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惊悚档案:特战五处》
第2节

作者: 杜博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灯光集中照射过来,只见慈禧面目狰狞地侧躺在一块樟木板上,身边一位兵士半趴着,双手抓着慈禧尸体的胳膊,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清的声音,在地上来回蠕动。
  “这是咋回事?”刘凤鸣不解地问。
  “开棺时被吓昏,醒来后就一直这样,看来脑子出事,中疯。”道士笑笑回答。
  “没出息的东西!”刘凤鸣恨恨地从嘴里挤出几个字,走上前来抬起高筒马靴,重重地向地上的兵士踢去。只听“扑”地一声响动,那半趴在地上蠕动着的兵士,猛地扑到慈接的尸体之上,随着那木头一样硬梆梆的尸骨翻动。

  忽然,一道深蓝色的光芒从慈禧的嘴里疾射而出,从西北角一直射到东南角的墙上,约三十步之外几个士兵的头发,皆被这亮光映照得一清二楚。这道蓝色光芒的突然喷射,惊得所有的人都打个激灵,向后连退数步。
  “是咋回事?!”刘凤鸣望着慈禧那张开的嘴和从嘴里射出的蓝光,极为恐惧与迷惑地问道。
  没人回答。
  过一会儿,有人悄悄走上前来,大瞪着眼睛冲慈禧张开的嘴巴望片刻。
  “圆鼓鼓的,像是一颗夜明珠!上面还有字!”有人率先大呼起来。

  “夜明珠?!”众人一听,纷纷围上来。只见一颗硕大的圆珠在慈禧口中若隐若现,烟烟生辉,珠子上满是密密的细碎文字。
  “我曾听说世上有一圆珠形的宝物,能生寒防暑。若让死者将此珠含在嘴里,可使尸体永不腐烂,千年鲜活如新,这大概就是世间流传的那个东西,实乃旷世之宝物啊!”刘凤鸣欣喜道。
  “这样好的东西怎能让老妖婆占用,弟兄们,给我将这个珠子抠出来。”他下着命令。
  “是!”众人答应着,一个矮个子士兵来到尸体的头前,蹲下身,伸出手指插入慈禧的嘴中。他本想这夜明珠会一抠即出,唾手可得,谁知这珠子似有灵性,像舍不得离开伴二十多年的主人一样,“滋”地声钻进慈禧的咽喉,矮个子费好大的力气,也未能抠将出来。
  这时,围观的众人急,刘凤鸣更急,他抬头瞪着腥红的眼睛,对身、边的卫兵说:“奶奶的,你去给我找把刺刀,我捅这个老妖婆,看她舍得不舍得!”
  一把明亮的刺刀很快递过来,刘少校握刀在手,将刀尖捅人慈禧的嘴中,然后分别向左、向右狠劲地切割。很快,慈禧嘴角两边被割开两道伸到脖根的大口子。
  当这一切做完之后,他又令身边的那位亲兵将慈禧尸体的上都抱起来,安放到一直躺在地下哼哼卿卿的显然是神经高度错乱的兵士背上。
  慈禧的身子半趴着,头低垂,脸朝侧下,刘凤鸣左手踩住慈禧的头发,右手猛力在她的脖颈处捶击几下,只听“咕碌”一声响动,那颗鸡蛋大的珠子滚动而出,蓝绿色的光唰地映亮每一个围观者的脸,地宫顿时明亮许多。
  刘凤鸣将那珠子在眼前仔细观看一下,珠子很大,中间有个孔,珠面上有很多却字符,根本不是汉字。
  他正看着,突然感到手臂像被一条狂蟒啮食般钻心疼痛,又清晰看到无数的黑白人影飞向空中乱舞,不由得眼角狂跳,臂上青黑的血线在静脉里向上突跃……
  “快扔掉它,刘长官!会没命的!那不是夜明珠。”道士开口。
  啪嗒一声,刘凤鸣把珠子摔在地上,疼痛仍然在继续,血线上的很快。
  地宫里,所有人都是惊诧莫名!

  道士掏出一块朱砂红布,小心地将那蓝幽幽的珠子包裹起来,说:“小道别无他求,只希望将这珠子带走,刘长官意下可否?”
  “这鬼物,快拿走!拿走!”望着遍地的珠宝,刘凤鸣活动着逐渐发麻的手腕:“就算你给我们引路的酬劳!”
  “多谢长官!小道走前奉劝你一句,赶快壮士断臂,否则性命不保!”道士说完飘然离去。
  “断臂?”刘凤鸣迷茫地望着他的背影,随后一片漆黑,打三个阴冷的寒战后,一个倒栽葱,摔在地宫里,黑线已游进他心脏的至深处……
  道士走出黑黢黢的东陵地宫后,扑通跪在地上,向一弯清月大笑:“苍天有眼,斗枢凌云夺,我终于得到啦!”
  月色如血照东陵……

  日期:2009-02-04 19:03:10
  第一章 杀机前夜
  一
  二零零八年的第一场雪后,傍晚时分的明孝陵,游客稀少。
  一男一女,在石阶上迅速游走着……
  明孝陵在南京东郊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葬于此陵。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
  咸丰三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男女二人步伐飘逸,转向西北。
  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像、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维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

  男女二人在神道上掠过……
  弯曲的神道自明代以来就众说纷纭,最流行的三种说法是,一,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的皇帝,做事随意,包括建自己的陵墓也别出心裁;二,朱元璋要让孙权给他的陵墓看大门,所以避开梅花山孙权墓,使神道变得弯弯曲曲;三,朱元璋尊重自然,顺应山水形势,设计出这座前无古人的陵寝布局. 
  夕阳的余辉,掩映在苍郁的钟山上,二人在山道上开始加速。
  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就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 
  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 
   从风水堪舆学上分析,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像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像”,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 
  二人翻过钟山侧后,在山后一块密林中停下来,女人将乱蓬蓬的树枝拨开。
  一个暗洞,出现……在周围树木的掩映下,张着黑暗的嘴巴,更加阴森诡异。 
  “相公,今天是最后一锹土.”女子莞尔一笑。
  “干活,娘子.”男的攥着洛阳铲先钻进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