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第45节作者:
小鹏2011 我想请问那些留言的人,你为什么只选择性地关注我旅行中的奢华一面,而我在肮脏公车里与小偷同眠,过海关时被脱光了查毒,你却视而不见。而看到这些所谓悲惨经历,你是不是会马上获得一种心理平衡,哦,原来他的旅行也挺危险的,还是待在家里安全。其实我想说的是,正是这种种极致奢华或者极致冒险已经让我和你的人生判若云泥。正是你的固步自封,无法认同世界需要不同生命形态才会丰富多彩,让你只能在网络上匿名骂人。
其实有更多的年轻人被我的经历鼓舞,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坚持与努力,就像三毛或者格瓦拉或者某个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曾经给我的支持与鼓励一样。我所做的,是告诉年轻人,人生不只是房子车子,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你未必要成为职业旅行者,但只要还有梦想,肯为此坚持为此努力,就一定会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
所以我不羞愧!我问心无愧!
日期:2010-12-25 08:51:41
零八二 舞姿与笛音
2009年12月
柬埔寨,吴哥
安曼梭罗酒店餐厅旁有间图书馆,布局简洁的书架上摆满各种与柬埔寨吴哥窟有关的历史文化书籍。每天晚上,这里还会为下榻客人安排一场座谈会,主讲人都是在吴哥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我也曾去两次聆听,这让我在平面化的参观游览之余,还能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大对吴哥的了解。
第一天晚上的主讲人丹尼斯(Denise)女士是大英博物馆东方艺术研究员,刚刚完成一本与柬埔寨舞蹈有关的书籍,叫做《吴哥的舞蹈,众神的狂欢》。她讲到柬埔寨舞蹈艺术虽然脱胎于印度神话故事,却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加入了许多本土化改造,现在已成为特点鲜明的艺术形式,通过艺人的灵动手指和流转眼波来讲故事。早期舞蹈只在祭祀仪式上演出,是国王在向诸神展示功绩,以获得让神开心、让国王高兴、舞蹈艺人的社会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的三赢结果。
说到这里,丹尼斯话锋一转,可舞蹈艺人真的获得荣耀与尊重了吗?
14世纪的泰柬之战以泰王大胜而告终,胜利者把吴哥城内的舞蹈艺人悉数掠走,但背井离乡并不是他们最悲惨的命运,上世纪七十年代红色高棉当政,暴徒一样的独裁者视艺术如粪土,竟然把超过90%的舞蹈艺人野蛮杀害,侥幸活下来的也不得不隐姓埋名到乡下以种田为生。此时丹尼斯用已经明显颤抖的语调继续说道,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这种把艺术从身体中阉割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肉体的陨灭。
如果丹尼斯还只是从局外人的视角去阐述吴哥艺术在传承中所经受的磨难,那第二天座谈会上的故事却是讲述者的亲身经历。提姆出生于演艺世家,父母都是著名滑稽剧演员,他也继承了家族的演绎天赋,从小能把笛子吹得又响又亮,五岁时就开始登台表演。可随着红色高棉掌控全国政权,提姆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旅程。全家被惨绝人寰地杀害,他靠装死才逃过一劫。后来被抓走当了游击队员,曾经杀过人,也看过战友在身前一米倒下。他说,那时候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活着。后来他越境逃到泰国,遇到一位美国神父,美国人成了他的继父,把他带回家。再后来红色高棉倒台,提姆才敢再度回到家乡,并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寻找劫后余生的老艺人,并用高保真录音设备把他们的艺术留存下来。
他说,当那些花甲老人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无不潸然泪下,可一说起自己的艺术,就又变得目光炯炯,神情中充满骄傲。
这两次聆听也影响了我之后几天在吴哥的旅行。我不再仰视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佛,而是把视角放得很低很平,会为在墙角发现几尊刻画婆娑舞姿的精美雕塑而兴奋不已,也会停下匆忙脚步去欣赏一场邂逅的音乐会。演奏者大都是那场浩劫的幸存者,有的断腿,有的盲目。总能从那高一声低一声的悠扬笛音中,想起提姆的故事。
“希望更多旅行者来吴哥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和艺术,而不是它的战争与苦难。”
提姆在他的讲座最后总结说道。
听过了笛音看过了舞姿之后,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饱受战争苦难的人继续选择坚强,我在巴戎寺找到了答案。
日期:2010-12-25 08:52:37
零八三 佛祖的微笑
2009年12月
柬埔寨,吴哥
“巴戎寺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已经来吴哥不下千次的导游米恩第一千次对我重复着心中的感触。我们在黄昏时来到这里,逆光下的巴戎寺整体看很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而寺内一座座塔峰的轮廓则像巨兽脊梁上的凸起纹路,也在逆光中成为黑色的剪影。
可一旦走入庙宇,第一印象的压抑感觉就被从心底腾出的温暖驱散,因为我看到太多的笑脸—:寺内一共54座佛塔,每座塔分四面,每面都刻着一张笑脸。那四方的脸庞,微垂的眼睑,宽厚的嘴唇,上扬的唇角,会马上让人心神宁定。
可笑脸看多了,也容易审美疲劳,并心生疑问,这些笑容是不是有点虚伪?战火屠城时,他们在笑;杀戮漫天时,他们仍然在笑。我把疑惑抛给米恩,他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后说,其实这是一种关于人生的智慧,当苦难来临时,难道我们不该用乐观面对?你看,只要足够乐观与坚定,就像他们一样,坚定了一千年,就总有一天能看到乌云散尽。
在女王宫外的莲花池塘所见一幕让我坚信了那微笑的力量。虽然女王宫以红色砂岩和精美雕刻而在吴哥诸寺中木秀于林,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一个女孩。当时她赤裸着身子,从池塘中摘了一朵莲花,然后跑向妈妈。她奔跑的样子让我想起一张十分著名的照片,正是这张照片让越南战争提前结束。照片上也是一个赤裸女孩,也在奔跑。可她的身后战云密布,她的脸上写满恐惧。而眼前的女孩却手中握着莲花,嘴角挂着微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