与曾欺凌过自己的列强站在一起,这情形就与爆发的乡下人和城里人站在了一起。尽管站在了一起,思想的差距却是显而易见。
如今国门洞开,涉外婚姻层曲不穷,我觉得最有意思的结合就是:中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德国人,中国人/法国人。。
为什么有意思?不言而喻,浪漫的法国人与充满苦难思想的中国人在一起,价值观是千差万别的。科斯虽然欠着这笔款却并没着急还,由此每月要给银行支付两千多元的利息也不以为意,本能的危机意识令我觉得这是件非常不划算的事。
我问清原尾商讨后,决定拿一年时间来做这事,一定要先还清这笔款项,拿掉心里的石头这是我们那时代大多中国人的本能做法。
日期:2010-08-04 22:33:35
第五节 结婚!
遗憾的照片
想好这些问题后开始筹办婚事。不过仍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以前带凯文回去过好几次家里,左邻右舍楼上楼下院子里外这可是都知道的事,如今我要再带另一个老外回家,虽然中国人看老外都说不出所以然,可两老外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这可是分辨得出的,不禁有些遗憾他两的外型区别太大。这些人会咋想啊?
这问题让我纠结了好几天,后来打电话给母亲,让母亲卖掉房子重新买一处以为是最好主意,母亲应付着我答应了,过些日子给二哥打电话询问此事才知并不如我所想那么容易,一则看房的人并不多;二则母亲喜欢那房并没多少心思想卖掉。
我这实属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其实,房子的装修毕竟让母亲花过很多心思,然后又一点一滴把它拾绰成一个家的样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凝固了情感,而且卖掉的话一时半会儿能找到一处中意的房子?又来再次装修??远方的人看待这样的事只在表象。
无奈之下打电话给高水平的姨妈(那时我是很崇敬姨妈的)询问究理,有文化的姨妈思想果然前卫,她说“这没什么啊,当今的年代谁在意你那些问题,找不到对象的人才让人笑话呢”,她的话让我放松不少,决定勇敢的回去结婚。
我们回到绵阳后请来所有亲朋好友,在最好的酒店风光的办了4桌酒席,二舅的一对儿女我的表兄妹正好给我们做了伴郎伴娘,婚礼愉快而和谐,乡下的堂兄妹和城里的表兄妹也是第一次这么和谐的在一起见证了我们的婚礼。
这10几年的爱情接力赛终于跑到终点,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我们在婚宴结束后一起在酒店门口抓拍了张集体合照,相片效果非常好,每个人的表情和谐自然。只是这照片出来的时候母亲看着就来气,看起来和谐完美的照片母亲不在里面!
原来婚宴刚结束的时候,邓叔那细小的毛病又出来了,也许觉得这幸福的场景和自己并无多大关系,在有朋友提出告辞的时候邓叔也急不可待的溜了,母亲转身没看见人影就一路追了出去,最后终于在公园给找到了邓叔,只是这当儿也错过了对于自己那么重要的历史时刻。
看着母亲无限遗憾的样子,我决定仔细为母亲PS一张,只是不管怎样PS母亲都只能站在最边上,而这PS过的照片也只我们家有。
这新时代的先进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好多不曾达到的愿望与梦想,不觉间我们似乎又坐上了发展的飞船。也终于可以抚平母亲心里的遗憾。
日期:2010-08-06 07:11:46
老外丈夫
由于时间安排的问题,我们是先上车后补票的。婚礼后在准备返回深圳时才去成都办了最后的手续(这手续的过程是非常复杂而麻烦的),拿到结婚证的那一天都已是两个多月后的事了。
这个成为了我丈夫的人与家人接触的过程中,风格是非常的简单而鲜明,几乎像个山寨中国人一般,除了他的长相和洋泾浜的普通话,其它方面一概依葫芦画瓢尽量把自己给隐身起来。
他擅讲的普通话仿似一张进入我家的门票,一路畅通无阻,关系极为融洽。
他的普通话不仅仅是我家的门票,也是在中国各地畅行,工作畅顺的基础;我更认为一个人掌握了别国的语言就是等于拿到了这国家的门钥匙,也才能因此较为详尽的了解别国的文化而融入其中。
丈夫不但会讲普通话,粤语也比我强很多,这些都是丈夫来中国几年后自学得来。
在法国有亲戚赞赏他在中国的能力,认为他的语言应该是天赋使然,他自己并没这样认为,我也没有这么看。。
日期:2010-08-06 08:31:07
祭祀
(一)
回到绵阳距春节还有几天之时,我决定去父亲的坟上祭祀一番。这是我每次回老家的习惯。
大哥二哥积极响应,二哥腐败的借用了酒店小面包车,我们三兄妹和丈夫以及大哥的儿子二哥的女儿一行人一大早驱车前往父亲的老家三台县乐加乡,我们是在早上7:30出发的,在四川的冬天早晚很容易起雾,而这能见度只有两米开外的浓雾要在上午10点多才会逐渐散去。这次路上的情形有点惊险。
我们乘坐的面包车遇上了这样的大雾天气,司机小心翼翼的不敢把车开快,公路修葺并不是完善,水泥道路除了宽、平之外,有些地段中间往来车辆的隔断以及地标线都没有。
本来我们心情轻松坐在车里,听司机一声“糟了!”全车人向车窗外看去,才发现我们并不安全,车子周围全被浓雾包裹,无法看到一点地标和路两旁的参照物,这令大家不由自主凭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盯住了车前方,似乎这样能给到司机帮助,司机抓紧方向盘凭感觉缓慢行进,当有车相遇时几乎就在眼前也才能知道,如果有人稍微把车开快感觉上是相当危险的,我们的车仍在不知不觉中跑到了对面逆驶车道上,当司机汇报到这情况后大家的后背都是一阵凉意。好在最终象是得到父亲的先灵保佑一般我们安然到达乐加。
乐加由于地理位置的不顺便(基本一条独路,原路来原路去),所以几十年以来发展相当缓慢,当外面到处开始热火朝天的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时候,这里仍是一片静土,通上电也才是20多年前的事,水气仍是自行解决,电视的信号以及电话信号至今都不好。
这里与之日发千里到处拆迁的大中小城市相比,这里倒象是时光回转机,这让人些许庆幸,也很悲凉,许多青壮年丢下肥沃的土地都跑了出去打工。
每次去到乐加看到碧绿茂盛的庄稼禁不住总是感叹,在国内旅游去过好些地方,在火车经过的地方大片大片萧然的土地即使在春季也都不能长出什么好的绿色的植物,而这里的水好土质好适合庄稼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的人们却依然过着穷困的日子,他们何时才能真正奔上小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