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古玩行的人和事》
第2节

作者: 竹林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卢芹斋的一次"失手"是一块古玉。1912年著名的【塞努奇】〔Cernuschi〕博物馆主办了一次展览,这次展览后更多人的人开始喜欢上中国古董。其中有一位北方铁路公司的吉赛德〔Gieseter〕开始委托卢芹斋替他收集古玉,有一次卢芹斋"看走了眼",把一块古玉以微不足道320法郎的价格卖给了医生,而那时在美国一件明窑瓷器都可以卖到12万法郎。那个医生由此每年都从【来远楼】进不少货,到了晚年,卢芹斋对这件"小事"还耿耿于怀,一见到这位医生就提起这事,医生每次听了都得意的哈哈大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卢芹斋明白美国已经成为古董市场的中心,他决定和上海人吴启周在纽约麦迪逊和第57街的街角,开一间美国最大的古董店。他的名气和人脉很快使他成为许多私人博物馆的供应商和顾问。他所参与买卖的都是价值连城中国古董。他的客人是银行家、军火商、豪门巨子如摩根J. P. Morgan, Samuel Peters, Alfred Pillsbury,Pillsbury...... 等等。比如从名叫查尔斯弗利尔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铺子--后脱胎变成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就是因收藏了北朝石棺床(上有古朴的使乐和联珠纹图案)才开始有了名气。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流出海外的一大半古董是经过卢芹斋的手的。自1915年起【卢吴公司】向美国出口文物长达30年,国宝不计其数,赚了多少钱呢, 卢芹斋本人的不详,仅仅作为小股东的祝续斋每年可分得银元十几万元 ,当年琉璃厂一间古玩铺的全年流水〔总销售额〕也没这麽多!

  林语堂先生当年因研发中文打字机到处借钱,后在卢芹斋资助下,打字机的原型才艰难问世。卢芹斋最为人诟病的一笔生意是倒卖【昭陵六骏】中"飒露紫"和"拳 毛騧"。唐【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打败群雄、建立唐王朝时所乘的六匹坐骑的写真石雕。它们一直列置在昭陵北阙三楹石室的东西壁间,是一组纪念性的高 浮雕巨制。这六骏原是李世民生前最心爱的坐骑,在他统一中国的大业中立下赫赫战功,有的还救过他的性命。在营建昭陵时,李世民下令将它们刻石立碑,与他永远相伴。唐太宗还亲自作诗六首,颂其风采,并命大书法家欧阳询抄录,刻在此六骏石碑上。这六块石雕是中国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 值都很高,早已驰名海内外。鲁迅先生赞它是"前无古人"。

  1914年冬,卢芹斋首次来北美开拓生意时,遇到时任宾大博物馆的高登馆长,高登正为博物馆揭幕展作准备。1916年2月的揭幕展,高登专门邀请了世界上各大国的古董商包括卢芹斋参展,昭陵两骏当时在卢的手上。1918年3月,高登看到这两匹马,非常兴奋,高登先采用"借"的方式将这两块浮雕运到了博物 馆。以借展的方式最终达到购买,这成为卢、高之间以后多年合作的常用手法。5月,两骏用火车专列从纽约运至费城,次日到达宾大博物馆。卢芹斋给两骏的开价 是15万美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经协商,宾大博物馆成功地将购买两骏的价格降到了12万5千美元。1921年,最后一笔余款支付。至此,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就从中国古董商卢芹斋手中" 合法"地拿走了这一世界级的中国国宝。昭陵两骏虽属被盗运,〔卢芹斋说这两件骏马雕像是他向中国"中央当局"购得的,有证明〕但是中间几经转手,美国宾大 博物馆在购买两骏时的程序又是合法的,今天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两骏回归的难度。

  卢芹斋对自己在古董界的霸主地位竭力维护,不准任何人染指。有一年,河南彰德出土了商代的青铜兵器,有人想把这些东西出口到美国。卢芹斋闻讯在纽约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宴请美国的著名考古学家、鉴赏收藏家和美联社记者。在宴会上他宣布:河南出土了很多兵器,有人仿制作假或将破碎整修成器,要运抵美国务请各位注意。来人到了美国,自以为货真价实,但所示文物几经名人过目都表示冷漠,不感兴趣。 几个月后,只好把这套国宝便宜的买出,凑足路费回国了。

  到了1925年法国汉学家保尔白乐悠发表了卢芹斋所拥有的古玉目录。从这时起他开始在欧美两地穿梭奔波。法国与美国人的口味不同。法国人喜爱的是:康熙三彩,抹红、茄皮紫、孔雀绿等釉色的瓷器,青铜器,石雕,唐三彩和明清法花器。而美国人比较喜爱北宋钧窑瓷 器、康熙郎窑红、三代青铜器、古玉、出土冥器、北魏浮雕、字画玉雕.... 且胃口非常大,是古就是宝。价钱出得很高,卢芹斋在美国赚到了更多的钱和知名度。比较而言他更喜欢欧洲多一些:这也许是因为欧洲的文化品味和耕耘较早, 也许是因为这是他的发祥之地。年纪越大 ,回的越少 ,身在异乡还是思念故乡的山水风景, 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有一天,他突然决定在巴黎的造一间完全中国式的房子。 这个决定震惊了他周围的人, 许多人劝说他难度太大,不要做这种不可能的事。事情难办之处是:1926年中国还是个积弱穷困的中国,很多人对中国人还是非常歧视的。比这更难办的是巴黎 的市政规划非常严格,尤其是在富豪云集的8区。在凯旋门和蒙梭公园之间,很多地方都是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楼房,建筑风格、外观至为重要,决不允许有违规的例子。

  卢芹斋思考之后还是不妥协,决定完成自己的心愿!也不知他用了多少钱,用了何种神通,巴黎市政府又是如何灵活运转的....最后卢芹斋买下一个旧旅馆,完 全拆除,在法国设计师〔Fernand Bloch〕的协助下,在伦勃朗〔Rembrandt〕和古塞尔〔Courcelles〕街的交角---即现在的秘鲁广场〔Place du Pérou〕于1926-1928年建间成了这个风格特异的中式楼房。这可能是巴黎市内最正宗的一个中国式的建筑!一栋完全中国式的阁楼出现在巴黎中心, 也成了他展览自己收藏文物的中心。与此同时他在巴黎郊区〔SURESNES〕建了一间厂房,专门制造仿古的家俱 ,这些家具古香古色,同时又根据现代人的习惯加以改良,价格适宜,很受欢迎。

  新中国解放后,政府用仅有的一点外汇和黄金开始暗暗回笼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卢芹斋有许多属于天下孤品、珍品与精品,极有价值。而张大千以前曾长期在上海生活,由于买卖古书画的关系,他同吴启周、卢芹斋也很熟,私人的交情不错。文化部长郑振铎曾写信给朋友:“......回港后,请和张大千多联系,凡在美国的名画,还有日本的,最好通过他的关系能够弄回来。这是一件大事。盼他能够努力一下也。《晋文公复国图》与卢芹斋之所藏,均盼能回国来。此事甚为重要,且须机密。”晚年的卢芹斋对于自己的一生是矛盾的。他承认自己使不少国宝流失海外,又为这些国宝避免了战乱得到了保护而感到幸运。

  他为一本著名的文物目录做的序言中写道:这本目录是我所能收集到的最详细的近代中国雕塑作品目录。 很不幸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很多可以接触到的文物,在运出中国时受到损伤和破碎....这些著名的佛教杰作--四百多年前的心血和灵感!--在这四十年的不幸的境遇中受到损害或毁于一旦。我的确感到非常的羞辱,因为我是使这些国宝流失的源头之一,我们唯一感到可以欣慰是:这些文物没有一件不是在公开的市场上与其他买家竞标得到的。卢芹斋入了法籍〔可能也同时入了美籍〕, 娶了一位法国太太, 参加法国的公民投票。1957年他死于欧洲,终年78岁。

  今天的红楼里依然展览着卢芹斋的古玩和后来的漆器家具,很多都是非常出色的清朝精品..管理红楼的是他的后裔。2003年,巴黎市政府在清点旧建筑时,正式把这座楼列为文物遗产,亦即永久不能拆除,只能维修的建筑物。巴黎富人区蒙索公园附近,有一座被法国旅游书籍称为“中国塔”的“卢氏红楼”,为巴黎市区唯一一栋有中国风格的建筑。这是当年因贩卖中国文物而成为欧美古董界风云人物的中国古董商人卢芹斋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几经挫折而建造起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