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刺激,揭示殡仪化妆师的生活》
第30节

作者: 禅中天籁小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师傅冲我招招手说:“走吧,今晚我陪你加个夜班。”
  我们关了太平间的灯,回到我的值班室。

  我给李师傅倒上茶,李师傅在沉吟着,并没有理我。
  “师傅,您的身体好点了吗?”我看见李师傅一直愁眉不展。
  “小沈啊,你知道今天是阴历的几月初几吗?”李师傅没有理我的话茬,阴着脸问我。
  我扒拉着手指算了算,说:“应该快到阴历7月吧!”
  “今天是阴历七月初一!”李师傅喝了口茶。
  “七月初一怎么了?”我纳闷的问。
  “哎,傻孩子啊,整个阴历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李师傅叹了口气,接着说:“鬼门开,本来是阎罗王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可是部分恶鬼也是偏趁此良机来到阳间为非作歹。”

  “鬼门大开?”我又吓了一跳。
  “今天是鬼门大开的第一天。你自打上次附体之后,身体一直阴气过重,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所以,我晚上不放心,过来看看,果不其然你这里撞上了古怪的事情。”李师傅叹了口气。
  “鬼门大开,难道没有什么消灾避祸的方法吗?”我小心翼翼的问。
  “哎!”李师傅叹了口气:“如果在清平世界,人们的朗朗乾坤之气,自然能够抑制住鬼气,七月可以平安度过。
  可是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人人说鬼话,为了蝇头小利,不惜尔虞我诈。传谣言,说坏话,堂堂万物灵长,做的事情居然连鬼都不会做!为官者,日日勾心斗角,官场争斗毫无人性可言。天天人行鬼道,这样长时间下去,人世间阴气过重,给厉鬼横行提供了大好时机……
  我用区区法术怎可能压制如此强大的鬼气?”李师傅摇头叹息,都有点老泪纵横了。
  “师傅,您别难过,有事您吩咐,我愿意跟师傅一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冲着李师傅重重的点了点头。
  李师傅看了我一眼,脸上的表情有点舒展了:“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心里也舒坦一点。禅中啊!你进入这行一年多了,我一直在观察你,你勤奋认真,朴实纯厚,敬老爱幼,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师傅我很高兴。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也该将老人们传给我的衣钵传给你了!”
  (十六)入殓丧礼
  “你知道咱们入殓这行,供奉的祖师爷是谁吗?”李师傅问我。
  我听了感到非常的新奇,入殓行业还有祖师爷?我对师傅说:“我不知道!”
  “是衍圣公——孔子他老人家!”李师傅认真的给我说。
  “啊?”我震惊了。怎么会是孔子?
  我知道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喜欢尊奉古时名人为自己的祖师爷,借以提高自己行业的地位。比如说,木匠尊奉鲁班为祖师爷,商人尊奉范蠡为祖师爷,戏子尊奉唐玄宗为祖师爷,连小偷都尊奉梁山好汉—时迁为祖师爷。
  可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孔子是入殓业的祖师爷!
  李师傅微笑着看着我:“很惊奇吗?呵呵,当年我师傅告诉我的时候,我的表情也跟你现在一样。”
  李师傅详细给我解释后,我才恍然大悟。
  入殓在古时又称丧礼。
  丧礼为中国古代凶礼之一。中国最早的礼书—《周礼•大宗伯》中就记载:“以丧礼哀死亡。”
  中国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作极为重要的大事,很早就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丧葬制度。
  商代以前的丧礼制度已难稽考,而周代的丧葬制度,就保存在儒家经典“三礼”之中,主要包括选坟设墓(埋葬制度)、举办丧事(丧礼制度)、居丧祭奠(丧服制度)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设不同等级,程序很复杂,名目各有五六十种之多,绝对是繁文缛节。
  根据《仪礼•士丧礼》中记载:
  古时候,将死之人一定要居于正室。弥留之际,家属守在床边,把很轻的丝绵新絮放在临终者的口鼻上察验是否还有呼吸,而且“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绝于男子之手”。
  人死之后,由“入殓师”(专业术语叫复者)拿着死者的衣服,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呼死者名字。反复多次后由另一人接过衣服给死者慢慢穿上。《礼记•檀弓下》解释道:“复,尽爱之道也。”这一仪式是表示为挽回死者的生命而做最后一次努力。
  招魂后,把死者安放在正室南窗下的床上,用角柶插入死者上下齿之间,把口撑开,以便日后饭含。用燕几固定死者双足,以便日后着履。用特制的敛衾覆盖尸体。还要在尸体东侧设酒食,供鬼魂饮用,明清时俗称倒头饭。

  在堂前西面的墙下挖坑为灶,烧洗米水为死者洁身,给死者理发、剪指甲。表示洁净反本。
  由于中国人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最晚到殷代就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大约就是早期的“儒”,《说文解字》称之为“术士”。
  中国古代丧礼非常繁杂,儒者为其赋予了其合理的意义。比如《礼记•问丧》中,有人问,为啥人死了三天才入棺下葬?解释是:亲人故去,孝子悲痛万分,在地上滚着哭,想让死人复生。等三天就是等着复活。三天还活不过来,孝子也哭累了。此时下一步葬礼所需的衣服、东西都准备好了,远方的亲戚也赶到了,正好下葬。
  2500年前,身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一生致力以学,带了那么多门徒。为了生活,孔子就选择主持葬礼这一“儒”的老本行,为主要的生活之道。孔子曾说 “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基于自己当过“入殓师”经历的一种反思。
  孔子主持丧礼,直到他50岁后出去做官。《史记•孔子世家》上明确记载,孔子到齐国去,齐景公想重用孔子,但宰相晏婴阻挡,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晏子批评孔子为首的儒者倾家荡产办丧事。这也证明孔子是将入殓上升为合规葬业的第一人。

  因此,入殓这个行业,就把孔子做为入殓的祖师爷。但是,由于中国历来重儒轻商,芸芸学子们将孔子视为神灵。入殓业不敢大庭广众宣布,自己是孔子的学生,只有代代口传心授,告诉自己的后人,这位2500年前的圣人就是自己的祖师爷。
2011-4-1 17:25:00
  (十七)入殓门派
  听师傅讲完,我感到非常的兴奋。原来入殓这个世人避之不及的行业,原来竟有如此显赫的历史和如此伟大的掌门人,这怎么不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激动和兴奋!
  李师傅颤巍巍的站起来,在值班室的旧箱子里拿出了一个很陈旧的包袱,冲我招手说:“今晚我就把衣钵传给你,你跟我来!”
  李师傅带着我走进了化妆间,让我把一张长桌立在西侧。他把包袱打开,从里面取出了香烛,摆放在桌面上。又取出了三个古香古色的酒杯,放在了香烛的前面。最后,师傅从包袱中取出了一个陈旧的卷轴,他让我挂上。我踩着旁边的凳子,把卷轴在墙上挂好,慢慢的展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