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第27节作者:
魇之侠 张昌仪更变态,他把四颗大铁钉子钉在地上,把一只狗四脚分离绑在四个铁钉上,放鹰鹞撕咬狗肉,直到狗的肉被撕咬的精光了,却还没有死绝,挣扎嚎叫不止,令人耳不忍闻。
张易之曾到张昌仪家,想吃马肠,张昌仪笑道,这还不简单?令人牵一匹马来,活活开膛破肚,取出马肠来下酒,马要哀号痛苦很久才会死掉。
后来,张氏兄弟事败被杀,张易之、张昌宗二人被百姓碎割其肉。其肉肥白好像猪的脂肪,百姓带回去煎着吃了。张昌仪在洛阳被打折双腿,被人活活摘取心肝,良久才死。他的头颅被传送回长安城,百姓奔走相告,高兴地称之为“走马报”。
这三兄弟真让人恶心,据说个个长得很帅,把武则天这个老太婆哄得团团转。近来年来有些人对武则天颇有溢美之词,我对她却深恶痛绝,要不是她死后李隆基迅速夺得政权稳定了局面,武则天这老妖婆将会和慈禧齐名,其凶残歹毒、寡廉鲜耻、善用诡计、穷奢极欲、装神弄鬼、阴鸷丑恶甚至超过了慈禧,客观地看一看史料,就会知道了。
唐 张鷟《朝野佥载》
日期:2010-3-30 13:25:00
98、石鸡山传说
晋永嘉之乱,天下烽烟四起,郡县无定主,到处弱肉强食,百姓流离失所。宜阳县(今属河南洛阳市)有一个姑娘名叫彭娥,父母兄弟一大家子十几口,被长沙贼攻击,仓皇逃难,或死或伤或被抓走,惨不忍睹。彭娥正背着器皿去打水,听说强盗将至,赶紧返回,但家里宅院墙壁已经坍塌不堪,根本无法避险,无奈之下,一不做二不休,硬着头皮和强盗拼命,没两下就被强盗抓住,将她赶到溪水边,胁迫她相从,彭娥厉声斥责拒不答应。强盗怒了,举刀就要杀她。彭娥见溪边有座大山,石壁高达数十丈,气势不凡,就仰天呼救:“皇天菩萨山神土地,你们显显灵吧,我有什么罪过,要这么惨死?”遂挣扎着逃脱,直冲石壁而去,那石壁顿时裂开一条缝来,宽达数丈,脚下道路平坦得就像磨刀石似的。强盗们紧随其后,大山又合并在一起,就像起初一样,强盗都被夹死在石壁之内,只有脑袋伸出来,都面目狰狞恐惧。彭娥隐居深山,从此再也没有出来。彭娥打水用的器皿化成石头,形状像鸡,当地百姓都称这座山为石鸡山,山下潭水称之为娥谭。
美好的传说啊,浪漫而又善良,还夹杂着一丝无奈。中国很多乡野山川溪流湖泊潭水,都有类似的传说。感动之余,总觉得悲怆。
南朝 刘宋 刘义庆《幽明录》
注:
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日期:2010-3-30 18:53:00
99、张老
张老是扬州六合人,经营菜园子为生,孤身一人勤劳俭朴,小日子过得也算凑合。邻居韦恕,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四月—519年十二月,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一个年号)从扬州府衙幕僚任上返回故里,隐居清修,膝下只有一女,到了成婚的年纪,韦恕找来当地的一位超级媒婆,请她帮忙为女儿找个好人家。
张老听到这个消息,眉开眼笑,专门守在韦府门外,等媒婆出来,一把拉住她,非要请她到家中喝酒不可。媒婆见盛情难却,只好从命。来到张老的菜园子里,张老殷勤备至,早准备好了酒肉果蔬,虽不是什么珍品佳肴,但也费了不少心思。媒婆见惯场面,坐下就胡吃海塞起来,一点也不客气。酒至半酣,张老陪笑道:“听说韦家要嫁女儿,求于干娘,是不是啊?”
媒婆点点头,但她是何等聪明的人啊,喝酒的心情马上就没了,诧异地看着张老。
张老说道:“我虽然老迈,但经营这菜园子多年,颇有家资,丰衣足食绰绰有余,请干娘去跟韦大人说说,把他女儿嫁给我吧。”
媒婆当场差点没把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一拍桌子,骂骂咧咧地走了,口中自然都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话。张老也不生气,只憨憨一笑。
几天后,张老再次找到媒婆,还是说非韦小姐不娶,看来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媒婆很是无奈,但抬手不打笑脸人,看张老一脸诚恳的笑,也只得没好气地说道:“你这老头子,也太不自量力了,哪有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嫁给你这么一个看菜园子的糟老头子的?没错,韦大人清廉自守,家境不富裕,可你知道吗,多少士大夫人家的贵公子都排着队等着求娶韦小姐呢?何况是你?我吃你一顿酒,怎么惹这么一档子事呢?你别再自取其辱了好不好?”
张老说:“就求干娘跟韦大人说一下,要真不答应,也就算了,我绝不再为难你了。”
吃人家的嘴短,媒婆毕竟吃了人家的酒席,没办法,只得答应为他传句话。结果是很明显的,媒婆话没说完,韦恕已是勃然大怒:“你这老太婆居然看不起我,我就是再穷,也不能把女儿嫁给一个卖菜老头子!他脑子进水了,我看你的脑子也都是浆糊!混账!岂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忍了又忍还是不能忍!气死我了!”
媒婆吓坏了,赶紧赔礼道歉,说道:“都怪那个糟老头子,非逼我传话,不然,借我十个胆也不敢这么胡说八道啊!”
韦恕顺口说道:“你去告诉他,想娶我女儿,除非拿五百缗(每缗是一千文钱,五百缗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钱做聘礼!也不看看自己的德性!”
媒婆一听就乐了,这下好了,回去告诉那老头儿,还不得把他吓死。不料,张老听到这个数字,居然满口答应,不一会儿,就推着车子载着满满一车钱到了韦府。韦恕傻眼了,当时就想抽自己几个嘴巴,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是无可奈何。韦恕痛心地跟家人说道:“我刚才不过随口一说,觉得一个种菜的,哪儿来的这么多钱?真没想到,他居然顷刻就把钱运来了,我多年为官,还不如一个卖菜的,真是羞死人了!现在反悔已经来不及了,可怎么办才好啊!”踌躇半天,还是硬着头皮对女儿说明情况,没料想,韦小姐也没什么怨言,很冷静地答应了婚事。韦恕不禁惊呼:“难道这是天意?”
张老就这么娶了如花似玉的韦小姐,老夫少妻,谁见了都别扭,但两口子倒也安然度日。张老依旧照料菜园子,施肥除草,剪枝浇水,收菜卖菜,照样忙得不亦乐乎。韦小姐在旁协助,毫无愧色。亲朋好友很是厌恶,但也无可奈何。几年间,邻居、好友、亲戚无不责怪韦恕,纷纷说道:“大人清廉,可是君子固穷啊,怎么甘于下贱,纡尊降贵,把千金小姐嫁给那么一个玩意儿?难道不怕外人戳你的脊梁骨?现在木已成舟,的确是没办法了,可你不能让他们两口子走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啊!你不嫌丢人,我们这些人都嫌丢人啊!”
韦恕也是心烦意乱,于是准备酒菜,请张老和女儿来吃饭。席间,韦恕微露其意。
张老起身敬酒,说道:“我夫妻二人一直没离开这儿,就是担心岳父大人疼爱小姐,不忍她远行。现在既然您也有这想法,我们明天就离开,我在王屋山下有一处庄院,正好搬到那儿居住。”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二人辞别韦恕,张老交代说:“岳父大人要是思念小姐,可让大舅哥去天坛山南边去找我们。”韦恕点头。
张老搀扶妻子坐到驴上,给她压低斗笠帽檐,自己拄着拐杖跟在后面,黯然离去。韦恕目送,心中很不是滋味。
此后数年,音讯全无。韦恕哀叹不已,想着女儿命苦,嫁给那么一个倒霉催的,这会搬到山里住,不定如何蓬头垢面满面烟尘呢。实在放心不下,就派大儿子韦义方前去探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