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17节作者:
晓柏2012 有一天,我看到《巴中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招工广告。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的招聘,我看了一下,办公室主任和编辑两个职业适合我。分配到公司的还有一个同学,在当车间主任,我跟他商量说,这里咱真的没办法维持基本生活了,请一天假去应聘试试吧,不要国有企业这个身份了。我们一拍即合。招聘词写得很诱人,大意是:只要你有能力,就一定会给你一个发展的舞台。我一直觉得自己找不到舞台呢,难道天下真的还有一个靠能力吃饭的地方吗?
我最想应聘的是编辑的职位。但这个职位有三个要求,一是大专以上文化,二是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章,三是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这三个要求,我一条都不符合,但我感觉自己能行。
招聘在巴中市的一个宾馆的大堂里进行。我去以后,填好表,交给一个人。我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复印件递给他,他看了看。问我,你为什么想应聘呢?我说,我想找一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他又问,你的工资期望是多少呢?我说,够吃够住就行。他说,那么一点,你为什么要外出打工呢?我说,我很有自信,相信我给公司创造了价值以后,公司自然会看到,会给我提工资。随后,他又问了一些我写作方面的的问题,以及有哪些志愿,我说既可以当编辑,又可以当办公室主任。大约聊了十多分钟,然后又和另一名干部谈了几分钟,我被安排到一边等待通知。那次主要是招聘中层以上干部,我注意到自己是当时面试过关最快的一个。
后来我们过关的人都领到了一张面试体检通知单。上面也标准了工资级别。但面试官要求我们工资保密,以防引起大家的心理不平衡。别人都急着告诉我工资是多少,我没有告诉他们,因为我想还是要遵守纪律,我含糊地说,大家原来差不多啊。听他们说后我才知道,我是那一路中,工资最高的一个。大约1200元左右一个月,那将近是我原来工资的四倍之多。
我被分配到哪里,在这一家新公司的命运如何呢?欢迎阅读下一节。
日期:2012-2-23 19:28:00
(二)初到上海
到成都体检以后,我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位于宝山区的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见习(办公室主任的培养期)。虽然不是当编辑,但有个去处,我也满足了。
我是一个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苦孩子,这次居然要去上海工作了,我做梦也没有想过啊。我二十几年来,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四川达县了。一下子就到上海这个全国最前沿的城市工作,并且是当管理干部,我非常高兴。
上海在我的记忆里,那不过一个遥远的梦。记得初中时一次获奖,奖品是一个硬纸皮的文件夹,封面就是一张上海的图片。看到上面的图片我觉得很新奇,今天,我居然有机会到那里工作了,怎么能不激动呢?那是2001年的2月6日,大年刚过,我们一批新招聘的干部,正乘成都至上海的火车一路飞奔。因为没有出过远门,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那样的新鲜。
几番周折,我和一个新员工一起到了宝山的分公司。
到岗的第二天早上,办公室主任把我叫过去,告诉我说,总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打电话找你,你回个电话吧。我想,我刚来这里,怎么会有这么高级别的领导找我呢?办公室主任帮我拨通了电话,对方是一个女干部的声音,她告诉我,总部决定把我调往集团报编辑部工作。
按办公室主任给我的地址,我找到位于浦东陆家嘴附近的一个写字楼,那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平凡的地方,总部租用了其中的三楼。我根本想不到,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地方办公。
按照要求,我去找那位副部长。我推开人力资源部的门,大家正爬在桌子上睡午觉。其中一个人抬起头来,看到我,说,你来啦?我说是的。我注意到这个人就是我的面试官。他说这会儿大家在休息,你在客厅稍坐一下,上班时就给你办交接手续。
我被安排在编辑部工作。我很好奇那么多应聘人员,这位面试官怎么会记得我,他是谁呢?我问主编,主编告诉我,他是我们集团的第三把手,人力资源部部长——原来,我遇到贵人了!感谢上苍的帮助。
新到公司,我又遇到什么艰苦考验呢,敬请关注下一节。
日期:2012-2-24 16:45:00
(三)艰苦考验
当天晚上,我被安排在宿舍楼三楼的一个房间。房间里共住了三个人。一进去,是一个姓田的同事接待我。我和他聊了起来,原来他是董事长的老乡,在集团工作很多年了。他说,集团跟董事长一起打拼多年的老员工很多。另一个人姓廖,听说他以前当过总经理,目前在投资部工作。
我当时感到很奇怪,一个是董事长的老乡,一个是总经理级别的人,居然和我住一间房?这事给我莫大的震慑。在我们国有企业里,等级制度非常明显,总经理没有重大事情,不会和你讲话。人与人之间的贫富,会在无形之中划分出若干阶层。好像突然之间,这些高低贫富的等级,一下子消失了。我心里暗暗觉得,这好像真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那种山里人的陌生、自卑和恐惧感放松了许多。
田老师教我如何用天燃气烧饭,洗澡,如何开门、关门等。这些在城里人看来不值一提的东西,对于我而言,都是如此新鲜。
我从田老师那里大致地了解到,东方希望是一个讲究诚信、正气、正义的地方,基本上都靠自己的能力来发展。董事长从来不鼓励大家搞歪门邪道,通过大家的努力,一步步从四川走向全国。曾经被胡布斯杂志评为“中国首富”。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不搞歪门邪道也可以把企业做这么大,不是无商不奸吗?我原以为所有企业都是通过伤害别人的方式来累积财富的。
到作者写稿时为止,东方希望集团一直排名在胡布斯杂志“中国首富”排行榜的前十名,有时是第一名。但董事长似乎不太喜欢“首富”这个称呼,我们宣传时,一般说成“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因为他个人生活不但不“富”,反而有些清贫。他非常务实、低调,虽然集团二十几年来一直排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前列,但公司和董事长的名字,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后面我准备专门拿一篇文章写他。
我上班几天后,行政部通知说,我们要另租宿舍了,需要抽调一位员工去新宿舍监管装修施工。主编看了看我,说,他比较年轻,让他去适应一下吧。就这样,我就成了临时工程监管员。与我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位办公室主任,这位主任告诉我,监管要注意几件事,一是东西绝不能被施工方偷;二是每一个水管等细节要留心,不能有隐患工程;三是铺的每一块地砖下面的沙都要填实,厚度要够,检查方法就是拿个小锤子把每一块地砖轻轻地敲,响声异常的要返工。
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工作,对于我而言成了莫大的压力。我每天从早上六点就到工地,因为要给施工方开门。晚上九点对方结束以后才离开。因为怕他们做了隐性的垃圾工程,我一直不停地在几个施工点之间奔跑。买的东西,和安装到房屋上的东西,还会一一清点数量。为了防止施工方偷走磁砖,我发明了一种方法,即通过每个房间的面积能算出用多少张,总数是多少。或许施工方根本没有那么坏,但我们的防守却很严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