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19节作者:
晓柏2012 我反观了一下自己,虽然这个问题在我身上并不严重,但我身上有另一个影子,就是觉得这样的工作机会来之不易,希望拼命工作,努力地回报公司给予的这个机会,这样的心理其实会增加我内心的压力,把自己绷得更紧,过得会比较“辛苦”。
因为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讲课,所以一下就记住了。我当时听得并不是非常认真,心里想,反正每周一晚上都会来讲,这一次认不认真没有关系。但在后来的七年多时间里,我再也没有听到金星老师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在大会上剖析得那样深刻——很多宝贵的东西,只会呈现一次,我们却往往以为它一直在那儿。
并不是他不愿意讲了,因为总部员工的素质都普遍很高,如果反复讲重复的东西,有些人会“不卖帐”,会在会后抱怨,说是在给自己“反复洗脑”。尽管总部的文化氛围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消极抱怨的事,也偶尔有发生。尽管金星常常讲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包括可以找上司一起来讨论解决方案,但不要在背后抱怨,因为那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又容易同化一些弱势思维的同事,于公于私都没有益处。
有一天,我正在上班,金星老师走来,让我出去,有话要给我讲。我感到有些意外,这么高级的一个干部,对我这样一个新员工是啥好讲的呢?他给我说,你在这里习惯了吗?作为一名新员工,感受如何?大家都对你谈了些什么呢?你是如何感觉的?可能是他看到我是一名新员工,怕不太适应这里的环境。同时公司的文化,与社会上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他是想了解在我身上有没有这种文化的冲突。他还想知道,团队里会不会有消极抱怨的人,会不会影响我的情绪。
我一一给他作了汇报。我是一个不爱打小报告的人,我的确也发现了团队里有消极的语言出现,但是我看到大家工作都非常地敬业,并不是真的想往坏弄。所以我回答得很含糊,意思是我会努力地工作,对公司很感恩,一切的言语都不会影响我的工作,有没有消极的言语,我并没有直接回答。看得出金星老师的苦心,他是怕我受到消极思想的传染,希望我更多地生活和工作在健康与快乐之中。
我感觉到他非常地亲切,没有功利心,像自己的父母,非常耐心地教我要如何努力,如何放松不要害怕,如何做一个自信而勇敢的人。我感到自己有很大的福报,在这样的地方,遇到了一位对自己这么关心的老师。觉得不认真工作,就会愧对一切。
很多年以后,金星老师回忆我刚来的时候,笑着说,你看你现在精神很好,都两眼放光了。刚来的时候可是傻傻的呢,好象都反应不过来的样子。
我就在这一个崭新的环境里,开始了“破茧成蝶”式的蜕变。
日期:2012-2-27 17:26:00
(五)平地惊雷
我庆幸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遇到与自己的志趣如此相投的公司。我也曾经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找到用武之地。在新的环境里,我使尽浑身数解希望快速进步,但毕竟基础太差了,很多时候力不从心,希望急速回报公司的愿望,短时间内也显得力不从心。
好景不长,有一天,一件小事打破了我的平静。
有一天,金星老师来到编辑部,问主编,这里的员工都会电脑吗?主编说,都会,新来的这位同事还不熟悉,培训一下就好了。金星老师说,喔,那以后招新员工要注意,电脑不熟悉的,最好到子公司熟练一下比较好。
金星老师一走,主编就给我说,你都看到了,快抓紧熟悉电脑吧。
话很轻,我的压力却非常大。我到上海刚刚站稳脚跟,举目无亲,身无余钱,万一又要我调动,对我而言非常麻烦。望了望窗外拔地而起的高楼,我感到陌生而孤单。虽然这里的人给我第一感觉都不错,但毕竟刚来还不了解,会不会是一些“笑面虎”呢?我像一只饱受风雨的小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温暖的巢穴,却突然遇到几声惊雷……
那几天下班,我一路都查找哪里有学电脑的培训班。那个月工资下发后,我用全部的一千多元工资报了电脑培训班,从头开始学习。那时是2001年,我在四川老家需要打字,都有打字员负责的。我原来公司用的是四通打字机,南江城的打字店用的是DOC系统,我们编辑部用的是WIN98系统,我完全看不懂。我后来开玩笑说,我真不明白电脑和电视有啥区别,开机关机都不会,这话一点不夸张。
我学习很认真,一个月结束时,基本都会了编辑所需的电脑全部技能。后来我对电脑技术穷追不舍,成了总部的“电脑高手”,还专门给大家办讲座呢。可能有人会问,你当时不会电脑,怎么当编辑啊。我们当时都是收来稿信件,在稿件上面修改,最后统一寄给印刷厂,在印刷厂里排版。每篇稿件都要数好数字。字实在写得太难看清的,我们会重抄一遍。排版我们是用划版纸画好以后传过去。
学好电脑以后,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主编教我很耐心,毕竟我以前没有编辑基础,只有写作的功底。编辑与写作,不完全是一回事。为了当好一个编辑,我跑到上海书城去买了一堆排版与编辑的书,努力地学习。用后来同事们的形容,我就像一块掉进大海里的海绵,努力地吸收着每一份氧份。董事长说过,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专门研究两年,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编辑。
后来我们编辑部又来过两个新同事,都因为一些原因调走了。各部门之间,也不时有人员在调动,我能不能在这里呆得稍稳当一些呢,我不知道。但直觉告诉我,真正努力的人,敬业的人,集团还是非常珍惜。
读者可能会问,那个金星老师后来是否追问过我学会电脑没有呢?后来他没有再追问我了,因为他在我们集团报上有一个专栏,还是常来看我们。他对我们打字速度有一些要求,他说当编辑要注意训练打字,太慢的话容易影响到工作,这些都是一些很实际的要求。
我后来注意到,他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主要表现在修改他的文章方面。主编告诉我,你别看金星是个高管,他的文章你只要觉得不妥,可以随便改,再给他审一下即可。他绝对不会因为你改动了他的东西不高兴,他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大度。
日期:2012-2-28 20:09:00
(六)成功一定有方法
因为本连载主要写自己的修行成长经历,所以只写了大的心路历程,在公司详细的成长过程略去了,希读者朋友谅解。要记录详细过程,估计得写一本书了。也有朋友说,写修行就写修行,为啥把在公司的事也写上啊。在我看来,这些经历,它对我的人生有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着我后来的修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