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
第16节作者:
暗黑山老妖 那老农听罢,也解释说自己只是要赶路,你要真是打听路我就再跟你说一遍,没什么贼人;你要是有别的意思——比如说守孝闷了出来找人说话,就滚一边去,我没空跟你废话。
说完他就走了。
那天林冲找了将近二十个人问路,得到的答案都一样: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梁山贼寇。
只是有几个人在反复提醒下说一句:近几年经常见几十个人上山赶集。
就在林冲怀疑这伙贼人已经搬家之际,一座小店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林冲记得当年师父讲过,土匪一般在山下都有线人或者黑店。
他断定:假如真有这么一伙山贼的话,这个店肯定跟他们有点关系——因为它的位置实在太偏了,周围十几里都没有人家,实在不像做买卖的。
林冲看到店门口挂一面匾额,上书“金门店”。
店里桌椅残缺,灰尘满地,破旧程度得赶上沧州的山神庙了,看样子很久没有人光顾了。
奇怪的是有若干店小二模样的人绕着墙根蹲了一圈,都在发愣。
林冲不明白这些人在干什么,决定试探一下。
他找了张桌子坐下,咳嗽一声,问道:有什么饭菜?
那些人听见他的话都是一惊,互相交头接耳了一阵,派了个代表上前来问道:您不是村上的?
林冲听得莫名其妙,但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句黑话,于是低声说:“我要上山,入伙。”
那人琢磨了片刻,对林冲一挥手,说道:“跟我来。”
二人从后门出来,上了一艘小船。
那人摇着橹,吱吱呀呀地朝梁山开去。
日期:2012-4-28 18:33:00
2
这么顺利就能上山,实在是大出林冲的意料,因此他在船上一度很高兴。
但想到自己是去做贼,他的心情很快就变得很坏。
后来他突然意识到,那个店小二既没盘问身世来历,也没问有没有人介绍就带他上山,有点不正常——这家伙可能根本就不是在带他上山,而是在处理他:把船摇到湖中央然后弄沉。
林冲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不会水。
于是他决定跟这家伙说清楚。
“这位弟兄,你可能不相信我,我真是来入伙的,这是柴进柴大官人的介绍信……”
小二却说:“你想哪儿去了。我送你上山也是为自己好。要是被我们掌柜的拉你在我们那儿入了伙,又得整天喊打喊杀得,我们都烦。”
关于水泊梁山早期的情况,施耐庵所知不多,因此介绍得也不多。
这实在是件憾事,因为这样一来山寨丰富多彩的前期斗争史就不为人知。
这不能怪他,梁山方面的史料提到这段历史,始终强调山寨从草创阶段开始就一直是团结一致欢乐祥和的。
当然,你要是提问“为什么这么团结的队伍后来会发生第四号人物开着会一刀把第一号人物捅死这种事”,气氛立马就会变得不祥和。
据店小二介绍,这些年来山寨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十年前,这个为数五十人的团伙上山落草后,不久就分裂成四派,为了争夺山寨第一把交椅争个没完。
四派的首领分别为“白衣秀士”王伦,“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和“旱地忽律”朱贵。
斗了八年之后,杜迁宋万二人终于服软,承认王伦是大头领。
朱贵却死活不认输,于前年拉了山寨近一半人马来到金门店(本来叫李家道口)另立山头,继续斗争。
对于这件事,店小二的态度很中立。
他说,其实没什么好不服气的。
王头领说自己学历高,应该干第一把手。
其实他也就上过个外舍(大专),还是函授的。
朱老爷子认死了自己年纪最大,官也应该最大——可你说活得长算什么本事呀……
“斗来斗去,十年了山上还是那五十个人,没出去抢过一次,附近的老百姓都以为我们是赶集的。不过也好,官府也没听说过我们,从来不来找麻烦……”
林冲这时终于明白柴府的那个王八蛋为什么让自己来这里躲着了。
这时晴天霹雳般的响起了一种让人痛不欲生的声音。
假如我当时在场,就会告诉林冲:没什么,高音喇叭接触不好——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天早上学校那群畜牲都要这么摆弄几分钟。
宋代虽然没有电,但喊话用的铜喇叭每次使用前需要用铁刷子清理,发出的声音足以让人想把牙咬碎。
林冲显然没有心理准备,差点掉水里去。
小二示意他别慌:“又在搞对敌广播呢。”
只听见梁山方向传来喊话声:“朱贵集团你们听着,搞分裂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又是一声令人尿道肌肉收缩的怪声,金门店方向也开始喊话了:“警告王伦当局,我们反攻山寨的大业成功在即,劝你们早早放下武器,给自己留一条生路……”
小二给林冲分析了一下当前的两岸局势。
王伦声称“获得山寨的绝大部分人民的支持”。
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双方的人数对比是24:26。
朱贵声称自己控制着制水权,这也不假——他下山时把山上几条船都拉过来了,山上的人不得不自己造了几条独木舟去附近村里买东西。
正说得热闹,突然从第三方向传来一声吆喝:“这是谁在这里私设电台呢?”
接着两边都是一片寂静。
小二说:“阮小七的巡逻艇来了,咱划快点,别落那帮人手里。”
小船靠了岸,小二给林冲指了路,自己回去了。
林冲沿路上了山,途中一度怀疑是不是被人骗了。
假如你到过梁山,就会知道,这座山海拔只有二百多米,怎么看也不像个适合占山造反的好地方;
一路上别说岗哨,连个活人都没有,山顶上空空荡荡,只有一座破庙矗立在那里。
林冲推开庙门一看,二十几号人在里面坐了一地,那架势好像在捉迷藏,表情却又紧张无比,好像纪录片里六几年的人在等着被撅出去参加批斗会。
林冲想做个自我介绍,却有人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冲他“嘘”了一声,林冲只好也跟着蹲下。
过了一会儿,有人欢天喜地地进来报告:“行了,七爷没上岸,走了。”
大家纷纷松了口气,站起来伸懒腰。
这时忽然有人带头高呼:“在王头领的领导下,我们又一次赢得了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另一个人就领头拼命鼓掌,欢呼声在庙里响成一片。
林冲看见有个人站在中间笑呵呵地向大伙招手致意,心想:这大概就是王伦吧。
王伦身材不高,扫帚眉毛三角眼,一根胡子也没有,给人一种阴气过剩的感觉。
看完了林冲的介绍信,他哼哼了半天,最后说:“你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么大的本事却来投奔在下,不太合情理呀。我怎么知道这信不是伪造的?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官府派来卧底的?”
旁边杜千宋万一起鼓掌:“王头领明察秋毫,算无遗策,真是天下奇才!”
作为一个斗争了八年才确立自己领导地位的领袖,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林冲再三解释自己的处境,并强调:“负罪之人,只求安身立命……”
王伦听出他有些文化,表情更加阴沉。
沉吟半晌,他终于说:“这样吧,林教头,你去弄个投名状,证明你不是官府的人。”
关于投名状的事,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