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20节作者:
晓柏2012 在公司的内部,一直就存在着企业文化与世俗文化的抗争。尽管积极心态和积极思维对个人和公司都有益,但社会的世俗文化的力量还是很强大。比如抱怨公司总是显得很“舒服”;去“同情”他人,骂公司的不对总是显得很“仁义”;找借口总是可以成为对抗上司的理由等等。
后来听金星老师说,有一个神奇的东西叫“成功学”,能系统地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他说,人的大脑就如一个电脑,它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和运作方式,就如给电脑安装了高版本的软件。而那些消极的思维,则如病毒一般,容易损伤我们的意志和智慧。上海有一个做成功学非常知名的人物,叫易发久。他写了一本,叫《成功一定有方法》,他有一个招牌课,叫“领袖的风彩”。金星老师了解这个人,也知道他的课。他准备把这个课程推荐给总部几位部长。部长们都很聪明,聪明的背后或许就是固执和过度“自信”。他们内心并不相信,一天的课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但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听了,听说费用是人均1000元一天,那可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啊。
部长们听课回来后,召开分享会。他们说得神情并茂,深有感触。很显然,那个课程让他们受到了震撼。原来这个世界上,真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可以快速地改变一个人的观念。部长们都说好,我们当然也不会排斥了,又是公司出钱,那么贵的课程,不听白不听嘛。有一天,我们总部一百名左右员工,全部到淀山湖,参加“领袖的风彩”培训。实在地讲,我们受到的影响也很大,这钱花得值。或许网友会问,他都讲了些什么啊,没有到现场,是很难体会那种感受的,就如你亲自参加考试与看别人考试的区别。没接触过成功学的,建议搜易发久的录音《决定你一生成就的21个信念》mp3来听一听,会有帮助。
后来,这些课程,影响到我们集团的管理。虽然董事长一直也提倡积极思维,让我们有健康的观念,但是像这样系统地来个观念大梳理,这是第一次。再后来,我们集团成立了“干部专科学校”,汇积各种积极思维培训和创新思维培训的方法,对干部们进行培训。
在集团的几年里,我免费接受了许多“明星培训师”的培训,像陈安之,易发久,林伟贤,尚致胜等等老师的培训。至于看录像和听录音就数不清了,好像在中国有点名气的人,几乎都听了一遍。这些培训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幻想冲动型,三天激动,三个月不动,这种的要小心,说白了其实是一个催眠。还有一种,属于实战型,比如余世维,易发久等等老师的培训,能实实在在地运用在工作中。
这么多培训,让我现在一下就能想起来的,就是不说“不可能”。“不可能”这三个字,真的在集团里消失了。遇到任何事,大家马上想到的是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如果你决定要做好一件事,这件事基本上都会成功。我们很多子公司都有这样的标语:“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我们公司,没办好事情,给上司讲“理由”是很羞耻的事,不如直接承认自己没有干好,继续努力。在我们公司,给上司汇报也有规矩:见面直接讲办好了还是没有办好。如果上司有时间,可以简单讲一下有什么情况。至于其他经历的细节,除非上司问起,一律不必讲。
这种积极思维为主导的企业文化的长期坚持,让我们公司的业绩,八年内约增长十倍。要知道八年前(2001年)能被福布斯排在第一位的,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敬请关注下一节《我成了主编的上司》。
日期:2012-3-1 16:55:00
(七)我成了主编的上司
在公司的故事,我本来准备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但这样有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真人真事,一些事件势必会涉及到一些人。为了不伤及他们,思考再三,我决定将在公司成长部分的详细内容不再详写,只写一个大致。然后跳过,只写一些给自己有感悟的事件。
我自己工作很努力,加之公司领导对人才的爱护,我后来被调至董事长办公室秘书处工作,协助主任管理秘书处日常事务及编辑部的工作,我的职权到了主编之上。后来因为某个原因,一个部门的部长调离,我协助主任管理那个部门(相当于未任命的代理部长)。再后来,因某个原因,我不再负责该部门的工作。之后,原主编离职,我申请回到编辑部工作,任主编。
再次回到编辑部后,我一共工作了三年,后来因为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和一般人带着怨恨离职不一样,我离职的心情非常复杂,甚至是带着感恩之心离开的。在公司的大起大落,一般人看来会有很多的不服气,甚至我当时也不那么理解。但是,退一步讲,公司对我培养所花的心血,以及所寄予的厚望和信任,都值得我去感谢,我没有觉得公司欠我什么。所以,我离职的时候,自己下了一个决定,永远不为东方希望的对手去工作。事实上,还真有一些对手的公司知道我离职的信息后,好意相邀,我没有去,真诚地感谢他们的信任。
经过几起几落,我彻底也看明白了,职务这个东西,的确是一个虚名,领导给你,你就有。如果需要你下来,就没有了。但人生活在那样圈子里,职务的变化心里总会有一些阴影,很难真正地淡定。如今想起来,有机会认真工作就够了,职务真的不重要,奔着名利跑,人会迷失掉。可是,这些有几人能真看明白呢?
日期:2012-3-1 16:56:00
(七)我成了主编的上司
在公司的故事,我本来准备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但这样有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真人真事,一些事件势必会涉及到一些人。为了不伤及他们,思考再三,我决定将在公司成长部分的详细内容不再详写,只写一个大致。然后跳过,只写一些给自己有感悟的事件。
我自己工作很努力,加之公司领导对人才的爱护,我后来被调至董事长办公室秘书处工作,协助主任管理秘书处日常事务及编辑部的工作,我的职权到了主编之上。后来因为某个原因,一个部门的部长调离,我协助主任管理那个部门(相当于未任命的代理部长)。再后来,因某个原因,我不再负责该部门的工作。之后,原主编离职,我申请回到编辑部工作,任主编。
再次回到编辑部后,我一共工作了三年,后来因为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和一般人带着怨恨离职不一样,我离职的心情非常复杂,甚至是带着感恩之心离开的。在公司的大起大落,一般人看来会有很多的不服气,甚至我当时也不那么理解。但是,退一步讲,公司对我培养所花的心血,以及所寄予的厚望和信任,都值得我去感谢,我没有觉得公司欠我什么。所以,我离职的时候,自己下了一个决定,永远不为东方希望的对手去工作。事实上,还真有一些对手的公司知道我离职的信息后,好意相邀,我没有去,真诚地感谢他们的信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