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的时候要考生物HSA。HSA前面说过了,High School Assessment,高中水平测试,考过了才能毕业,跟美国政府课的HSA是一样性质的。所以说女老师教的一些内容比较死板,可能也是为了帮助我们为HSA做准备。比如做实验,有一套研究和分析方法是要学的,在HSA里会考到。现在楼主也忘得差不多干净了,大致说一下。
1. Identify the problem。识别问题(确认实验目标)
2. Hypothesize. 做假设(记不清了,好像还要就目前所学的知识猜一猜实验结果)
3. Materials & Procedures 列出需用品和实验步骤
4. Analyze. 进行分析
5. Conclusion 下结论
这算是很初级的东西了,在C校区应该是初中稍微讲过的内容,在M校到了高中还需要加强学习。但总之就是要让这么一个研究步骤深根固柢,因为HSA啊,以后的SAT II和AP预科试啊都会考到,比如出一道题,简单说明一下想调查的目标和情况,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日期:2010-08-09 03:47:59
写总结写得比较无厘头,因为回忆起来的东西太泛了,有些无从下笔的感觉,咱又时间不多,写了以后就直接发上来了,所以有点乱,谢谢大家的理解。
这里先说说做学术调查研究的方法,英文是research. 这个词义比较泛,比如谷歌搜食谱啊可以叫research,阅读生物学术论文啊也叫research. 这里说的是后者,更严谨的学术调查,细说叫academic research,该怎么做有一套规定的方法。该怎样使用这些调查的结果也是有规矩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在不标出出处的情况下用到自己的论文里去,否则就会被说是抄袭,plagiarism. 美国对抄袭的定义是出了名的严格,从初中高中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了。有时候会听说,从国内来的留学生因为抄袭而被美国的学校开除了,这样的事情归根究底还是源于文化差异和教育系统的不同。
县教育局会定期付费给大型网络学术资料库(databases),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上网用它们来做调查。其实一些资料库在县图书馆也可以登录,但那些资料库大多是针对社区里的居民的,内容比较泛,所以可能会缺乏一些学生特别需要的内容。
比较出名的资料库有Thomson Gale, 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等等,当然这里说的只限于楼主作为高中生用过的。
资料库一般照科目分类,但也有些是按年级分类的,给小学和初中生的嘛界面就可爱一点,措辞简单有时还配图。大多资料库收集的内容有历代的报纸啦杂志啦发表过的论文啦学术文章啦艺术作品啦等等。
学生如果需要为课程做学术研究,就一定要到这些专业的资料库里去查,直接谷歌是不可能的事,用wikipedia(像百度百科这种随时可以被编辑的东西)当然更是不行的,等着被老师一顿批吧。
但如果想查的东西是比较偏门的话,老师也会允许学生查谷歌,但也有要求,比如网站的后缀/域名必须得是有权威的.edu(教育网站)或.gov(政府网站)等等。还有同学用过google scholars,这个楼主没用过,提一下就好。
有关写论文的时候该如何守法运用调查结果,以后会8。去了C校以后学的东西才靠谱嘛。
大家也别说咱的好话了,还前途无量咧,谢谢啦谢谢啦。其实有关教育和政治的想法,我的观点和C校的朋友没什么不同的。但我是介于两国文化间的学生,所以对比两国文化的方法啊看待宗教的角度啊可能比较特别。
日期:2010-08-09 05:11:13
以后会说说我妈在这里的经历,欢乐是不少的,需要忍耐的地方也很多,写给在考虑要陪小孩出国的父母。
9年级时还有过一个活动,就是生物课的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做一个科学实验,然后报道分析结果,贴到纸板上拿去参加县里的科学比赛,这个叫做science fair.
当时咱和几个朋友组成了一组。那个时候组内几乎没有人热衷于这个比赛,包括楼主。科学方面,化学楼主不感兴趣,学得很痛苦,物理更是连碰都没碰过(你们尽管鄙视俺吧,高中没要求要学,俺就没敢选),生物我挺感兴趣,但最多也就是学学而已,创作性太强的东西咱做不来,比如自己设计实验之类的。那个时候我们几个M校的学生底子也不好,创造能力也不行,懒得动脑,于是就上网去查,看哪个实验是比较容易的,就死照着做。
记得当初查的最努力的是俺。楼主这个人学东西有点三分钟热度的习惯,导致有点梧鼠五技的趋势,但做调查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查得起劲的时候甚至有点上瘾的感觉……呃。当时大家选了好几个可行方案,摆在桌上,大家来讨论,想做哪个?
同学伸手一指:“这个比较容易。”
我一看,啊?这可不是我查出来的啊。
有关虫子的……呃
好吧,实际上是果蝇。
具体我也记不清了,大概就是看看,果蝇到底是会在比较糟糕的空气中凭空出现呢,还是只会绕着烂水果出现?
那个实验做得很失败,本来要调查的问题就很脑残,实验设计漏洞又多,又没有比较严谨的方法去测量实验结果,所以整个一塌糊涂。咱小组在目睹了实验结果以后更是一蹶不振,聚在一起分配任务的时候都是没精打采的。
做总结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咱记得很清楚,后来考虑转学的时候就记起来过。
报道实验结果的方法。1是要写一篇短论文交上去给老师,2是买一个threefold cardboard,有三面的纸板,自己设计一下,把实验内容贴上去。纸板到时候要被带到县里去,摆在一个大厅里让裁判啊家长啊去看。
楼主从小对幻灯片演讲啊书面设计啊这种宣传广告方面的东西(presentation)比较上心。当时的想法就是,即使内容本身不太好,还是可以靠版面设计来突出仅有的一些优点,借此挽回分数嘛。纸板当然外观要专业得体,内容要简洁明了,对吧?
小组里的同学不干!他们说该怎么呢,该直接把那篇写给老师的短论文黏贴到纸板上去……
楼主一听,暗想你们找死啊,大厅里这么多个纸板,你照着一大篇就贴上去,谁有那个美国时间去一点一点地读啊。当然是打小黑点简单总结一下,这样方便阅读么!
一堆三四个同学明显烦了,说,要不然你自己做好了。
……我还没有那么伟大。如果这个活动是我感兴趣的,也许我会自己揽下。但当时的情况是,第二天就要交作业了,咱又不感兴趣,所以就干脆放弃了。凭什么我要代表整个小组做这么多的活啊。
黏贴的活大家一起做,5分钟完成,然后同学们跑到楼下去打电脑了。楼主憋着一肚子气看着“已完成”的纸板,一片黑白,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唯一的两个图上就是苍蝇,难看死了。比赛的时候人家经过咱的纸板,肯定是P都不放一眼都不看的。于是楼主拿了颜色笔给它上了点色,虽然说咱美术不好,但整个版面看起来也活跃些了吧。
后来咱当然是啥名次都没拿。拿了第一名的是我们学校的另一组,三个女孩子,都是咱的朋友,做的是有关心脏什么的实验。我后来一直有点后悔。当初为了友情选了这么一个小组,最后的结果这么失败。虽然说我对科学不太感兴趣,但9年级的生物内容很容易上手,绝对不会太难。而且不论怎样,该做的事情我会认真去做,小组里分配给我的任务我是肯定会尽力完成的,就看其他组员的积极性怎样了。大家都不关心,就我一个人往前冲也没啥意思对吧。
后来我就想,我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学校,让自己在最好的环境里能够发挥特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