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可以很风情—历朝历代的花边新闻》
第30节

作者: 娱乐圈秘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多少有点矫情。桓伊却是真从容,这从他的《梅花三弄》中,完全可以看出纯净、幽远的境界。

  日期:2010-06-15 10:35:21
  魏晋南北朝琵琶王之曹妙达
  胡人,五胡乱华,这些概念其实就像你就黑人为黑鬼一样,叫岭南人南蛮一样,是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比较讽刺的是,汉文化的血脉里流淌着很浓厚的胡人元素,如果说李世民是胡人,你会不会觉得难以接受?
  现代人看到江浙女子抱个琵琶半遮面,觉得挺美挺风*,其实琵琶是胡人的乐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音乐家不多,胡人更是少之又少,琵琶王曹妙达算是一个异类。
  曹妙达是西域曹国人,他活跃在北齐至隋文帝的时间段,红了半个世纪,算娱乐圈的常青树。南北朝乃至隋唐的琵琶演奏家,基本都是胡人。
  他的爷爷曹婆罗门和父亲曹僧奴在北魏末年移民到中原定居,曹妙达成为了白皮黄肉的土豆人。曹婆罗门弹奏的龟兹琵琶技艺是从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那里学会的,他把这个技术作为家传宝贝,时代延续,到曹妙达这一代,终于在娱乐界混出了名堂。

  他的琵琶弹奏技术出神入化,高超得惊动了中央。北齐文宣帝高洋向往胡人的娱乐生活,他经常自己击胡鼓伴奏,让曹妙达弹琵琶,两人一唱一和,十分和谐。
  琵琶用木拨子丨弹丨拨,到了唐代才改用手弹,所以古代演奏琵琶称为鼓琵琶。它是纯正的掉渣的舶来品,洋玩意。最早在公元前两千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塑像上发现。塞琉古王朝时期传到波斯,称为Tambura(这个音是如此熟悉,让姐想起某首歌,但又想不起是哪一首)
  曹僧奴虽是胡人,但十分熟悉汉人社会的潜规则。他看北齐皇室喜欢胡人的音乐和舞蹈,就把自己擅长弹琵琶的女儿献给北齐后主高纬做妃子,被封为昭仪,曹僧奴也飞黄腾达被封为日南王。
  曹妙达在曹僧奴死后,被封为郡王。北齐灭亡后,曹妙达进入隋朝演艺界,担任乐官,在太乐教音乐歌舞,还为新政权创作了主旋律歌曲清庙歌词十二曲。
  有这门吃饭的技术,不愁找不到粉丝。在隋朝,他的能歌善舞,受到王公贵族的追捧,纷纷请他到府上唱堂会,表演助兴。他不仅会唱口水歌,还是原创型艺人,能够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隔三差五地推出一两首新作品,保持自己在排行榜上的影响力和在娱乐小报上的曝光率。

  日期:2010-06-15 11:09:59
  魏晋南北朝琵琶王之曹妙达
  胡人,五胡乱华,这些概念其实就像你就黑人为黑鬼一样,叫岭南人南蛮一样,是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比较讽刺的是,汉文化的血脉里流淌着很浓厚的胡人元素,如果说李世民是胡人,你会不会觉得难以接受?
  现代人看到江浙女子抱个琵琶半遮面,觉得挺美挺风*,其实琵琶是胡人的乐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音乐家不多,胡人更是少之又少,琵琶王曹妙达算是一个异类。
  曹妙达是西域曹国人,他活跃在北齐至隋文帝的时间段,红了半个世纪,算娱乐圈的常青树。南北朝乃至隋唐的琵琶演奏家,基本都是胡人。

  他的爷爷曹婆罗门和父亲曹僧奴在北魏末年移民到中原定居,曹妙达成为了白皮黄肉的土豆人。曹婆罗门弹奏的龟兹琵琶技艺是从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那里学会的,他把这个技术作为家传宝贝,时代延续,到曹妙达这一代,终于在娱乐界混出了名堂。
  他的琵琶弹奏技术出神入化,高超得惊动了中央。北齐文宣帝高洋向往胡人的娱乐生活,他经常自己击胡鼓伴奏,让曹妙达弹琵琶,两人一唱一和,十分和谐。
  琵琶用木拨子丨弹丨拨,到了唐代才改用手弹,所以古代演奏琵琶称为鼓琵琶。它是纯正的掉渣的舶来品,洋玩意。最早在公元前两千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塑像上发现。塞琉古王朝时期传到波斯,称为Tambura(这个音是如此熟悉,让姐想起某首歌,但又想不起是哪一首)
  曹僧奴虽是胡人,但十分熟悉汉人社会的潜规则。他看北齐皇室喜欢胡人的音乐和舞蹈,就把自己擅长弹琵琶的女儿献给北齐后主高纬做妃子,被封为昭仪,曹僧奴也飞黄腾达被封为日南王。
  曹妙达在曹僧奴死后,被封为郡王。北齐灭亡后,曹妙达进入隋朝演艺界,担任乐官,在太乐教音乐歌舞,还为新政权创作了主旋律歌曲清庙歌词十二曲。
  有这门吃饭的技术,不愁找不到粉丝。在隋朝,他的能歌善舞,受到王公贵族的追捧,纷纷请他到府上唱堂会,表演助兴。他不仅会唱口水歌,还是原创型艺人,能够吸收民间音乐的营养,隔三差五地推出一两首新作品,保持自己在排行榜上的影响力和在娱乐小报上的曝光率。

  日期:2010-06-15 16:19:01
  魏晋南北朝天皇级巨星之苏祗婆
  按照中学教材注释体介绍苏祗婆就是:姓白,名苏祗婆,生卒年不详。胡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著名琵琶演奏家。
  苏祗婆是龟兹人,出身音乐世家。他爹就是娱乐圈红人,炙手可热的音乐家。公元586年,苏祗婆跟随突厥木杆可汗的女儿阿史那公主嫁给周武帝宇文泰,有说苏祗婆的汉名就是白智通。
  话说当时北方有三股势力并立,北周、北齐和突厥。周武帝雄韬伟略英明神武,一心想灭了北齐统一中原。但是,吹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北周和北齐几次掐架,都吃了败仗。

  北周与北齐争霸,眼神都瞄上了处于中立姿势的突厥。如果能把突厥拉到自己的阵营里,那几乎是满打满算的胜利。两家的招数也一样,跟突厥可汗联姻。
  当时突厥的木杆可汗,只剩下阿史那公主未婚。为了赢得联姻,宇文泰和高纬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求婚拉锯战。木杆可汗两边的橄榄枝都攥在手里,权衡不定。今天觉得北周有前途,明天觉得北齐有希望,就这样一个女儿许两家,翻来覆去倒腾了五六年。
  期间发生了固婚使团被囚禁、迎亲使团被扣押等狗血剧情,最后,北周艰难胜出,娶回了十八岁的阿史那公主,尊为周武皇后。
  公元568年,阿史那公主的出嫁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阿史那公主酷爱音乐,弹的一手好琵琶。可汗派遣了一支由龟兹、疏勒、安国、康国等地组成的三百多人的西域乐舞队随行,其中包括著名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白明达,还带去了西域的各种特有乐器,比如五弦琵琶、竖箜篌、哈甫、羯鼓等。
  这些从西域传进来的乐器,在隋唐时期大行其道,风靡全国,慢慢融入汉文化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改良后的琵琶成为我天朝的主要民族乐器。P民们不喜欢创新不想动脑筋,五千年就发明了四样东西,整天摆出去显耀的乐器还有不少都是舶来品。

  婚礼当天,长安张灯结彩,全国放假一天,周武帝压抑着不满亲自弹起五弦琵琶,新娘阿史那公主跳起突厥舞蹈,在京城街头举办大规模的庆祝演出活动。因为皇后是突厥人,周武帝对中原音乐进行改革,采用了 “戎华兼采”的方针。
  苏祗婆不仅琵琶弹奏技艺无与伦比,而且精通音律。他将西域的“五旦”“七调”等源于印度的龟兹乐律带到中原,由中原音乐家郑译将其与中原传统的乐律进行融合,创立了八十四调的理论,后来演变成为隋唐燕乐的28调。
  宫调理论对后世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戏剧的繁荣发展,都闪现宫调理论的身姿。
  日期:2010-06-15 20:50:47
  魏晋南北朝娱乐事件之男色消费

  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带来了一种特产:男色消费。
  当时的社会风气十分不和谐不健康,一方面打打杀杀争权夺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方面醉生梦死,过把瘾就死。所谓魏晋风流,似乎就是让制度和规矩,礼法和教条滚蛋,爷要快乐,要自由,要及时行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