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52节

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岳飞(1103-1142)字鹏举,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汉族。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
  据传,岳飞母亲有娠昼寝,梦见一铁甲丈夫入曰:“汉冀德,当住此。”梦醒产下一子,这时不知哪里来的一只大鸟,像鹄,鸣叫着飞到屋上,所以给孩子取名 “飞”。大概岳飞的父亲由那只大鸟想到了大鹏鸟,所以给岳飞取字“鹏举”,希望他以后能大鹏展翅,一展宏图。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穷,是韩魏公韩琦家的佃户。生活上的清苦磨练了他坚韧的意志。金兵大举南侵,岳飞毅然从军。临走前夕,岳母拿出银针和墨汁在岳飞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飞刺字故事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高宗任用秦桧为相,主和派占据上风。高宗不顾岳飞等主战派大臣的反对,毅然和金国签订和约,愿意称臣纳贡,并派秦桧代表自己跪受金诏。对于如此的丧权辱国的行径,岳飞有苦难诉,遂写下一词《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脍炙人口的《满江红》较《小重山》早,所以虽感慨万千,却依旧激越昂扬,那时的岳飞对收复失地还是充满了希望。而这首小重山写于其后,时局早已糜烂不堪,败局早定,岳飞精忠报国的愿望已然破灭,只能悲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大概是岳飞悲壮一生的写照吧。几十年求索,岁月流逝,青丝化白发,英雄的壮志却难酬。他心心念念“还我和山”,奈何有人不领情。他再英勇也是双拳难敌四手,空有拳拳赤子心,只可惜满朝文武皆贪生怕死,软弱无能,更何况那个懦弱的皇帝只想着守着那一亩三分田,讴歌江左好风光,才不愿把被俘虏的皇帝接回朝。

  岳飞是个英雄,却不太识时务,所以他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李邴词,名《小冲山》;
  姜夔词,名《小重山令》;
  韩淲词,有“点染烟浓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日期:2010-11-16 18:08:15

  81、江城子
  分单调、双调两类。单调首见于唐韦庄。
  髻鬟狼藉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五代欧阳炯有继作: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姑苏台即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
  此词第六句较各家多一字,即开宋词衬字之法。因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江城子》,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双调始于宋苏轼,见《东坡乐府》。

  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却也不乏婉约之作,写给其亡妻王弗的悼亡词《江城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治平二年五月(1065)卒,年方27。
  1054年,当时十九岁的苏东坡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为夫妻,二人举案齐眉,鹣鲽情深。
  《东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听言”的故事,说东坡每有客来,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客人走了之后,王弗就凭自己女性特有的直觉为丈夫分析谈话的内容与谈话的人,据说苏轼往往是大受裨益。
  据说章惇未发迹的时候来拜访苏轼,走了之后,在帘后偷听的王弗就对丈夫说,这个章惇一定是个大奸大恶之人,不可不防。苏轼不以为然。后来这个章惇仕途得意之后果然是个极阴险的小人,苏轼、王安石都栽在他的手里,以至于苏轼这么豁达的性格都咬牙切齿地说就是做鬼也不愿再碰到章惇这个小人,并感慨说王弗的话总是很灵验。

  只可惜天妒红颜,治平二年五月(公元1065)王弗卒,年方27。所余一孤苏迈,年仅6岁。
  十年后的1075年(熙宁八年)正月,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贬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梦境里,妻子在窗下对镜描红妆,梦境外,孑然一身空余泪千行。老实说我其实不认为苏轼爱王弗,他们之间应该是属于相濡以沫的情。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会累积感情,却不一定会累积爱情。不过,这样也很好。
  晁补之改名《江神子》
  韦庄词又名《水晶帘》
  韩淲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名《村意远》
  苏轼另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苏轼不愧为文学巨擘,无论婉约还是豪放皆信手拈来。
  日期:2011-01-31 17:25:06

  太久没来了,久到楼主自己都不好意思出现了。。
  本来想说些什么解释下的,想想还是算了,一直等着的同学,楼主只能说句对不住了!
  更对不住的是,虽然今天出现了,但是下回啥时候出现楼主自己也不知道,毕竟过年了,杂事一堆。
  今天主要来吼一声楼主还活着,木有太监!
  ----------------------------------------------

  82、解语花
  清徐釚《词苑丛谈》云:调名取自唐天宝遗事,即唐明皇称杨贵妃语。
  五代刘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解语花”来源于此。此后,诗中就有了“解语花”这一意象。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唐·李涉>

  曾识云仙至小时,芙蓉头上绾青丝。
  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
  陵阳夜会使君筵,解语花枝出眼前。
  一从明月西沉海,不见嫦娥二十年。
  李涉,唐宪宗时人,授太子通事舍人,后被贬谪陕川参军。文宗时召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放南方。李涉大家或许不太了解,但在当时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其弟即为李渤,人称白鹿先生,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就是因其而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