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惊悚档案:特战五处》
第21节

作者: 杜博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雪寺的中心主殿达60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殿高三层,样式别致,独具风格。每层殿堂的空间很高,一般在5.5至6米之间,而且二、三层均在殿堂前建有低于大殿的宽敞阳台。从远处眺望,大殿五层楼,实际只有3层,这3层各属不同的建筑风格,大殿的建筑吸取西藏、内地、印度的构造风格,底层采用藏式建筑形式,中层采用汉式建筑形式,上层采用印式建筑形式。各层的壁画和塑像也按照各自不同的法式进行绘画雕塑,这种藏、汉、印合璧的建筑格调,在建筑史上非常罕见。

  它真是西藏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
  大殿外,当蒋文龙的眼睛与殿内莲花生大师的目光相遇,大师透彻的眼神仿佛已洞穿他的一切。
  震撼!
  以前在藏地蒋文龙就接触过莲花生大师,现在看到他的塑像很亲切。纵然莲花生大师在降妖除魔的过程中显现愤怒扭曲的面孔,但并不能真正的让他感到恐惧,对大师只有羡慕和欣赏。
  佛教是智信的产物,没有他密宗不可能传入西藏,可见当年赤松德赞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是划时代的明举。

  北侧墙上无数的佛像壁画不是在沉睡,而是在空气中,在蒋文龙虔诚的朝拜目光中轻舞——西藏史画,桑耶史画,莲花生传.....所有的史实和传说在院内长明酥油灯的香气和光亮中变得遥远且缥缈,各种场景交织的画面犹如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里汹涌浮现,在无限的肃穆和宁静中,让他领略藏传佛教的纯粹,同时带来无法逃避的心灵震撼!

  这精美绝伦的古庙,难道真是座杀机四伏的魔寺么?
  唐伯的杀手又是如何被干掉的?
  蒋文龙边思索边走。
  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掉头向南走。

  南侧正是被盗的护法殿。
  护法殿东侧是天葬院。
  风扫过窗外的“大明咒”转经轮,沙沙乱响。
  他看看军用液晶表,指针指向夜里十点半。
  风声越来越大,仿佛一大群魔鬼在发疯般地念着咒语。

  他望望漆黑的夜,犹豫着要不要去护法殿和天葬院看看,一阵急风突然刮到天葬院窗户上,还没等回过神来,忽而咣地一声轻响,类似树枝折断的声音。
  他再侧耳细听,风声传来,刷拉刷拉,像有人拖着重物走路,再细听,又像是窗户吱拉吱拉开关乱响。
  蒋文龙终于忍不住,这样大的风,也许护法院的窗户没关好。
  他步出法轮院的门,顶着风往斜对面的护法殿跑去。
  小路黑暗阴冷,不时听得到树叶悉悉索索的声音。
  一阵风来,蒋文龙打个寒战。

  他靠近护法殿的外门,摸摸,房门挂着锁。
  忽然,东边天葬院的窗户又开始响起来,好像有只手推拉着一样。
  他向东走向天葬院。
  天葬院中间有一块约四平方米大小、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天葬时停放尸体的。在天葬院南门外,还竖立一根约十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顶部悬挂着很多褪色的经幡。送逝者到大雪寺天葬台前,把尸体卷曲起来,头屈于膝部,使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点燃桑烟引来鹰鹫,再进行尸解。因为鹰鹫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骨头,所以天葬程序就采用倒叙法,先喂骨头。

  他怀里“凌云夺”忽然轻微一抖。
  蒋文龙扬起手枪,摸黑去靠近天葬院。
  他尽量在靠近的时候不发出太大的动静,惟恐真的惊动里面的“人”。
  天空中不时有枯叶划过。
  借着一丝月光,他踮着脚步摸到门边,用枪去推门。
  突然,他竟连枪带手推进去。

  门没锁!?
  稳稳神,用手探探。
  一团漆黑。
  奇怪,葬尸池旁左右神匣的长明酥油灯灭。
  蒋文龙把手向里伸去,打算摸摸有没有酥油,不料,一只冷硬的东西一下子抓住他手腕。
  他浑身一激灵,手枪差点掉下去,死命地一挣,手腕上火辣辣地疼。
  “啪嗒”一响,让他回过神来。
  抓着手的原来是葬尸池边钓死尸的挂钩。

  虚惊一场,蒋文龙都听得见自己喘粗气的声音。
  扶着墙站一会,冷风一吹,静好多,他竭力让呼吸轻下来。
  可奇怪的是,蒋文龙听到的喘息声竟然还那么急促和清楚。
  他蹲下来,屏住呼吸再细听,汗毛都竖起来:喘息声不是他的,它竟然发生在自己背后的方向!
  背对着敞开的院门,蒋文龙下意识地回头看看。

  什么也没有。
  身后黑糊糊一片,隐约有个护法殿的轮廓伏在那里。
  总感觉不对劲,再使劲看去,护法殿的门外居然站着一个黑影,喘息声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蒋文龙背靠院门,悄悄举起夜视镜,正要仔细观看,忽而“嘎嘎”几声轻响,他背后天葬院里又突然响动起来。
  腹背受敌?

  他赶紧往后俯身,藏在转经轮下!
  啊!
  一个长发蒙面的女人正俯身趴在天葬院的酥油灯边。
  她慢慢扬起脸来,月色照亮她滴酥油的红唇和白森森的牙齿。
  “凌云夺?”她慢慢扬起左手食指,尖利的指甲轻轻刮向蒋文龙藏身的方向。

  蒋文龙正自惊骇,不料背后那黑影却向他扑来!
  日期:2009-02-23 13:51:50
  四
  米-171直升机开始加速,直奔北京军区解放军总医院。
  机舱狭窄,卓凌君靠着舱门。

  孟婉莹换下军医工作服,换上一条蓝色丝毛裙和一件丝绸衬衣。她把剩下的衣服放到一个急救包里,同时还放进去一朵玫瑰花,包里的大部分空间都被她的皮革工作靴占了。靴子用白色的塑料垃圾袋包着,外面还用绳子打了结,鞋头是钢的,鞋底防滑膜。
  孟婉莹在特战五处生化组负责病理研究,这双靴子她进行尸检时常穿。
  她把IBM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以及一个特战五处印发的绿色布面笔记本——称之为“狼巢”——放到了公文包里。
  绿色的“狼巢”是用来记录所有她在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她的军用数码照相机可以把照片存放在记忆卡中,记忆卡与IBM笔记本电脑连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照片。
  “卓处,战机飞行员家属的尸体已经到位了。”孟婉莹边说边给自己注射抗生药剂,然后把橡皮管放进包里,摞在其它物品的上面,那里面是她尸检用的工具刀和其它尖利配件,工具刀是病理学者主要的职业装备。
  “嗯,奇怪的感染。”卓凌君沉吟。
  漆黑的夜空中一轮圆月低低地挂着,繁星闪亮。

  卓凌君静静地看着大地在飞机下缓慢地移动,地面好像一张巨大的网一样罩在漆黑的大地上。
  卓凌君从机窗望出去,北京的夜色几乎使她窒息。城市的中心似乎是从阳光中升起,围绕在中心周围的灯光和建筑像蕾丝花边一样镶嵌着。
  远看北京,它就像一个发光的珊瑚礁。
  她看到购物中心的建筑闪烁着柔和的光,既遥远又奇幻,似乎是想像中的情景。
  证券大厦像一个沐浴在闪烁灯光中的长钉,向南边望去,她看到了向外伸出的一部分,那是金融街,另外还有由主街道的灯光组成的发光链条。在离飞机更近的地方,昆玉河的水面并没有灯光的照射,它就像一块铺开的黑色地毯。
  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由单元组成的有机体,而那些单元就是人。每个人都会存在一段时间,然后不可避免地死去,但他们的后代会取代他们,使有机体继续存在。为了适应这个星球上生命的生物学条件,这个有机体成长、变化并进行反抗。
  下了飞机,她们搭车直奔解放军总医院的疾病管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是六十年代建造的砖块型混凝土建筑群,四周是花园,旁边紧靠着一个大型的医院聚集地。
  卓凌君都被安排在孟婉莹那间特殊休息室。
  这个房间比较令人满意,正对着医疗中心,里面有一张书桌和一张带有雕刻花纹的古董床,那张床一坐上去就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另外,房间里到处都是红色玫瑰花。
  “这是我的玫瑰天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