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迷津之锁龙冢》
第6节

作者: 文山樵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了郑楚生,六七个小时的路程很快就过去了。下午四点多就到武安了。马可教授已经到了,他五十上下的年纪,头发基本掉完,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学者派头。不过他只一个人,竟没有助手。我心想,这假洋鬼子混得也不怎么样嘛。当地文物局领导接待了我们,当晚我们就在武安住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五点多,我们驱车前往东河村。到了村子里,村支书、村长给我们找了一个向导,连同武安文物局派来的老秦和林业丨警丨察周志龙陪我们一起上皇母山。
  皇母山绝对海拔不到两千米,但相对海拔高,超过两千三百米。而且山深林密,基本无路可行。所以两辆车到了山下,我们只有弃车徒步。

  下了车大家先检查装备。夏文海、郑楚生和温八一人背了一个瑞典军用双肩背包,包外还别了一柄德式折叠工兵铲。雷晓阳腰上挂着强光手电,背了一个小一些的背包,但份量看来也不轻。
  我自己没带什么,但得替夏雪背包。我把她的背包一背,好家伙,起码三十斤!我说我的小姑奶奶,你都带的什么玩意儿?夏雪一叉腰,怎么,有吃有喝,你待会儿别吃?
  我心说你当来踏青哪。但嘴上不敢说,老老实实背上包,跟着夏教授上山。
  我们的向导姓王,叫王有田,五十出头,长得老实巴交。他自己边引着大家往山里走,边介绍道:“这里就是皇母山了,这山道路崎岖难行,自古又叫天门山,意思是登此山难如登天门。”
  我们这些人个个大包小包(除了夏教授和夏雪),我看王有田却只有一枝木手杖,一支军用水壶和一把锈柴刀。我便问他:“老王,你就带这点家伙上山?”
  王有田露出得意的笑容,“小兄弟,进这深山老林,凭得不是家伙,是身手、是经验。”
  我心想就你这老胳膊老腿的,走得快点儿恐怕都得散架,还身手?别吹了。

  另一边郑楚生和林业丨警丨察周志龙聊上了,“我说周警官,您在这儿多久了?”
  “分到皇母山这块儿快二十年了。” 周志龙边走边说,“不过平时也不太上山,就住东河村里。”
  “那您可够苦的,我看这村子又穷有僻的,到了晚上除了熄灯上床,没别的娱乐了吧?”
  “也有,抓黄鬼。”
  郑楚生一听来兴趣了,“怎么,你们林业丨警丨察还管扫黄?”

  “哪儿啊,你误会了。” 周志龙笑了,“我说的是武安的傩戏,俗称‘抓黄鬼’。”
  郑楚生说:“还有叫这名的戏?”
  走了半个来钟头,路变得非常难走,或者说基本上就没路了。
  王有田看来是走得惯了,一边用手杖拨开荆棘乱草,一边说:“小心脚下,这一片儿有长虫。”
  夏雪吓得轻轻叫了一声,我知道她最怕蛇、蜥蜴之类,忙拉着她的手安慰她说:“别怕,考古人百虫不侵。”
  夏雪的脸都吓白了,瞅了我一眼,没应声。

  夏教授倒不怕蛇,但累得够呛,毕竟快七十的人了。夏文海解下背包,抽出三节螺纹钢管,接成一根长管,递给夏教授,“爸,当手杖用吧。”
  我见了心想,到底是亲父子,哪有隔夜仇。谁知夏教授脸色大变,低声但严厉地说:“这是什么东西,你拿它干什么!”
  夏文海面不改色,“这是改装的洛阳铲,探土质的。”
  我大吃一惊,夏教授指着三节现代版“洛阳铲”,声音都有点儿颤了,“你、你可别走歪路……。”
  我看着钢管想,现在的人可真是敢想,这样的组装洛阳铲携带起来可方便多了,而且想接多长接多长,不用的时候往包里一塞,不露形迹。

  不过说老实话,我没觉得夏文海这么做有什么不妥。用什么工具不重要,关键是用工具去干什么事情。就像夏教授自己对风水学说的使用评价一样,看拿它来是为什么服务的。
  夏雪怕爸爸生气,上前说:“哥,你收起来吧。”说完搀着夏教授走。
  夏文海也没坚持,一边拧开钢管一边说:“离大概方位至少还得有半天路程,下面的路肯定更难走。”
  我听了又吃了一惊,连夏教授也只凭航拍照片猜测了一个大致范围,夏文海怎么这么清楚具体位置?
  我正惊讶,王有田开口了,“半天路程,你莫非说得是猴跳崖?”

  夏文海说:“不一定,我看还得翻过猴跳崖。”
  王有田手一摊,苦着脸说:“哎呀哎,支书只说你们是考古队,进山考察,叫我给你们引引路,可没说去猴跳崖啊。那地方,哎……,可去不得。”
  雷晓阳阴沉着脸问:“怎么就去不得?”
  王有田摸着花白头发,犹豫地说:“那地方,一是山险,二是……二是活人不能去。”
  我怕他吓着夏雪,忙阻止他道:“哎老王,你这可就不对了,现在什么时代了,还搞封建迷信?”

  王有田白了我一眼,“什么时代?到什么时代都有你们科学解释不了的事。”
  我一时语塞,这时夏教授走到林业丨警丨察周志龙面前,问道:“周同志,你了解这个猴跳崖吗?”
  周志龙也是当地人,显然也知道猴跳崖的传说,一见夏教授来问,有点不自然地回答道:“也、也没什么。就是山里老人们常说,那地方是埋冤死鬼的,活人一靠近,就……,哎,反正就是传说呗。”
  一路上一直沉默的马可教授这时开口了:“既然是传说,说明还是有点儿根据的。不过,这不也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吗?”
  我正想着马可的名字逗,他怎么不干脆就叫马可波罗算了呢?这时夏教授突然问我:“潮生,你看呢?”

  我一下没反应过来,张口道:“啊、这个,波罗教授说得有道理……。”马上发觉不对,可改口也晚了,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民间传说往往都是有根据有出处的,许多民间传说不也都找到了科学依据嘛。”
  雷晓阳插了一句:“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就像这有关猴跳崖的,也许最终仅仅就只是一条传说。”
  我正不爽,夏文海道:“妹夫,你还挺讲客观,不教条嘛。我看去猴跳崖错不了。” 我一听夏文海支持我,且又管我叫“妹夫”,心里又一阵很爽。夏文海向来是不喜欢高干子弟的,尤其对雷晓阳,更是从来没好气。而夏文海人又生得高大威猛,办事说话虎气龙声的,有股不怒自威的味道,所以雷晓阳这家伙向来是有点儿怵我大舅子的。

  雷晓阳果然没敢再吱声。夏教授有点喘,背倚一棵大树,说:“小海,你怎么这么肯定,这皇母山就一定有古墓,而且还就在猴跳崖?”
  夏文海看了看武安文物局的老秦,说:“秦老师是这里人,应该更清楚吧?”
  老秦叫秦建华,他笑着说:“夏馆长,我虽然在这里三十年了,可从没去过猴跳崖。这个,不怕您笑话,我连一次古墓发掘都没参加过。哪像您哪,年纪轻轻,走南闯北的,早早就扬名立万了。”
  我心说我大舅子名头还真够响的,连这儿都有个老粉丝。
  夏文海见问不出什么,转头冲温八使个眼色。温八会意,冲他点点头。然后走到马可教授跟前,说:“马教授,您是国际专家,连金字塔的发掘您都参与过。您的不少著作我都拜读过,其中有不少理念很前沿、很大胆,我欣赏,也很佩服。现在咱们该怎么办,您给我们指点指点迷津吧?”
  马可笑着说:“指点不敢当,何况我现在和大家知道的一样多,怎么指点?况且问题对大家来说是共同的,一起研究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