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古玩行的人和事》
第6节

作者: 竹林圣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古有多少人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结果如何?

  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兰亭序》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没不到那种境界!作者尚且如此,旁人又奈何?
  “气”是广义的!总之要把握物件的“气”!
  日期:2009-04-07 09:11:38
  真话。
  古玩,讲真话,有难度。

  原因有三:
  1、自己眼力有限,看不出真假。专家也如此。想起马三立老先生的相声段子:“某人,丢了东西,找算命的瞎子,请他给找找。马老爷子说了,你眼睛好好的都找不到,让一个瞎子帮你找,纯粹胡闹!”所以,专家的话,只可做参考。
  2、自己手里有类似的东西。说别人的东西是假的,自己手里的东西还怎么卖?判断其是否说真话也简单:他说东西对,真货,那你说卖给他,他必定用各种理由推拖不买。
  3、利益太大,不能说,只能说自己眼力有限,看不懂。如今古玩,少则几千元,多则上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你敢说真话吗?在某国,取人性命,对某人来说比买菜还容易,一个电话的事情。谁敢说真话?你敢吗?我不敢!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实话,不敢说。
  日期:2009-04-07 13:00:50

  老F,微胖,机敏,愤青。早年摆地摊,先后在上海、北京开店。实战派,眼力好。目前,不开店。手里有老客户,有卖主,有买主。
  开车游走于各地,有买卖就做。悠闲自得。
  愤青,最恨贪官。可老F手里有几个客户专门买货,送贪官。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该骂还骂,钱,该赚还赚。无奈!
  日期:2009-04-07 13:03:14
  老G,很胖,老江湖,曾入狱。初次见面,以为是纳粹戈林元帅。
  多年前,曾在北京卖菜。后因倒卖文物,被判入狱,案件独自揽下,替人背锅。狱中几年,受了不少苦,也长了不少本事。曾经看到他以前身份证上的照片,与现在判若两人,照片上又黑又瘦,他说那是刚出狱时的照片。仔细端详旧照片,把纳粹戈林元帅关进纳粹集中营,放出来,就是这模样。狱中之事,他很少提,只对我说过一件事,便可知晓其中之事。以小见大。

  他常去下面收货,在某地很有名气。曾经出手阔绰,买了假货,当场砸了,花钱买个响儿。那是当年,现在不牛了。
  他有一儿一女。世界很奇妙。曾经看过一个日本电视剧,其中一个日本小男孩很像老G,性格和说话时的表情都像,整个把他缩小若干次。如果,把他的子女和那个日本小男孩并排放在一起。让十个人辨认,全部会指认那个日本小男孩是他的儿子。太奇妙了,相隔万水千山,居然很像。或许是同一个祖先?不得而知。
  他的弟弟,也搞古玩。瘦小干枯,二人做事和性格完全不同。他,豪爽而诡诈,弟弟,软弱,很面。近似的基因,相同的家庭环境,判若两人,值得思考。
  按行话,他的货,转的快。买了货,加点儿利润(这点儿利润也不少了),就卖。
  他,坑过人,也被人坑。

  有个同行,搅了他的生意,他做局,让公丨安丨,在外地把对方连人带货给扣了。
  他与一同行合伙看货。货很好。那同行,想独吞货,谎称不买,却私下独自买了。自此二人,结下私怨。
  (备注)古玩行话:伙着买,合伙买货。买古玩,有多少钱,都不够(除非你自己印钞票)。
  据说,古玩行老辈上,都很讲信用。如今,不同了。金钱至上,无奈!
  日期:2009-04-07 19:15:07

  某鉴宝类电视节目。
  有专家,嘉宾。嘉宾之一:著名演员,经常演皇帝。看瓷器,眼力一般,但敢说实话。
  藏宝人之一:带来一件瓷器,一女士,有韵味,在古玩店似有一面之交。观其瓷器,含糊。观其人,似胸有成竹。应是提前与鉴宝专家打过招呼,可能共进过晚餐(猜测)。
  嘉宾之一,那个演员,也不看好这件瓷器。
  结果,3位专家鉴定为真货。
  那个演员,“皇上”,心里想:“搞什么搞,在我面前摆开了迷魂阵。全部拉出去,斩了。”

  日期:2009-04-08 13:33:12
  女贩子。
  老H,女,底下贩子。抽烟,喝酒,瘦小枯干,瘦得已无半点儿女人味儿。曾入狱。初见,感觉其应参与过盗墓。
  她少言寡语,其丈夫更是少言,三天说不了一句话,更瘦,目光呆滞,眼神是空的,似无底洞。不知二人是何生活状态?遥想当年,二人也曾意气风发,是残酷的现实,抽空了他们。二人烟瘾极大,他们的心灵和肉体,随着淡淡的烟雾,飘荡在空中,开始还可闻到淡淡的香烟味道,到后来已荡然无存。
  在生活中,她是空的。在古玩中,她是实的。
  我多次在某地收货,都是她带路。方圆百里,路况极熟,可闭眼行路。路熟,货也熟。谁手里有什么货,门儿清,眼力好,看得多。每次见她,带路看货,指挥从容,我在想:“她若生在古代,定会是个女将军,可指挥千军万马……”

  (备注)古玩操作手法之一:
  其一,自己掏钱买货,有风险,货的真假及是否能卖掉?何时卖掉(时间也是成本,比如1000元买的,马上1500元卖掉,可以。如果1年后1500元卖掉,就差了。现金为王。其它行业也有类似问题。普品,小件,要转的快。大件,可存。)?
  其二:做中间人,拿中介费。一般是卖主给中间人交易额的10%,有的买主给中介费,有的不给,据说按照行里老规矩,买卖双方都要给。可惜,时代不同了。中介费还可不按照提成操作,吃差价。比如,买卖双方觉得货可交易,彼此不谈价格,由中间人来谈,卖主要价1000元,中间人跟买主要价2000元,买主还价1500元,中间人再向卖主压价,卖主同意800元卖出。从800元到1500元,差价700元,是中间人的利润。差价,行话“缝”。还可这样操作,行话“活拿”。中间人看上卖主的货,交押金,货拿走,送给买主看,买主要了,中间人再给卖主补齐价格。若买主不要,中间人再把货还给卖主,取走押金。此操作对中间人很有利,买卖双方,不曾见面。货,卖给谁?谁的货?只有中间人知晓。

  日期:2009-04-08 22:04:18
  老I,贩子。
  极爱打牌,走到哪里,兜里总装着扑克牌,4个人、3个人、2个人都要打。有一次见他1个人还拿出牌来,号称给自己算算命。对扑克牌的熟悉程度和对古玩的熟悉程度差不多。打牌必赌钱。
  还喜好买彩票,常年买,只中小奖。一次,差点儿中了十几万元。号码已选好,正要去买,老婆唠叨不停,烦了,未买。结果公布,他选得号,中了奖。气愤之极,大骂老婆,老婆敢怒不敢言,自此老婆在家中地位减弱。
  好色,爱搞女人。已是不惑之年,却仍对各种女人极其好奇。
  做假货发家。新货(假货),老货(真货)都卖,新货居多。卖新货给老外,挣了不少钱。仿得挺好,蒙老外,绰绰有余。

  日期:2009-04-08 22:05:42
  路过某地,有朋友在此。盛情相约,来到当地一家宾馆,门口全是高级轿车,感觉此处有点儿“远华红楼”的意思。进入一豪华大套间,屋内多人,分别寒暄握手。但看得出,有一人是主角,老大,应是黑白两道通吃之人。陆陆续续,有人来,有人走,偶然听旁人在打电话:“还有人是从外地专程赶来此地。”应是一次重要聚会,黑白两道人士都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