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4节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虽然众多词家都认为《生查子》始于韩偓,但任二北在《教坊记笺订》云:“《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韵之声诗。今传辞虽以韩握之作为早,但中唐间韦应物已有其调。东坡词《生查子》‘三度别君来’一首,并以诗体见于东坡续集中,自注:‘效韦苏州’是其证。”可惜现今的《全唐诗》,并没有发现韦应物的《生查子》,大概已经丢失,所以词家都以韩偓词为正体。
宋·朱淑真《生查子》有“遥想楚云深” 句,故后人更名《楚云深》;
宋·韩淲《生查子》因词中有“烟蕊梅溪渡”,故名《梅溪渡》;
宋·贺铸《生查子·西津海鹘舟》有“挥金陌上郎,化石山头妇”句,故名《陌上郎》。贺铸“挥金陌上郎”句用的是《秋胡行》的典故。据刘向《烈女传》载:鲁秋胡娶妻的第五日就离家到陈地为官,五年后才回来。回家途中,见路旁有美妇人采桑,甚悦,便下车对那美妇人说道:‘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那妇人回答道:‘采桑力作,纺绩织紝,以供衣食,奉二亲,吾不愿金。’秋胡归至家,把金奉给了母亲,让人唤妻子回来,妻至,原来就是那采桑的美妇人。妇人知道秋胡行径有污,离家往东而去,自投于河而死。”这里的“陌上郎”是指秋胡,贺铸以其比喻对爱情不忠的丈夫。
还有很多别名,就不一一列举了。
虽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较为脍炙人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也有人说是朱淑真所作),但我却更喜欢五代·牛希济的那首。《绿罗裙》一名便源于此词。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日期:2010-10-17 09:28:24
10、何满子
又名《河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张祜那首传唱千古的宫词《河满子》,写尽了宫女的哀怨,诉尽凄楚,赢得了无数人同情忧伤的泪。
据白居易介绍:“河”本作“何”,何满子系人名。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沧州籍的高音歌唱家叫何满子,因违法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向唐玄宗进献了一曲《河满子》来赎罪,但唐玄宗这个精通音律的君王竟然没有被打动,照样判处了斩刑。于是白居易感慨万千,写下了“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迭,从头便是断肠声。”的著名诗句。后来就以此人姓名作词调名。
【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
和白居易同时期的元稹对此事也做了一首《何满子歌》记载:天宝年间,来自遥远西域的何满子,在大唐深宫的梨园中生活了20年,她勤学苦练,逐渐成了梨园中顶级流行歌手,且色艺双全。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当时的最高领导,被判处了死刑。临刑,监斩官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别无他求,只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监斩官答应了她。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而出,催人肝肠寸断,直令天昏地暗。歌罢,圣旨也到。原来,当歌女那声振林月的悲歌起时,随同监斩的宫中太监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便策马扬鞭去奏告唐皇。精通音律的唐明皇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此后《何满子》成了悲歌的代名词。
元稹写下了著名的《何满子歌》:
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
元稹与白居易交好,但记载此事略有差异,却不知道为何。不过我到更偏向何满子并未被斩,毕竟依着唐玄宗的心性,赦免的可能性较大。
《乐府杂录》还有关于此事的后续进展:安史之乱后,一天,灵武刺史李灵曜大摆宴席,客人中有一位姓骆的,唱《何满子》,大家一片叫好有一个姓白的秀才说:我家里有一个歌妓也会唱这首歌,只是音调不同。大家便要白秀才把歌妓请来。谁知这位歌妓“发声清越,非常音。”姓骆的歌手突然说:你不就是宫中胡二子吗?歌妓端详了老半天,说:你是梨园骆供奉啊!相互拥抱,哭成一团,相对泣下。原来他们俩都是唐玄宗时宫中的梨园弟子,并且还是老相好。据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考证:《何满子》这个词牌名创自开元、天宝年间,且是宫中流传出来的。
【《乐府杂录》:“灵武刺史李灵曜置酒,坐客姓骆,唱《何满子》,皆称妙绝。白秀才者曰:‘家有声妓歌此曲,音调不同。’召至令砍;发声清越,非常音。骆遽问曰:‘莫非宫中胡二子否?’妓熟视曰:‘君岂梨园骆供奉耶?’相对泣下。皆明皇时人也。”】
何满子的故事堪为经典,令人感慨万千。而其后的另一个故事却真真让《何满子》成断肠之作的代言。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孟才人,因为擅长笙歌而受到了唐武帝的宠幸。武帝病重的时候看着她说:“我就快不行了,你有什么打算呢?”孟才人指着装笙的锦囊说:“就让我用它来自缢吧。”武帝哀伤不已。才人说:“让我来为皇上演唱一曲,以排解您的忧思。”于是她唱了一曲《何满子》,然后气绝倒下。太医检查过说:“她的脉搏尚有余温,但是肝肠已经断碎了。”
有人说以死相随并不一定是她的本意,先皇已去,余下的岁月也只是空等头白,不活也罢。我却不想这样去评断,我宁愿相信她是真的爱着武帝,完全纯粹的情感,才会有这样凄美婉转的绝唱去成就《何满子》千古不衰的经典。
王灼《碧鸡漫志》说《何满子》是属于唐教坊曲,创立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宫廷。《卢氏杂说》又说:唐文宗命宫人沈翘翘,舞河满子词。所以又属舞曲。
五代、两宋据此将《何满子》作为词牌名。已没有了唐代的凄凉和悲怆,多了一些风花雪月。
何满子
<五代·毛文锡>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
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日期:2010-10-17 10:06:01
11、声声慢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云:“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语辄尽。”】
这个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名《胜胜慢》,是为他的家妓荣奴离去所作。
宋代,在太祖皇帝“歌儿舞女以终天年”的优惠政策下,朝廷鼓励大臣蓄养家妓。但买入不是一次买断,而有一定的年限。大多雇用婢女约定个三五年,最高年限为十年。那些玲珑聪慧的女孩子,如果跟主人建立了超出寻常的感情和关系,也有可能被收为妾,但并不容易,必须要征得女孩家人的同意,并不能强娶。一般士大夫家庭期满后多送婢女还乡,让其婚嫁。
晁补之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妓,名叫荣奴,许是对这荣奴看来是动了一些真心,为她的离去专门做了两首词:一首《点绛唇》:“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歧誓。”写得直白动情,颇为无奈。另一首便是《胜胜慢》: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
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
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
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