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回忆移民留美生活6年》
第22节

作者: thefellinibu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能给出的教材也就这些了,因为前4年我们一般都不用什么顶尖教材的,都是本地的教科书,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前期用的什么教科书可能不用太纠结,主要是打好语法和简易单词的基础,后期看难度深的作品就不用怕,因为只要查清了陌生单词,整个句子就好理解的。
  当然楼主也偷过不少懒……比如没有时间读的话咱就在考试前一天读英文翻译……
  不过说实话,有时候光看西语还真看不懂,所以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先读英文然后再去磨西语版本,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把这四本作品重新读一下,当初咱偷懒嘛,错过了不少东西。这些作品真的非常优秀,故事很吸引人,文风很有异国特色,是我在学西语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叶玛》、《笼中的女儿》和《上校》的电影都挺好。
  如果单词和语法基础都打得差不多了的话,就没有必要再看教科书了,关键是要主动去自己找书看,谷歌上能搜到的西语故事其实挺多的。我上次去书店抓了一本西语的《小王子》和一本民俗故事,其实比AP课上读过的作品容易。当然现在咱还没看多少……
  然后就是电影,我很喜欢Pedro Almodovar阿莫多瓦导演的。第一遍看英文字幕(主要因为我习惯了西英对照着学),第二遍看西语字幕。
  楼主又在大放厥词了。以后会详细说到这位无比BH的西语老师。

  还有同学问有关美国历史废奴的论文和书籍,因为谷歌搜的都是英文。同学……咱看的都是英文呀!不好意思……
日期:2010-08-10 02:42:29

  接着写M校。
  英语课,除了偶尔学学语法,为PSAT做准备。PSAT一般是10年级时考的,等于是高考SAT的简易版,算是给低年级生做练习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全国挑选精英生,得到高分的就有机会入选得到奖学金。

  英语课上咱还读名著。怎样选教材呢?根据楼主的经验,一般是县里给个书单,然后老师自己按照喜好挑着教。一年大概读3-4本书,高中低年级时由老师来订进度,比如今天的作业是读10-60页啦等等,第二天返校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个10分钟的随堂测验,然后老师就讲讲中心思想啊角色塑造啊什么的,但一般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说讨厌这本书,老师会请他解释,然后班里讨论等等。

  这跟我在国内小学的经历很不同。还记得有一次学习一篇有关铺山路的工人的课文,老师说了,文章是要赞扬工人这种无私的精神。一女同学说,老师,可他们这样不都是为了钱吗!老师一激动,眼泪都掉下来了,说你你你怎么能这样,这么伟大的精神……
  现在想起来,此女生还真是BH无比,小学六年级开始就立志要当律师,那时就看到她在课室一角独自坐着读法了。可惜楼主小学时是个脑残萝莉,比不上人家,至今不知道当初那位同学心里具体想的是什么。
  后来去了C校,楼主一做对比,才发现M校的教材其实是非常偏袒黑人文化的,比如我们读过的有August Wilson的《钢琴课》(The Piano Lesson),还有Maya Angelou的《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其实在后来的C校里我们也读过黑人文学,但阅读量跟白人文学比起来比较平衡。在M校的时候则不然──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心理作用──但我觉得当初学的白人文学都不十分出彩(至今我只记得一篇短文,要知道有这么多白人著作的世界文学名著可供选择,他们却没有教!),让我印象深刻的都是有关黑人文化的作品。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M校区大多是黑人。但这样偏袒某一种族的文学,是否也是一种变相的种族歧视?
  而且我学过的黑人故事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关低产阶级人民在被压迫的同时艰苦奋斗的精神。考虑到黑人在美国的历史,这样普遍这样雷同的中心思想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后来我对着这种作品我却有了一种很烦躁的感觉。
  今年我们在为AP文学试做准备的时候,就做过一套例题,里面有首自由诗(freeverse),有关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黑人孩子,走入了大千世界混出了个名堂,多年以后又回到老家去拜访故人的墓地,他于是回想起他的那些亲人,照顾过他的姐姐有多么多么没有文化但却盼着他能够好好学习,周围的人有多么多么地穷但这种穷人文化却让他百般怀念。
  其实这些想法我都能够理解,黑人在美国终于混出了头,所以感叹一下过去的生活么。但这种过于怀旧──怀旧这个词甚至不适合,因为这种沉浸在过去的心理大多是带有悲剧色彩的──的心理实在让人有些费解。当时我就跟C校的AP文学老师说,我明白也尊重黑人在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但我一直很希望能够在黑人文学中看到更多元化的故事。比如那个走出了贫民窟的黑人孩子本可以感激故乡的亲人为他带来美好的儿时回忆,同时也讲讲自己作为一个黑人,在现代社会里经历过的故事,可能还可以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幸运。但为什么这种积极的心理却很少在黑人文学中出现?黑人文学中的女主角几乎无一例外是被男人踩在脚下的,被调戏被潜规则被强奸。那么现代的黑人女性呢?难道仍然过着这么不堪的生活吗?为什么不能够放宽心怀去迎接一种新的生活,并用文字去向世界表达自己对这种新生活的热爱?当时我对老师说,这样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走出了贫民窟、不再被压迫的黑人就没有故事值得被聆听了。这是否是一种所谓浪漫的阶级歧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