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古玩行的人和事》
第5节

作者: 竹林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只能相信自己。觉得对,就买。否则,勿买。

  日期:2009-04-05 22:31:55
  海外回流古玩,指从国外购买的古玩。
  (背景介绍:由于政策限制,在国内拍卖会上有些古玩不能拍卖。海外回流古玩除外。)
  海外回流古玩,行话“带火漆的”。有2种,真回流和假回流。
  真回流,的确是在国外买的。

  假回流,花钱买手续。手续可是真的。有了手续,既可上拍。
  在国内,有钱,一切皆有可能。没钱,一切皆没可能。没钱,一口水都喝不上。
  日期:2009-04-06 08:19:02
  砸死价,把价格砸死。古玩操作手法之一。
  老E,贩子,烟鬼,酒鬼,色鬼,精瘦,皮多肉少。
  某日,看上卖主一件东西。卖主不想卖。几轮谈判,未果。

  老E欲出狠招,砸死价。比如,此东西就值20万。他给个天价,100万,其实他不可能出这个价。在卖主心里,有100万天价放着,同行也很难买成。
  砸死价的目的:我不成,你也别成。
  东西放了一年半载,卖主心气儿泻了,再谈。据说,最终18万成交。
  日期:2009-04-06 12:54:50
  候百万,郭千万。

  晋南,山西南部。古遗迹众多。
  山西省侯马市,晋南之地。春秋战国时,曾为晋国首都。距离北京八百多公里。
  侯林山,郭秉林,侯马市橡胶厂工人,分别于1984年和1983年停薪留职。八十年初开始从事古玩。文化程度不高,爱读古玩书籍,通晓国际市场行情。走私古玩暴富,被称“候百万”,“郭千万”。1995年,二人被判死刑,执行枪决。
  行内,二人曾为师徒。老郭见老侯卖古玩,可赚大钱,便拜师于老侯。时机成熟,老郭独自经营,各自为战。
  十几年里,侯,郭二人成员不断扩大,有百余名之众,并演变为恶势力。

  (未完)
  日期:2009-04-06 13:43:01
  侯,郭集团,有组织,有枪支弹药,盗挖古墓。
  挖了侯马,再挖晋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活动涉及山西、陕西、广东等全国30个省市。
  暴力所得,大肆挥霍。在港澳都有财产和经济实体。
  受其影响,90年代初,晋南全民皆盗,罕见。
  侯,郭集团倒卖文物,在侯马妇孺皆知。逍遥法外,有官护之。金钱开道,党政军警,一锅端。老侯等人,人称“第三刑警队”。
  挖了抓,抓了罚,罚了放,放了挖。周而复始。
  侯,郭二人,未掩其罪行,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
  多行不义必自毙。1994年,省委书记亲自批示,限期破案。
  1995年,二人被判死刑。
  10年里,二人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集团,谁之过?

  源引当地贩子的话:“TMD,我是小跑腿的,他是大跑腿的。大老板,谁敢动?我是小折腾,他是大折腾。人啊,就那么回事,折腾来折腾去,就没了。还好,老子,我还在……”
  日期:2009-04-06 19:58:31
  敦煌。
  时间不对(1900年,乱世),人物不对(王道士,狡猾),发现宝藏,遗憾!
  敦煌,甘肃省西北部,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
  莫高窟,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上。有490多个洞窟,保存了大量古代壁画和彩塑。洞窟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有一间16号洞窟,其北墙上的一间洞中石室,即是藏经洞。其门早已封堵,约在公元9至10世纪。1900年被王道士发现。
  王道士(王圆箓),湖北麻城人。年少离家,流落四方。当过兵,后为道士,云游至敦煌莫高窟寺院。1900年,某日,他偶然发现藏经洞。藏经洞,不大,约8.5平方米。
  (未完)
  日期:2009-04-06 21:31:20
  藏经洞内有大量经卷文书,堆积到屋顶。多为写本,少有雕版印刷品。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金刚经》在其中,还有绘画、织绣、铜像等。藏品极其丰富。首发,未引起重视。

  王道士一心想修建道观太清宫,便卖了一些藏品。随着藏品散出,渐为世人所知。
  1902年,甘肃学政叶昌炽,精通古玩,察觉其文物价值。欲把藏品运至兰州保管,因运费无从筹措,由王道士就地封存保管。此时应更换他人保管,王道士外出闯荡多年,老江湖,左右逢源,蒙蔽了他人。
  斯坦因,英国人,第一个来敦煌的外国人。1862年,生于匈牙利。十岁在德国求学。精通匈牙利语、德语、法语、英语、希腊文、拉丁文、梵语和波斯语,却不懂汉语。21岁获博士学位。25岁独闯印度和克什米尔地区。厉害,我25岁时还在徘徊于男女之欢,他亦然独闯世界了。他曾三次深入中亚探险(1900年5月-1901年7月,38-39岁。1906年4月-1908年11月,44-46岁。1913年-1916年,51-54岁。厉害,我38岁还在盘算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琐事,他已走的很远,飞的很高。)其间他走过亚洲腹地最艰险的地方,穿过帕米尔喀喇昆仑冰雪覆盖的山谷,跋涉在风沙迷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著书写作,详细记述其探险历程。他的著作,有中译本,可读。精通外语之人,最好读原著。

  国内官方称其为“英国大盗”。
  (未完)
  日期:2009-04-06 22:13:40
  斯坦因,1907年到敦煌。他不懂汉语,雇“蒋孝琬(中国人)”随行。蒋孝琬,湖南人,懂古玩。
  斯坦因拜访敦煌县令汪宗翰,礼貌接待。其间,谈到藏经洞。这是他此行的目的。
  国人在与老外交往中,往往轻信。老外也是有好有坏。坏老外,比国人有过之无不及。

  斯坦因所著《西域考古记》,对王道士这样描述:“他看来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极其狡猾机警。他不知道所保管的是什么,他对于有关神同人的事充满了畏惧,因此一见面就知道这个人不易捉摸。要想急于接近那一大屋藏书是不容易的。我尽所有的金钱来引诱他,还不足以胜过他对于宗教的情感……”
  很直白,斯坦因与王道士,二人是何人?一目了然。
  斯坦因,老奸巨猾。
  在现在国内,仍然有像斯坦因这样的老外游走于各行各业。
  王道士,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现在国内,仍然有像王道士这样的国人把持着各行各业。
  无奈!
  (未完)
  日期:2009-04-07 08:57:46

  真与假
  严格说,按行话,是对、还是不对。应该说:“这件东西对吗?”
  近些年,收藏热。真货少,假货多。对的少,不对居多。
  买了假货,称为“吃药”。这个药,不治病,却致病。
  时间,也是成本。比如,做个像样的仿品(低仿除外),最少一个月。有些石雕,做好了,放在野外,可能几年,风吹日晒。守株待兔,有人看上就卖,没人问价,继续等待,静静的等着你来上套啊!我见过一件东西,在野外放了1年多,最终卖了。做假,要1个月,要是找对地方自己挖,或者顺手挖出,卖个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更多,也不错,比种地强。这是时间成本。农民卖给贩子,贩子卖到店里,层层加价,最终到你手。

  假货泛滥,眼力好,仍可买到真货。眼力,不高深,不神秘。不要听专家和古玩“名人”忽悠,好像眼力有多神秘,那是他们在抬高自己。多看,多听,多学习,真货,假货,对的,不对的,都看。终有一日,修成正果。
  日期:2009-04-07 09:07:28
  仿品缺“气”!
  “气”?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此气贯穿于物件之中!
  习书法之人应有体会!
  请各位仁兄细细品位!
  自己写字和模仿别人写字时的气息是不一样的!
  做仿之人做物件时的气息与原作者也是不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