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岭——这是一个有四十余户农民的村庄,坐落在野猪沟群山的半坡山脚下。山的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山中的溪水从七沟八岭里流出,把山下的绿毯分割成大小不同的水稻田,这里从古至今就是鱼米之乡。可是,“农业学大寨”破坏了这里的生态平衡,盲目的开山种地,扩种玉米,水稻的良种遗传已经变异,亩产从建国前的200斤,下降到100多斤,而且,失去了野猪岭大米的香气。
周家曾经是野猪岭村庄的大户,周家的祖宗是这一带有名的中医世家,而且是当地的大地主,拥有良田1000多亩。在野猪岭的南桥镇开着多家商铺和药房,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士绅。
家祖居住的大屋,就坐落于两山余脉形成的天然屏障之间,前面伸展开一片不小的开阔地。土地改革的时候,周家被扫地出门,分了周家全部的浮财。周韶光的爷爷,祖太爷在土改的时候被镇压了,奶奶被吓死了。
随后将他爸爸周太白逮捕入狱,三年以后周太白刑满释放,没收了周家全部的房产,村里在村庄最东面的山坡上,给了他一块地皮。当时,周韶光开着私人诊所,帮助他爸爸劈山修路,盖起了五间房的一处大院,总算有了安身之处。
周韶光的妈妈是二姨婆,他的母亲在爸爸坐牢狱的时候,就病故了。这些年一直是二妈在照顾着他爸爸,在一个月以前,因为村支书入伍回家探亲的大儿子,发现他爸爸周太白在山上放火烧林,破坏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在搏斗中把周韶光的爸爸周太白打死了。
周家的府邸不在村庄里,在山坡下面,周家的大院夹在两座山地之间,建立在一块较开阔的平地上。野猪岭的山溪从下面缓缓流过,大山像个巨人一样俯视着,远古的地貌残留着历史的印迹,被风化的岩石裸露着,随时都有掉落的可能。
野猪岭的村庄在山坡的下面,那一片片是连绵不断的绿色梯田。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横亘着雾一样阴阴的群山,像一座天然的屏障。
周家府邸是坐北朝南依山而构建,房屋后面是倚为屏障的矮山上遍布了青竹茂林。正面看去,周府并排两个府们,系一式两幢的大宅院,皆飞檐翘角,颇见气势。一幢为周太白的父亲所建,当属二百年以上的老宅。右边紧紧依傍而建的一幢为周太白亲自所修。
周府在解放后,成为了小学校,在大院的前面,是一块大约有五亩地大小的宽大平整的场地。现在是学校的操场。场地两侧曾经竖有周韶光的爷爷中进士的旗杆,还有他父亲周太白中举的旗杆,至今仍然竖立在那里,是用麻石砌成的二个旗杆墩。旗杆墩高约一米,居中有插杆圆孔。天长日久,圆孔已为泥土填塞,青藤野蔓爬满了石墩。
日期:2012-02-11 20:13:37
仔细地观看,还能依稀所见石墩上“光绪主政”四个行书体,大字还是赫然夺目。其左下角依稀可辨光绪年号字样,只是文字已部分模糊漫灭。现在这里早已不见人来人往,风云际会。但后人完全可以看 的出来,当年周氏一家在此诗礼传家、忠厚淳扬的盛况。
周太白的前院大厅,是周家坐堂行医的地方。每天的患者如毛,甚至还有远在百里之外的求医者络绎不绝。
周家屋宇,完全是高大高起的柏木廊柱。或横或竖,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气宇轩昂。屋宇的规模,遵循江南民间传统建筑风格,皆分上下两重。中间由一鹅卵石铺砌的天井相衔接。前后重叠布局基本一致,均设有偏房、正房、侧室。偏房幽静昏暗,正房宽敞明亮,侧室则短小与过道相连,此外还辟有特殊之用的暗室。两幢大宅院,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足见当时工匠建筑技艺之高。整个周家府邸有大大小小近三十间房,显出当年周氏祖上人丁之昌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周家的两院府邸改变成为“野猪岭小学校”和“野猪岭中学”,方圆二十里农村的孩子,都到这里来上学。
周韶光在山坡的村东头给他父亲周太白,盖起了一处大院,那时候,周韶光还开着自己的医院,所以,有能力盖房子。这块山坡地,因为这是一块即不能种庄稼,又不能种树的山坡地。周韶光为了家里的人,进进出出方便,又修了一条30公尺长的土路,便于家里人爬坡时候的安全。
在挨着周家又有一家残废转业军人陈大牛盖起了一处院子,接着村支书王进财挨着陈大牛也盖起了一处院子,这样,在这半山腰上就
但是,周韶光又逐渐在房后面,整理出一块200 多平方米的坡地,挑进了一些泥土,留给老父亲种一些蔬菜和草药。周太白在前院和后院里栽了一些果树,有苹果树、樱桃树、石榴树。
周韶光的大儿子周旭日学习的专业又是农林,在农科所工作,所以周太白的苹果每年接得又大又多,一颗树的产量比生产队的多一倍,而且,口感十分甜蜜。那两家由于是世世代代的农民,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开发荒草野坡,所以,房子的后面杂草丛生,破烂不堪。
民兵队长看见进了村庄以后,又向东面的荒山野岭走去,便拦住周韶光说:“先去村里打个招呼吧!你们回来村支书得知道,我们得公事公办啊!”
周旭日接过去说:“我们家跟村支书王进财是邻居,路过王支书家,进去跟他说说就行了!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不会让你们为难的。”
“是吗?那好!只要把你们交给村支书,我们就完成任务了。真是他妈的苦差事,我们饿的前胸贴了后脊梁了。”民兵队长挥挥手说:“快走吧,这他妈的打个来回有100里地吧?”一个民兵说:“也不派个汽车送一送,这不是累傻小子嘛?”旁边的民兵拍拍他的肩膀说:“医院有汽车吗?连个急救车都没有,你他妈的是做梦娶媳妇吧?”
日期:2012-02-12 07:47:32
周韶光斜着眼睛看了他们一眼,推着自行车在前面带路,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上了一个斜坡,看见了村支书家里的院门。
这是一个农家典型的大院,四周围的围墙是山里树木的栅栏围起的,能看见院子里栽种着一些蔬菜,几只鸡在院子里不慌不忙的啄食。门上也没有什么装饰,似乎出门也没有必要锁门,因为只是门的里面有一个木制的插肖,只有黑夜才会使用。
天气热的房瓦也干翘了,院子里的菜叶也是垂头丧气的。周韶光把手里的自行车让给二儿子,跟着四个基干民兵走进了村支书的大院。
村支书王进财看见院子里进来四个扛枪的民兵,后面跟着地主分子周韶光,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在半个月以前,市附属医院的造反派就到村子里联系过,要落实党的政策,将五类分子遣返回农村,进行劳动改造。村支书王进财也不敢违抗,只好同意了。
王进财的小闺女王晓菊看见院子里进来了人,就跑出去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事啊?”王进财急忙走出去站在门口,老伴也跟了出去。民兵队长走上前去说:“您是王书记吧?我们是附属医院的,把地主分子周韶光押解回乡劳动改造,得向村子里打个招呼,我们就算完成任务了,那就交给王书记了”
王进财看见大院门口周家的一家人,是大包小包的拖挂在身上。又看见周韶光尴尬的站在大院里。就说:“老周哇!你是一个地主分子,回村以后一定要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不讲情面的,亲不亲,阶级分,明天全村就个批判大会,斗争村子里的地主富农。你也参加,你听见了吗?”周韶光点点头。“那你回去吧!”
周韶光的妈妈,迈着一双三寸金莲,出来迎接一家人。
旁边院子里的陈大牛,他有一个儿子和两个闺女,还带着小外孙子,也站在院子里观看周家一家人。小外孙子问:“姥爷,他们是谁呀?怎么这么多的人?他们在干什么呢?”陈大牛对大闺女说:“去把牛蛋抱回去,我嘱咐过你的事,千万不要随便说出去。今后你给我离周家远远的,听见了没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