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30节

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唐代许多诗人都写过鹧鸪,虽然诗人们赋予的意义不尽相同,但他们给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如唐白居易《长洲苑》:“春入长洲草又生,鹧鸪飞起少人行。年深不辨娃宫处,夜夜苏台空月明。”唐顾况《湖中》:“青草湖边日色低,黄茅嶂里鹧鸪啼。丈夫飘荡今如此,一曲长歌楚水西。”唐皇甫松《竹枝》:“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唐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白居易的意象是旅人;顾况的意象是家况;皇甫松的意象是恋人;李白的意象是抒发了当时昔盛今衰的感慨。

  鹧鸪与杜鹃、鸳鸯、鸿雁、燕子等一样,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禽鸟意象,但鹧鸪被诗人寓于的内涵却比杜鹃、鸳鸯、鸿雁、燕子等更加丰富。在唐以后的送别诗中,人们常常用鹧鸪渲染和烘托离愁别绪。如唐代张籍的《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蓣茫茫鹧鸪飞。”末句写茫茫的白蓣遮住了远去的征帆,但远山传来鹧鸪的啼鸣声深深地衬托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怅惘,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鹧鸪喜欢雌雄对啼,所以诗人笔下的鹧鸪也象征爱情。如:“鹧鸪相逐飞”(顾复);“双双飞鹧鸪”(李殉);“双双金鹧鸪”(温庭筠)。鹧鸪叫声悲婉凄切,后也用“鹧鸪啼”、“闻鹧鸪”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无名氏《听唱鹧鸪》:“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云愁。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流。”清代尤侗的《闻鹧鸪》:“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在所有写鹧鸪的诗中,要数晚唐诗人郑谷写的《鹧鸪》诗最为出色了。郑谷《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郑谷这首诗,用描写哀怨凄切的鹧鸪声,抒发了作者背井离乡的乡愁旅思,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悲凄的鹧鸪声,触发了许多无奈的惆怅。诗中的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死后,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在水畔建黄陵庙纪念二妃。这一带过去常作为流放之地,屈原也是被流放在此地的。此情此景、此地此诗,游子征人无不感叹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郑谷也因此诗而被诗家誉为“郑鹧鸪”,《唐才子传》:“尝赋鹧鸪,警绝”,可见郑谷这首《鹧鸪》是如何传诵当时了。名气一旦大了,拜访的人也就自然多了。当时有个著名的诗僧叫齐己,有一天带着自己的诗稿来会郑谷。当郑谷读到他的一首名《早梅》诗时,见里写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于是对齐己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为佳。”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从此郑谷又多了一个雅号“一字师”。

  唐教坊曲有曲名叫《山鹧鸪》的,《山鹧鸪》又称《鹧鸪词》,这里说的《鹧鸪词》仅仅是曲调名,也就是我们说的“鹧鸪曲”。为“鹧鸪曲”而作的“歌词”叫“鹧鸪辞”,“鹧鸪辞”也作“鹧鸪词”或“山鹧鸪词”。
  《乐府诗集》有李益《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问君何以至,天子太平年。”和许浑《听歌鹧鸪辞》:“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岭头人未归。响转碧霄云驻影,曲终清漏月沈晖。山行水宿不知远,犹梦玉钗金缕衣。”显然在李益(748—829)时代(即盛唐时期)就有了鹧鸪的音乐―――《山鹧鸪》和为《山鹧鸪》而作的歌词《鹧鸪辞》了。

  《乐府诗集》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所以“鹧鸪词”这种乡土文化的诗歌,应该源于民间,后经唐代伶工整理或改编就成了同名教坊曲,也就有了后来的吹奏乐《鹧鸪曲》和与之相匹配的唱词《鹧鸪词》了。但作为词调的《鹧鸪天》应该是始于宋代宋祁,宋祁写成“鹧鸪词”后,取唐人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的“鹧鸪天”三字作为题目(原诗已经散佚,已无从考证了)。这个“鹧鸪天”仅仅是题目而已,后来众多仿效宋祁“鹧鸪词”的人也都取“鹧鸪天”为题目,最终使得“鹧鸪天”形成词调而流传下来。

  话说宋祁的《鹧鸪天》还牵扯到一段桃花运呢。
  据《词苑萃编》记载,宋祁作翰林学士时,某日,他路过京城内的繁台街时,正巧遇上了宫廷出来的车子。其中有一辆车内的宫女揭开车帘,娇声唤道:“小宋!”这一声娇唤,立刻让宋祁神魂颠倒,但却不敢就着她的声音回答;毕竟作为臣子,宫里那些即便是自己倾心的最美的女人,那也是他不敢非分觊觎的,但作为文人,他不由得对车中美人的那声娇呼又感到很是受用,不自禁的浮想联翩,于是回到家后就写了那首著名的《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由于他词名远播,很快这首词便传唱开了,一直传到了皇宫里。宋仁宗知道了,追问此事,是何人呼了这一声“小宋”,有宫女回禀道:“我以前侍侯御宴,见到宣召翰林学士,左右的人指点说那是小宋。后来在车中偶然见到,所以试了叫了他一声。”仁宗召来宋祁,故意提起此事。宋祁自然汗流浃背,连忙磕头直呼“罪臣该死”。谁知宋仁宗却笑着说:“蓬山并不远啊!”便将宫女赐给了他。

  看来宋祁这个“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的风流才子命不是一般的好啊。
  《鹧鸪天》形成词调后,不断发展,自然又衍生出许多别名。
  宋贺铸《鹧鸪天》:“闻你侬嗟我更嗟,春霜一夜扫秾华。永无清啭欺头管,赖有浓香著臂纱。侵海角,抵天涯。行云谁为不知家。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因下阙结句有“化出白莲千叶花”句,故名《千叶莲》
  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因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句,因名《半死桐 》
  吕渭老《圣求词》之《鹧鸪天》,名《思佳客》。
  宋韩淲《鹧鸪天》:“看了香梅看瑞香,月桥花槛更云窗。不知是有春多少,玉水灵山醉几场。闲蝶梦,褪蜂黄。尽温柔处尽端相。珠帘十里扬州路,赢得潘郎两鬓霜。”因上阙起句有“看了香梅看瑞香”句,故名《看瑞香》

  宋贺铸《鹧鸪天》:“豆蔻梢头莫漫夸,春风十里旧繁华。金缕玉蕊皆殊艳,别有倾城第一花。春雀舫,紫云车。暗期归路指烟霞。无端却似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上阙结句有“别有倾城第一花”句,故名《第一花》
  宋贺铸《鹧鸪天》:“烟禁荒荒雨湿云,近郊争出满城人。儿童藉草几成市,杯酒沾花不觉村。身又老,眼增明。回头一任是红尘。山中谁信无寒食,涧上何如且采苹。”因上阙起句有“烟禁荒荒雨湿云”句,故易名《禁烟》。
  宋贺铸《鹧鸪天》:“云弄轻阴谷雨乾,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飣露盘。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因上阙结句有“翦刻朝霞飣露盘”句,故名《剪朝霞》
  宋卢祖皋《鹧鸪天》因下阙结句有“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觥”句,故易名《醉梅花》。
  唐李益《山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因诗中有“锦翅鹧鸪飞”句,故后人取“锦鹧鸪”为《鹧鸪天》的别名。
  元王恽有词名《鹧鸪引》,按律即是《鹧鸪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