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刺激,揭示殡仪化妆师的生活》
第9节作者:
禅中天籁小叔 李师傅看了我一眼,脸上的表情有点舒展了:“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心里也舒坦一点。禅中啊!你进入这行一年多了,我一直在观察你,你勤奋认真,朴实纯厚,敬老爱幼,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师傅我很高兴。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也该将老人们传给我的衣钵传给你了!”
(十六)入殓丧礼
“你知道咱们入殓这行,供奉的祖师爷是谁吗?”李师傅问我。
我听了感到非常的新奇,入殓行业还有祖师爷?我对师傅说:“我不知道!”
“是衍圣公——孔子他老人家!”李师傅认真的给我说。
“啊?”我震惊了。怎么会是孔子?
日期:2011-3-28 20:59:00
入殓在古时又称丧礼。
丧礼为中国古代凶礼之一。中国最早的礼书—《周礼•大宗伯》中就记载:“以丧礼哀死亡。”
中国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作极为重要的大事,很早就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丧葬制度。
商代以前的丧礼制度已难稽考,而周代的丧葬制度,就保存在儒家经典“三礼”之中,主要包括选坟设墓(埋葬制度)、举办丧事(丧礼制度)、居丧祭奠(丧服制度)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设不同等级,程序很复杂,名目各有五六十种之多,绝对是繁文缛节。
根据《仪礼•士丧礼》中记载:
古时候,将死之人一定要居于正室。弥留之际,家属守在床边,把很轻的丝绵新絮放在临终者的口鼻上察验是否还有呼吸,而且“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绝于男子之手”。
人死之后,由“入殓师”(专业术语叫复者)拿着死者的衣服,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呼死者名字。反复多次后由另一人接过衣服给死者慢慢穿上。《礼记•檀弓下》解释道:“复,尽爱之道也。”这一仪式是表示为挽回死者的生命而做最后一次努力。
招魂后,把死者安放在正室南窗下的床上,用角柶插入死者上下齿之间,把口撑开,以便日后饭含。用燕几固定死者双足,以便日后着履。用特制的敛衾覆盖尸体。还要在尸体东侧设酒食,供鬼魂饮用,明清时俗称倒头饭。
在堂前西面的墙下挖坑为灶,烧洗米水为死者洁身,给死者理发、剪指甲。表示洁净反本。
由于中国人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最晚到殷代就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大约就是早期的“儒”,《说文解字》称之为“术士”。
中国古代丧礼非常繁杂,儒者为其赋予了其合理的意义。比如《礼记•问丧》中,有人问,为啥人死了三天才入棺下葬?解释是:亲人故去,孝子悲痛万分,在地上滚着哭,想让死人复生。等三天就是等着复活。三天还活不过来,孝子也哭累了。此时下一步葬礼所需的衣服、东西都准备好了,远方的亲戚也赶到了,正好下葬。
2500年前,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一生致力以学,带了那么多门徒。为了生活,孔子就选择主持葬礼这一“儒”的老本行,为主要的生活之道。孔子曾说 “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基于自己当过“入殓师”经历的一种反思。
孔子主持丧礼,直到他50岁后出去做官。《史记•孔子世家》上明确记载,孔子到齐国去,齐景公想重用孔子,但宰相晏婴阻挡,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晏子批评孔子为首的儒者倾家荡产办丧事。这也证明孔子是将入殓上升为合规葬业的第一人。
因此,入殓这个行业,就把孔子做为入殓的祖师爷。
但是,由于中国历来重儒轻商,芸芸学子们将孔子视为神灵。入殓业不敢大庭广众宣布,自己是孔子的学生,只有代代口传心授,告诉自己的后人,这位2500年前的圣人就是自己的祖师爷。
日期:2011-3-29 8:01:00
(十七)入殓门派
听师傅讲完,我感到非常的兴奋。原来入殓这个世人避之不及的行业,原来竟有如此显赫的历史和如此伟大的掌门人,这怎么不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激动和兴奋!
李师傅颤巍巍的站起来,在值班室的旧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很陈旧的包袱,冲我招手说:“今晚我就把衣钵传给你,你跟我来!”
李师傅带着我走进了化妆间,让我把一张长桌立在西侧。他把包袱打开,从里面取出了香烛,摆放在桌面上。又取出了三个古香古色的酒杯,放在了香烛的前面。最后,师傅从包袱中取出了一个陈旧的卷轴,他让我挂上。我踩着旁边的凳子,把卷轴在墙上挂好,慢慢的展开…….
原来卷轴是一副画像,是一副孔子行教像,画中的孔子,身着黑色袍服双手拢于胸前,首微扬,似乎在躬身作问礼状。
在民间传说中,孔子的容貌和普通人迥然不同。“七陋”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所谓“七陋”,是指孔子容貌上存在多种缺陷,包括鼻露孔,眼露睛,唇露齿,头圩顶,耳重肩,手过膝以及身材不匀称等特征。
宋代一部孔子家谱中,竟描写出孔子有49个地方与常人不同。明代学者张岱所作的《夜航船》里也有此类描写:“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
这样看起来,孔子的相貌不容恭维。
而这幅图上的孔子,儒雅的气质和风度,令这幅图非常独特。画上的孔子身材魁梧,面带微笑。他的双眼中流露着慈爱的光芒,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孔子,我想起了我老迈的父亲……
李师傅从包袱中拿出一件黑色的长袍穿在身上(我看着这件长袍和图上孔子穿的衣服非常类似)。然后点上香烛,给空酒杯上倒上白酒,带着我跪在了孔子行教像的面前。
李师傅双手合十,对着孔子像喃喃的说:“衍圣公祖师爷在上,射门第五十六代弟子李海河,今夜为五十七代弟子沈禅中主持入门拜师仪轨,恭请祖师爷在天之灵佑我射门,福陵万代。弟子李海河率徒弟沈禅中叩拜。”说完,李师傅深深的叩拜下去,我跟着师傅对着孔子的画像三叩九拜,行入门大礼。拜完后,师傅坐在孔子像旁的椅子上,我又对师傅行三叩九拜大礼。
行礼完毕后,师傅让我搬把椅子坐在了他的旁边。
日期:2011-3-29 8:17:00
(十八)殓行六门
“咱们殓行,按照祖师爷六艺学说,也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门。除了乐门失传,礼、书两门归于平民之外,还有射、御、数三门流传后世。”师傅拉着我的手,给我娓娓道来。
古时殓行中礼、书两门是最风光的。他们是丧礼的主要主持者,悼词的主要执笔者,负责丧礼的仪轨和殓葬的风俗。
古人讲:“养生者不足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所以古人非常重视丧礼。
古时丧礼主要包括讣告、招复、小殓、大殓、成服、吊祭、出殡、服丧等活动,要持续三年时间,仪轨非常的繁琐。
日期:2011-3-29 8:23:00
这时礼、书师已将堂屋或上房的家具腾空,将亡人头朝门(有的头脚靠墙)安放在堂屋。叫“停”。
停放后还要准备草木灰和麸皮混在一起,从亡人停放处一边撒一边化纸,口里还喊着亡人的名子或对亡人的称号,让阴魂跟到大门外,叫“引魂上路”。
“引路”后孝子才化纸举哀,听到哭声后街坊近邻都会前来帮助料理丧事。一是请风水先生(一般礼、书师更专业)察看发丧坟地和发丧吉日;二是请执事者;三是请人报丧;四是请厨师。
这时孝子悲哀之至,昏天暗地,一切由礼、书师主持,厨师帮忙置办丧饭。有头衔的人、有功绩的人去世还要组成治丧会,由部门出面为其致悼词。
日期:2011-3-29 8:24: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