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
第5节

作者: 李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闺女陈巧珍说:“爸爸,快说100遍了,我耳朵都磨出糨子了。”说完以后,抱起儿子返回了堂房。陈大牛是生产队的饲养员,他的一条腿在朝鲜战场上被打断了,村子里照顾他,把生产队的五头牛,两匹马,一个骡子,两头驴,让他在院子里饲养,每天给记十个工分。唯一的儿子陈玉顺,今年15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二闺女陈巧芬11岁了,才念小学五年级,又因为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也闲余在家里,帮助爸爸饲养牲口。

  陈大牛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了,大闺女陈巧珍嫁给了农村的一个退伍的军人。但是,前两年公公和丈夫在砖窑倒塌的时候,双双砸死在窑里,婆婆嫁人出走,陈巧珍无力养活自己,带着3岁的孩子,又回到了野猪岭爸爸的家里。其实,陈巧珍才仅仅25岁,农村婚姻的陋习还是早婚。
  日期:2012-02-12 10:43:24
  周韶光把全家送回大院以后,返回头去又跑出了院门。他看见那四个民兵走出了村支书的大院,便追上去喊道:“张队长,你们等一等!”他们四个人回过头来,看着气喘吁吁的周韶光走了过来。
  这是他们从早晨押送周韶光到现在,听见他说的第一句话。周韶光走到他们前面说:“到我这里了,吃顿饭再走吧!回去还有四十里地,不吃饭怎么能行哪,连口水都没喝,这么毒的太阳,会脱水中暑的。”
  民兵队长看了看其余的三个人,一个民兵为难地说:“我看算了吧,在这里吃了饭,回去以后说我们阶级立场有问题,吃了不好消化,不是没事找事嘛?”另一个民兵说:“我们这里面,要是有一个嘴芡的,说出去,在地主家里吃饭,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民兵队长便对周韶光说:“周大夫,那就算了吧!谢谢你的好意,刚才我们在村支书家里,灌了一顿凉水,发扬连续作战的革命主义精神,同志们,走吧!”

  周韶光说:“那就这样吧!让你们受累了。”四个人扛着枪,走出去了二十多米远,周韶光看见民兵队长又返了回来,他急急忙忙地走到周韶光的前面,悄悄地说:“你以后说话可要注意了,你刚才说:‘这么毒的太阳’,这要是在医院就会给你叩上‘反革命’的帽子,说你恶毒攻击伟大的领袖。周大夫,今后你可要处处小心了。”周韶光感激地点了点头。

  周韶光站在那里,一直看着四个医院的造反派消失在村落的树林里。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低着头返回了家里。
  第二章
  周韶光看见孩子们已经把城里带回的家当,都搬进了家里。他站在院子里的树下,观望着盖了13年的农舍。满目都是断壁和残垣。曾经盖着整齐小瓦的屋顶,已经破烂不堪。他知道爸爸周太白这些年没有心思,整理自己的家业。他颓废地活着,其实,爸爸早已经是灵魂出窍的躯壳了。
  周韶光想:“我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多年了,故乡一样安然地立在无边的苍茫宁静的大地之上,白云在天际间游荡,河流漾着点点清波,流逝到远方去。
  还是这片土地,那些故人呢?都一个个老去了,我还依稀的记着爸爸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陌生的树影斑驳在他的身畔,祖辈们一个个逝去了,风里还残存着他们渐渐遥远的叹息。
  田园荒芜,草木萋萋,已经没有了那些曾经见过的生命,在繁茂盎然的过去,我千百次走过的道路上长满新生的杂草,那个我童年小小的身影又在哪里呢?院子里的那棵树,是我曾在晚风里听夜,低语细语的树木,儿时的踪迹何处寻访呢?
  日期:2012-02-12 13:42:00
  岁月的流水,早已使故乡沧海桑田,到哪里去寻找我的归途呢?”

  周韶光看见曾经镶嵌着玻璃的门窗,许多都已经破损,有两间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一直无人料理和居住,四壁都已经坍塌。周韶光走过去,看见那些砖头砌垛的墙体扭曲着,倾斜着,还有倒塌的危险。未完全倒塌的墙砖也已经松动,他用手轻轻的一推,就颤巍巍的摇晃。多少年日晒雨淋、风霜雨雪后,一些腐烂了的木窗和门楣倾落在地上,无奈的显示着这些经年老宅的破败和荒废。

  一些长长的狗尾草,在裂缝的墙头和土筑的院墙顶上站着。它们多数已经开始枯黄了,沉重的低着毛茸茸的茎杆在秋天的风里摇曳,诉说着它们曾经的欢乐和茂盛。
  一些毁损风化了的栅栏依然站立,或是浅浅的倾斜着。那里面已经没有了圈养的猪和牛羊,被当作资产阶级的尾巴割掉了。
  只有几只鸡悠闲地踱着步子,用爪子刨翻着,洒在地上的谷物。那只油光肥硕、通体金黄的公鸡看到了周韶光,仰脖引颈的啼叫了起来,惊起了四五只鸡纷乱的飞奔。
  周旭日端出个脸盆,里面盛满了水,走过去,高声地说:“爸爸,洗一把脸,吃饭吧!”周韶光洗完以后,走进了堂房,都没有吃饭在等着他,小儿子周中华挥舞着筷子说:“爸爸,快点!我就要饿死了。”周韶光说:“吃吧!吃吧!别等我了。”妻子递给他一双筷子说:“我们虽然到了农村了,敬老爱幼的传统不能丢了,不能把农村的陋习带进我们家。妈妈还是坐上座吧。今后我来做饭,妈妈帮帮我就行了。”

  妈妈周何氏说:“挺好的,我们都回到老家了,就安下心来好好生活,这里本来就是我们的根,今后的日子会苦一些,但是,我们全家团圆了,也是天伦之乐。韶光,你说是不是呀?”
  周韶光说:“妈妈说的是,祸兮福所至,福兮祸所依,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先吃饭,吃完饭以后,我们在一起唠叨唠叨,我们还要好好过,不会比别人过得差。来,吃饭!”
  吃过饭以后,周韶光又回到前院,他想看看怎么收拾一下房屋和院墙。大儿子周旭日走过来说:“爸爸,我在家里是老大,我理应帮助您挑这副担子。我看出来了,大弟弟旻阳的心里还是很不痛快。家里的弟弟、妹妹还小,换一个这么坏的生活环境,谁的心里也不好受。我打算辞去城市里农科所的工作,到农村里还能发挥我的特长,我应该与家里的人同甘苦、共患难。”

  周韶光想了想说:“你还不能辞去你的工作, 我和你妈都没有了工资,在农村里劳动,最缺的就是钱。你一个月还有42元的工资,你起码生活上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省吃俭用,农村也没有多大的开销,但是,你在城市里面工作,还可以帮助我们一把。比如说修理一下房屋,就需要一些水泥,你在城市里就容易解决,在农村就没有办法。还是留在农科所吧!星期日回来看看,骑上自行车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吧?给我们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日期:2012-02-12 15:20:23
  周旭日低着头说:“那好吧!爸爸得咬住牙,我们不会一辈子见不到天日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万岁,等一等,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周韶光说:“记住回去工作的时候,什么话也不要说,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低着头工作,夹着尾巴做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会有办法的。我们全家一起渡过难关。”
  女儿周朝美从屋子里跑了出来说:“爸爸,妈妈让你们回去哪!”“嗯!这就回去。”周韶光答应着,与大儿子走进堂房,看见奶奶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妻子与女儿和小儿子在一起,二儿子周旻阳远远的坐在墙角,低着头心事重重。
  周韶光知道二儿子到现在也没有接受现实,从城市到农村,从天堂到地狱,这在中国是一个天大的落差。

  一个农村户口,就把农民挡在了贫困的地带,永世不得翻身。一辈子做一个农民,就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得不到人们的尊敬,中国人把农民称呼为“地老大”。农村户口就已经代表了中国最贫穷的阶层。
  周韶光对着二儿子喊道:“旻阳,抬起头来!到农村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地主不是人吗?活得要有尊严,在农民里,地主是最有能力的,就是现在我们也不会比别人活得差。但是,必须要振作起来,你这样是不行的。过来,坐在我旁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