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可以很风情—历朝历代的花边新闻》
第15节作者:
娱乐圈秘史 楚庄王这才回过味来,感情是在拐着弯骂我。他一声长叹,知道这件事阻力很大。优孟你说哥我该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吧。优孟实话实说,就把它当个普通的畜牲埋了拉倒。楚庄王灰不溜秋地让宫中的大厨把马抬走,偷偷地吃了顿马肉大餐。
日期:2010-5-30 16:19:00
原文地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Polycoria
应该P过,因为没P过的看起来更恶心。放在百科里容易吓到人。
比如这张:
http://img18.tianya.cn/photo/2010/5/29/22320967_18683847.jpg
还有两个不在一起的
http://img18.tianya.cn/photo/2010/5/29/22321799_18683847.jpg
第二张靠谱,跟我想象的一样,不过还是有点恐怖,不贴在这了
日期:2010-05-30 16:30:27
楚国宰相孙叔敖和优孟私交不错,孙叔敖临死前交代儿子,我死后你肯定会穷得叮当响,到时你就去找优孟,告诉他我是你爹。知子莫如父,几年后,他儿子果然穷的揭不开锅靠上山打柴为生(万恶的旧社会!现在的高干子弟怎么也得是百万富翁拥有几国护照绿卡子女全哈佛牛顿毕业。孙叔敖这傻X,竟然不知道权力寻租)。实在过不下去了,他跑去找优孟说,告诉了孙叔敖的临终遗言。
优孟作为一个低等的优伶,也没什么立竿见影的办法,他要求孙叔敖的儿子不要出远门,在家等信儿。这一等就是一年多。
优孟有啥能耐改变孙家的困境?优孟不仅脑子好使,还是模仿秀高手。他弄来孙叔敖生前穿戴的服装,然后无时无刻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慢慢变成了孙叔敖的特型演员。某天,楚庄王请客吃饭,优孟捧场逗乐。楚庄王一看优孟到来吓得魂都出窍了,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连孙叔敖的同事们都认不出来(姐对这里存疑,难道他有人皮面具?)
楚庄王想请复活的孙叔敖继续做宰相。优孟模仿孙叔敖的妻管严,声称要回家问问老婆的意见。三天后,他回复庄王,我老婆说楚相不值得做。我死前爱岗敬业工作业绩优异,但死后儿子穷得卖柴为生。说完他还唱上了,“山里耕田苦,肚子填不饱;好不容易当个小官贪点小钱,害怕死后清算,辛苦捞的钱又充公。贪官难做,想当清官,可是孙叔敖廉洁又怎样,老婆和孩子喝西北风!”
优孟即兴创作的这首歌曲唱完后,楚庄王听出了化外之音,优孟是骂自己人走茶凉,卸磨杀驴。他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四百户的寝丘封给他做食邑,供祭祀孙叔敖之用,子子孙孙世代继承。优孟衣冠作为模仿秀的代名词,就是这么来滴。
日期:2010-05-30 17:33:16
春秋战国娱乐事件之夜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国民的娱乐生活空前丰富,这一时期,男人们的夜生活比起前朝更是玩出了新花样。
齐国的天才政治家管仲,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发明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女经济。说白了,就是开设国营妓院,将娼妓收编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为嘛姐想到了天上人间?这是为嘛?)
管仲在齐国创建了“女闾”,就是官方妓院,不是官方默认的、暗地里开绿灯的窑子,而是发给经营许可证由国家控股的窑子。这是中国最早的国营企业。
齐国从事脂粉生意的妓女数量有多少?管仲设女闾300,一闾是25家,总数当为7500家。7500个窑子能有多少从业人员,起码也到好几万人!这几万美女带来多大的经济收入,请参考天上人家的牛X程度。
你说管仲的脑子是咋想的,会想起来开发美女经济?他的初衷其实是弄鼓齐国的钱袋子,为齐桓公称霸提供军费和经济后盾。还有两个附带的目的,一是为了网罗人才,借美女勾引人才(这叫什么招!管仲太了解人性了)二是为了满足骨灰级色鬼齐桓公追求刺激的心理。
日期:2010-05-30 20:20:47
官妓的来源主要是奴隶,还包括罪犯的女眷,被拐卖的人口(千古不变啊),当然也包括为了养家糊口自愿做皮肉生意的。
管仲的建设性想法立刻得到了各诸侯国的复制和后世各朝各代的,官妓行业的的发达繁荣到唐宋时期更加令男人们神往(后面再讲)。每逢节日宴游,迎送重要宾客,官方都要挑选一些姿色上等才艺俱佳的妓女前去做三陪。国营妓女是体制内的,地位虽然卑贱,但不愁吃穿,也是公务员。(古代太监、妓女都是公务员,你说公务员牛个P啊)。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私妓和军妓。一些贪慕物质享受的或者被生活所逼的美貌女子,善于打扮,善于歌舞,从事皮肉生意,提供上门服务,为劳苦大众造福。《诗经》里称为“游女”。 这些都是个体经济,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军妓最早的记录是越王勾践为了解决士气低落的问题,让有前科的寡妇为情绪低落的士兵提供特殊服务,这就是当时典型的“军妓”。尽管当时越王勾践让“有过寡妇”为军士提供性服务,可能是一种应急措施,但它一直被看做是中国军妓制度的原型。
日期:2010-05-30 21:39:52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国民的娱乐事业空前繁荣,草根出身的歌手、舞娘摇身一变成为六宫之首的皇后娘娘,这种局面在天朝社会十分罕见。不同于现在的娱乐圈人士,唱好演好可以做神秘的政府组织代表劳苦大众,当时的优伶就好像王侯将相豢养的宠物一样,是被踩在较低的被人看不起的群体。
秦朝时,天才的皇帝嬴政设置了管理国家音乐事业的官方机构—乐府,汉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并将它规范化,体制化。乐府的运作形式类似于现在的文工团,集中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音乐创作、表演人才,不仅加工、改编旧作,使之符合新时代的需要,而且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原创作品。
还经常到达官贵人的府邸和地主庄园举办类似“同一首歌”“心连心”形式的大型外景演出活动,丰富和活跃基层P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防P民们没事的时候泡妞掐架聚众赌博。演出活动。演出包括鼓吹乐、相和歌、歌舞百戏及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是鼓吹乐和相和歌。
乐府作为一个双面词,还有一个身份是民谣。汉乐府发展的高峰,是《孔雀东南飞》。长久以来,这首民谣一直被称为有“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其实也就是很现实的婆媳关系问题,好媳妇遇着个恶婆婆,外加一个软柿子老公。仨人谁都没智慧圆满解决问题,最后杯具了。杯具之后,好事的人一联想,两鬼魂变孔雀了。
日期:2010-05-31 09:35:33
相和歌和鼓吹乐是秦汉歌乐的主旋律。
是西汉原创的一种流行歌曲,在田间街头小调的基础上发扬了楚国音乐的特点,糅合而成。最早是清唱,不插电。后来发展成丝竹相和,执节而歌。节是种圆形的革制鼓类乐器。歌手拿着这种乐器一边打拍子与管弦乐合奏,一边歌唱。再后来出现合唱,和声、帮腔都开始露面。汉代的但歌就是一种固定组合的合唱表演,一人唱,三人和。《宋书乐志》中保存有6首汉代的相和歌,《东光乎》、《鸡鸣》等,可以看出是先填词后谱曲。
秦汉最有名流传最广的相和歌莫过于《江南》,歌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娱乐的头脑是逐步开发的,再到后期,相和歌发展成为歌伴舞形式,成为有乐队伴奏,舞蹈表演和歌手演唱的大型演唱会,称为相和大曲,代表作《东门行》、《白头吟》、《陌上桑》。
演唱会看多了,观众们口味返璞归真,又不喜欢花里花俏的伴舞,抛弃伴舞,回归歌乐形式,成为但曲。但曲开始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伴奏曲子结构复杂,歌词繁复庸常,包括序曲、主题乐章和结尾曲等,有点大型乐章的味道,代表作就是惊世之音《广陵散》
相和歌的伴奏乐器包括笛、笙、节鼓、琴、瑟、筝、琵琶、筑等。筑不仅是种乐器,还可以杀人,后面会重点讲到这种杀手高渐离使用的暗器。
日期:2010-05-31 09:40:49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