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七宗罪还是十宗罪?》
第16节

作者: 董永飞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30 09:57:09

  13
  冯凯成拉开行军床刚刚躺下,电话就像着火一样急躁地响了起来。
  “我是冯凯成。”

  “支队长,现场弹壳检验出来了。”
  从电话里,冯凯成能听出刑事技术大队长抑制不住的兴奋。“把鉴定马上送过来。”
  冯凯成冲好一杯浓茶,开始大口吞咽。昨晚研究刘挺峰案件一夜没睡,也得尽快逐赶走睡意。
  十分钟后,年轻的技术队长送来了枪弹检验报告。

  “建档枪?”冯凯成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看了一遍。
  “是建档枪,持枪人是一个银行行长。”
  “可靠吗?”冯凯成又问。一个杀手使用的是银行行长的配枪,他怎么也无法想出二者的联系。
  “可靠,怕你不明白,后面还附了比对的照片。”
  果然,检材与档案照片一模一样,太奇怪了。这么顺利就把案子突破了?
  他还是想不通杀手与行长会有怎样的瓜葛。如果这是真的。行长是报仇?是灭口?还是吃黑?合作放高利贷分赃不均?冯凯成不断地设想着各种可能。

  行长最大的权力是批准发放贷款。这个权力在经济过热时可真是不得了。市长都得求他呢。刘挺峰是个生意人,想用钱也不是不可能。刘挺峰因为不给回扣开罪了行长,正好这笔钱又决定了行长的命运,行长才报复?刘挺峰黑归黑,但道上混了多年,这起码的规矩不懂?要不就是送了行长钱,行长怕他挟持,而灭了口。黑是刘挺峰的本业,抓把柄胁迫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俩说不定是合伙人呢。这并不奇怪。因为分利不均而起杀心?这样的案件也不少见。‘冷血瘦仔’曾因一万元分赃而杀了同伙。因此,行长杀刘挺峰,也是可能的。

  但冯凯成总是感到有些牵强,他感受不到二者之间那种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的关系。
  问题在于刘挺峰是个有名的不借钱的主。对刘挺峰的发家史他是清楚的。他公开骗过、强迫夺过,也黑心过别人的钱,也用邪恶的智慧掠夺过。比如孙明欣。但就是没听说他向银行贷过款。刘挺峰自己吹嘘,他虽没学到空手套白狼的本事,但学到了一分钱办一分钱事的精明和理性。在经济过热时,他的赌场生意放高贷款几乎是一本万利的,或许是放高利贷急用钱?
  “鉴定可靠吗?”冯凯成又问。
  “应该可靠。”
  “你去准备一下所有的枪弹案件资料,咱们一起去找那个专家核对一下,我怎么觉得心理不踏实呢!半小时后出发,我得先喝点茶。”
  冯凯成不知怎么想起三十年前刚当刑警时,那些老刑警的老白干、老旱烟、老红茶。他长期缺睡眠,生活起居极不规律,吸烟与浓茶是战胜疲倦的法宝。
  朱长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银行行长,他的枪怎么变成了杀死刘挺峰的工具?
日期:2010-12-31 08:40:51

  14
  朱长城小时候总是邋里邋遢的。不是他不爱干净,而是他没有干净的条件。比方说,他没有换洗的衣服。因为他是个孤儿,靠婶娘的抚养长大。婶娘虽说是个善良勤劳的妇人,总归是家境贫寒,自己膝下儿女成群,给他一个温饱已经不易,哪还有精力时间呵护已经八岁的他。成年的朱长城对年老的婶娘孝敬有加,就是因为他能理解婶娘当时的苦衷和不易。由于班里他穿得最差,个头又小,所以他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幼小的心理就有了自卑和怯懦。这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萎缩。这样,受气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一次,他的同桌丢了一角零用钱,向老师举报了他。老师很不友好地让他当着全体同学面站起来。
  “你说,是不是你拿了人家一角钱?”
  “我没拿。”朱长城第一次倔犟地说,这回他没有流眼泪。
  “谁拿了?”
  “我不知道。”
  下课时,扫地的同学发现了那张色泽已不太像钱的一角钱。第二天一上课,老师就走过来,抚着朱长城的头。朱长城先是恐惧,以为老师会打他,老师是有这个爱好的。后来又变成得意。因为老师是用最爱惜的动作抚着他。
  “同学们,我要向朱长城同学道歉。我错怪了他。朱长城是诚实的孩子,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朱长城哭了,是暗自的。他本来就有独自悄悄落泪的习惯。但这次他是幸福的。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为了减少婶娘的麻烦,主动提出留宿学校。在学校里,吃不饱是最多的感觉。饿的时候,他就去学校的大食堂。那里有同学吃剩的玉米面窝头,丢在准备喂猪的泔水桶里。他就挑还没有被脏水浸泡过的拣出一块两块,吃了下去。吃的时候,很难受,一旦咽下肚,就会很舒服。其实,那种情况也不是常有的。不久,朱长城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她那干净利落的衣服和小辫子上二角钱一条的红绸布蝴蝶结,让他常常着迷的睡不觉着。他不甘心自己的形象太差,于是总是洗自己那套已经发白的花达呢布衣。朱长城没有换洗衣服,就只好在晚上生炉子时洗。洗完了他就坐在炉边取暖,等衣服烘干了再穿上。

  三十年后,朱长城已贵为银行行长了。但他总是以玩味的心情回忆那些往事。回忆的时候,心情很是复杂。他坚持认为,儿时的遭遇决定了他日后个性坚强、多情善感的基础。
  朱长城的一生的目标是:金钱和爱情。金钱使人脱离贫困,爱情使人精神焕发。他是这么想的,他也就这么干。他也具备了这种实力。一个三十多岁一表人才的银行行长,金钱与爱情都不是什么达不到的妄想。
  而现在,他更应该得意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