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江湖-----------学易天涯》
第25节作者:
浙易 2012-5-1 1:37:00
@lengsa2008 2012-4-17 10:55:00
有个老头不是和尚,道士说他是和尚。和尚做法他去说`道`道士说道他却说`法`。
道本是一二,乃还原五行之根本,由五行演化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包含诸多演变之法,人本人就是五行的一二,说到底还是将人还原到五行齐全。
本人修心一脉,在这里诚信邀请,修身一脉和佛家的苦修。可以加群71786245
-----------------------------
我觉得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佛学道,把脑子心态都学坏了,慧根有层次不齐。不管学什么,都要有自己的理性,否则就是被牵着鼻子走。任何理论都是双刃剑,能救人,也能杀人。学任何东西都是学一种智慧,任何理论不能为现实生活服务,都是无用之物。无论是为精神生活,还是为物质生活,任何理论都是开导你的心。无论是佛,还是道,还是儒,都是开心性的东西;佛开因果心,道开自然心 ,儒开社会心,明因果,懂物性,知人伦,佛道儒三教合流,让心圆融,心无棱角,人生就平顺,开豁了,我们都是行走在路上的活人,佛上有佛,道上有仙 儒上有圣。我们都是人生的行者。因果循环 自然平衡流通 社会运转不息。我们何时到达彼岸过?彼岸的彼岸还有彼岸。执于一心,则闭塞他性。结果总是看起来很美好,今天的结果又成了明天的因。当欲望灭绝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是停止跳动,还是随灵魂飘飞?无论佛道儒,跟人性从来都是对立又统一的。
人性是个多面镜,任何理论从来都是用一种路径去塑造人性,西方的民主自由,形成民主自由的人性,东方的伦理塑造一种道德圣境,我们为什么不能多彩缤纷,我们为什么不能心随风飘扬,挣脱各种束缚的筝线,自由翱翔?人从属于内心,还是从属于社会?还是从属各种理论?这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常来讲,个人与国家之间天然有鸿沟。国家权力多,个人自由就少。国家权力控制少点,个人自由就多。往往导致国家权力侵蚀个人权利。所以就需要在 国家与个人之间设置一个界限。国家管一部分,自己个人决定一部分。那么就需要形成一种中间权力。西方社会早先,是国王--贵族==平民。贵族在平民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这样国家与平民之间的直接冲突就减少,中间有个贵族的缓冲器,就好比东方社会的地方家族 豪族,员外。当贵族对平民太过于严厉 。国王就可以政策倾斜到平民。当贵族过多的侵蚀国家的权力的时候,国家又可以联系平民抑制贵族权力。这个贵族在现在就是中产阶级。在中国就叫工薪阶层,叫白领。上面是政府,下面是普通老百姓,中间有白领,中产阶级,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两极分化严重,国王与贵族联手,为了共同的既得利益,对平民进行压制,所以一个平民如果想要有上升通道,是很难的。古代还有个科举,贫穷老百姓的孩子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晋身到上流社会,现在你是没办法的。中国能有多少公务员?其中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尤其农村读书出来的,有几个公务员?歌星影星,有钱的,出钱包装,没钱的,还想出名的,自身条件不是很突出的,靠睡。中小创业者,贷款难,想搞点生意,市场也饱和了,在国企的众多垄断下也只是夹缝中生存。再说普通工薪阶层 ,你要有个富爹,官妈,好说,房子解决,车子有了,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你就靠你每个月那点工资,房子压着你,车子压着你,找个媳妇在某些地方连彩礼都压着你,子女教育,择校费,教育费,动不动给你整点地沟油,再不弄点黑心棉,然后给你弄点毒奶粉。人生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怪谁,人是有命的,你出生的那一刻,基本决定了你的大致命运。
从古到今都如此,每个人都有顺,都有不顺,重要的是在于你如何调试你的心灵。调试你的状态,不是不让你开车,问题是你要开稳当,你开劳斯莱斯,也不能说你不出车祸,你车放那不动,都有雅阁来撞你,这是你能控制的么?你说你好好跟人谈恋爱,你多么重感情,你对人多么喜欢,你认为这些就能为你赢得她的心?不见得。选择的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你也在选择,但是不一定你能得到。但是你不选择,那就不是你的,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命运。心力所指,命运所向,只是个向,而不是命运之果,还没到果,在到果的路程中而已。思维,这个才是根本,不断去审视自己的内心,知进退,懂人情 明人心,做到自己内心的圆融,自洽就可以了。名車洋房,是社會教育和鼓動的漂準。 所谓标准,看谁定,如果你要以别人的标准,难免对自己伤害,或许也是一种推动刺激,你要以自己的标准,你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的标准调整,所以我认为标准必须自己定,别人的标准只是别人的人生,我们只要处理好自己的欲求就可以了,不能用别人的欲求来要求自己。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有道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虽然也不缺乏温情,但是一旦触及到底线,都是会跳墙而起,这就看你如何在这种环境中,找到自我,肉身的放置位置,精神的放置空间,需要自己去放置寻求,合纵,还是连横,从属,还是主宰;反抗,还是顺受;都是你的思维主导下的行为方式;算命并不是根本,根本的是认识五行作用,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社会发展模式,认识人生的本质,从而调试自己的一个过程,这些最根本的基点,就是从认识开始,再到实践,学易也好,学佛也好,首先要对易佛,有个全面的认识,从而选择学与不学,如何学,学了怎么用,用了后又如何调整这种结果导致的新的因。有人说,浙易预测水平不错,其实我对我自己的定位并非预测,我的定位是做一个思想上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预测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