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31节

作者: 李幺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06 11:46:33

  【2-24】
  常德城每间倒塌的房屋,每堵坍塌的墙壁,都成为国军阻击日军的阵地,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倒下几具尸体。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已经被攻破的常德城,已经被打残的57师,依然如此强悍。
  常德城里战火燃烧,枪声震耳,间或还有慷慨激昂的《74军军歌》的歌声。日军胆颤心惊地行进着,因为每一个黑洞洞的窗口,都可能飞出子丨弹丨;每一扇倒塌的门扇后,都可能冲出国军的敢死队。

  杨乾坤说,日军攻进城墙三天了,还没有占领仅有4平方公里的常德城,后来,日军想了一个办法,又用飞机扔传单。当时的传单是这样写的:
  告57师将兵:
  1、第10军在黄土店以北被全部歼灭,军长方先觉及其师长阵亡。
  2、援救汝等各路渝军,完全绝望,57师将士歼灭在即。
  3、无论渝军还是57师将兵,活捉余程万赏50万元。
  4、杀余程万将首级送来投降,赏30万元。
  大日本军司令官

  传单漫天飞舞,飘落在了国军坚守的阵地上,国军捡起传单,还是连看也不看,就撕碎了。
  想起来小日本真够不要脸的。第10军派遣出的另一路援兵,那时候还在和日军激战,而日军竟然说全部被歼灭,方先觉那时候坐镇指挥,各师师长冲锋陷阵,日军竟然说全部阵亡。如果全部阵亡了,又哪里会有几个月后的衡阳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方先觉率领第10军照样打得日军找不着北。常德城破后,各路援军仍在拼命扑向常德,从来没有放弃营救,而日军竟然说“渝军”全部绝望,他们口中的“渝军”,就是国军,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在重庆,所以有了日军口中这种不伦不类的叫法。

  这份不伦不类的传单也飘到了师部坚守的中央银行地下室里,余程万捡起来,看了一眼,笑着对身边的人说:“日本人太小气了,我的命才值30万?我们牺牲了8000人,一人一万元,也值8000万元。”身边的人听到余程万的话,全都笑了。
  危难迫在眉睫,余程万还如此坦然。从容蹈入死地,真乃大丈夫本色。
  12月1日,形势愈加危急。
  中午时分,曾有一股日军寻隙冲到了中央银行大厦门口,皮靴声和叫喊声清晰可闻,如同响在耳边。师部所有人都站起身来,冲到门口,余程万手持一把卡宾枪,对着冲到门口的日军一阵狂射。师部所有人,包括报务员、勤务兵,都提着步枪和大刀,睁大血红的眼睛,嘶声呐喊着,像一群饿狼一样,从地下室冲出来,旋风般地卷向日军。
  一阵激烈搏杀,日军退后了50米。
日期:2011-01-06 16:02:09

  【2-25】

  美国记者爱泼斯坦当时就和余程万在一起,他见证了57师最后的时刻。
  吴荣凯和旷文清也坚持到了最后时刻,他们也和余程万在一起。
  很多年后,吴荣凯和旷文清回忆起常德城破的日子,仍旧感叹唏嘘,老泪纵横。
  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这里举目尽是烧焦的围墙、残破的砖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的城里寻一未经摧残的东西,实在难乎其难。”

  事实上,当时未被摧毁的建筑,只有悬挂着西班牙国旗的天主教堂。除此之外,常德城的每座建筑都变成了废墟。
  日军距离57师师部只有50米,国军坚守在中央银行地下室,能够清楚地听到日军的说话声。如果发起冲锋,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穿越这50米。旷文清说,当时,守卫在余程万身边的人,不足百人。
  这个时候,吴文凯和团长柴意新坚守西门。激战多日,日军先后突破了北门、东门、南门,而西门仍然牢牢地控制在国军手中。柴意新率领的169团也仅剩下了100多人。这是当时常德城里仅剩的一支能够对日军构成威胁的武装力量。正因为西门未失,57师才有了一条退路,这支中国最具战斗力的军队才保住了一线血脉。
  余程万早已经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他决心与常德共存亡。部下有人劝说他,要他一定带领大家打出去,迎接援军。余程万当时肯定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终于答应了部下的要求。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这样记载:“人类的持久战争是有限度的,当战至最后的300将士,余程万将军决定退出常德城垣,以求报国于他日……假如连这少数人都不能生还,那么保卫常德的英勇事迹将随他们英勇的死友埋葬于废墟之下,泯灭而无闻于世。”

  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他们不明白中国军人为什么在弹尽粮绝的死地,不选择缴械投降,而选择以死相拼。在西方,他们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如果失去了抵抗能力,是可以投降,以保全生命的。但是,抗战中拿着劣等武器的中国军人,置于绝境,仍然要杀人成仁,以死报国。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向侵略者投降是屈辱的。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国家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长城抗战中,29军军长宋哲元率领各师师长宣誓:“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29军在喜峰口用汉阳造和大刀歼灭3000鬼子。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日寇侵入华北的时候,对手下将官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后,张自忠将军战死沙场。
  台儿庄战役中,川军将领王铭章守卫藤县,藤县失守,王铭章战死。藤县县长周同抚尸大哭,说道:“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要做第一个为国牺牲的地方官。”然后,从城墙上跳下,以身殉国。

  武汉会战前夕,日军进犯户口要塞炮台,官兵齐声高呼:“我生国亡,我死国存!”。后,要塞官兵绝大部分壮烈殉国。
  日军进犯中条山的时候,第三军军长唐淮源所部被围,弹尽粮绝,突围无望,唐淮源说:“中国只有阵亡的军长,没有被俘的军长。” 然后饮弹自尽。
  ………
  12月2日夜晚,师部召开师长团长军官会议。吴荣凯说,当时,师长团长剩下没有几个人了。
  这次会议的内容是讨论突围。吴荣凯说,由谁突围,由谁坚守,在师长余程万和团长柴意新之间展开争执。余程万一定要让柴意新突围,自己坚守。当时那种情况下,谁都知道突围可能会有一线生机,而坚守就意味着牺牲。柴意新说:“援军来的肯定都是师长以上的将军,你让我一个团长怎么指挥,还是师长去突围吧。”余程万说不过他,只好听他的。
  就这样,柴意新选择了坚守。
  凌晨一时,余程万带领104名战士突围,这104名战士中就有旷文清和美国记者爱泼斯坦。169团仅余的29人跟着团长柴意新坚守,吴荣凯是169团的书记官,他要留下来,柴意新一把把吴荣凯推倒了171团团长杜鼎的面前,让杜鼎带着吴荣凯一起突围。吴荣凯哭着要留下来,柴意新异常生气,他呵斥道:“169团再剩这点人,不需要你这个书记官传达命令了!”吴荣凯还在坚持,柴意新更加生气了,他喊道:“我们留下来是拼命的,你还年轻,不能留下来,快走吧!”

  吴荣凯只好离开了。
  这些年来,吴荣凯一直没有忘记和团长柴意新分别的最后一面,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这些年来,吴荣凯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就泪流满面。
  7天后,当国军光复常德时,吴荣凯随着第一批援兵冲进了城内。在打扫战场时,吴荣凯看到了团长柴意新,他身中四弹,血染军装,留守的29名战士,也全部战死。
  当时,柴意新刚刚结婚7个月,吴荣凯至今不知道他有没有孩子。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