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32节

作者: 李幺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7 11:40:00

    【2-26】
  104名国军将士在余程万的率领下,沿着西门突围。
  西门外,燃烧着几堆篝火,篝火的光亮中,日军的游动哨走来走去,形同鬼魅,要突围到江边,只能从这里穿过,别无它途。104名国军分成了几队,倚墙角,穿断壁,匍匐前行。余程万所在的一队,仅有8人。
  穿过一道道封锁线,终于来到了沅江边。时星稀月明,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前有大江,后有日军,哪里才有一条生路?余程万带领大家沿着江边向东搜寻,走出几百米,看到有日军在江边游荡,只能隐身在断壁后。等到日军走进了巷道里,旷文清起身前行,行走几十米,终于看到了码头上绑着一条木船。
  大家坐进了小船里,余程万最后一个跳上船,一名卫士撑开长篙,木船慢慢地离开了岸边。
  然而,江水很深,长篙无法触底,木船停滞不前。卫士们正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吹来一阵夜风,风吹送着木船驶向对岸。很多年过去了,旷文清仍然感到奇怪,当时为什么突然会有一阵强劲的夜风,将他们送到岸边。天佑忠良,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一种神奇又神秘的力量。
  木船即将靠岸的时候,日军才发现丢失了船只,他们向着木船疯狂扫射,然而鞭长莫及。

  大家离开船只,沿着沅江江岸溯流而上。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天寒风紧。行不多远,突然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旷文清一直护卫在余程万的身边。天亮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小村庄,旷文清看到,现在只剩下了师长和他两个人了。而余程万因为在长沙会战时腿脚受伤,现在旧伤复发,无法行走。
  怎么办?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人意料。
  勤劳的农村人起床都很早,他们看到村庄里来了两个蓬头垢面的人,有人认出了余程万。常德保卫战前夕,余程万经常视察防卫,独步街巷,因此大家都认识。村民将余程万和旷文清扶进房屋,杀鸡煮食款待。还有村民主动去村外放哨,监视敌人。当天,还有一些国军来到了这座村庄,都是57师先天夜晚跟随余程万突围而出的战士。第二天,村民备了一副滑竿,沿着山中的偏僻小径,将余程万抬到了一个叫做黄土店的地方,那里有一支救援常德的国军。

  后来,余程万提起这段经历,“谓乡民感情之隆,几欲垂泪。”
  12月4日,余程万命旷文清收拢57师突围出来的散兵,点算共有83人,其中包括吴荣凯。
  12月5日,余程万带着83名子弟兵来到了德山,与援军58军新编11师汇合,筹划反攻。
  12月9日,各路援军反攻常德,余程万带领一个团担任前锋,一路直扑常德,突围而出的83名57师战士,全部编入这个团里,他们早就杀红了眼,决心血仇血报。
  然而,常德此时已成为一座空城。

  横山勇占领了常德后,震骇于“部队被重挫,伤亡惨重”,不敢在常德久留,他被57师的英勇无畏吓破了胆。当时,常德城里的日军尸体都来不及掩埋,横山勇就下令日军陆续撤出常德。杨乾坤说,横山勇占领了常德后,57师余部转入地下作战,向日军偷放冷枪,猎杀落单的日军,所以,横山勇吓坏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57师这样的对手。
  横山勇匆忙撤出常德,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当日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占领了常德时,国军各路援军对常德的合围也即将形成。横山勇不敢在常德久留。如果横山勇留在常德,常德就会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吴荣凯和旷文清都提到了这么一件事情。当天,余程万率领着先头部队进入常德时,从常德城的断壁残垣后,居然互相掺扶着走出了300多名57师官兵,有的手中拿着空枪,有的手持大刀,在日军占领常德的这一周里,他们仍然坚持抗战。当国旗在中央银行大楼上再次飘扬招展时,所有人都痛哭失声。
  57师隶属于74军,74军是当时中国最强悍的军队。
  74军在抗战结束后改变为整编74师,整编74师同样异常强悍。
  孟良崮战役中,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20万人将张灵甫的整编74师3万人围困在孟良崮中,那同样是一场异常凶险的战役。张灵甫被击毙后,粟裕让各纵队清点击毙与俘虏人数,发现人数总和与整编74师编制相差5000人,粟裕便将已经撤离的解放军各部又追回来,要求继续搜索。结果,搜索部队在一座山谷里,发现5000名整编74师残部,静悄悄地躲藏着,他们已经没有了一颗子丨弹丨,准备等到解放军撤离后,再起身归队。这种情景,让搜索部队震惊不已。5000名俘虏被带走后,解放军才赶紧撤离,如果再晚一两个小时,解放军又会被外围的几十万国军包了饺子。

  74军作战实在太顽强了。
  74军自组建之日起,就是中国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他被称为“抗日铁军”,“抗日救火队”,哪里最危急就奔赴哪里,解放战争的时候,同样是这样。但是,自张灵甫后,重建的74军就没有战斗力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