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36节作者:
李幺傻 日期:2011-01-10 20:27:19
【3-5】
卢庆义说,为了坚守衡阳,国军对防守阵地也做了改建。
衡阳东临湘江,可以作为天然屏障;北靠衡山,日军携带重武器无法翻越,这是另一道天然屏障;西边是沼泽稻田,阡陌纵横,日军重武器同样不能穿越;所以,日军要想进攻衡阳,最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从南面进攻。
南面多山丘,国军将这些山丘朝南的一面,全部削平,变成悬崖峭壁,日军要攀上悬崖,除非搬来云梯。即使日军攻占了这些山丘,后面的散兵坑照样难以穿越。每一个散兵坑前都有一人多深的壕沟,即使穿过了壕沟,还有铁丝网;即使穿越了铁丝网,还有地雷;即使穿过了雷区,还有国军的机枪扫射;即使穿过了机枪扫射,后面会有大炮镇守;即使穿过了大炮镇守,后面还有国军的刺刀在等候……
日军每向衡阳城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死亡的代价。
第10军老兵童纪统说,日本小炮很厉害,但是和美国的大炮比起来就差远了。日本小炮打一发,装一发炮弹,而美国大炮一次可连续打6发炮弹。如果没有美国人的炮,国军守城要更为艰苦。童纪统口中的小炮,可能是日本的小钢炮。他当时是第10师卫生员。
第10军有一个炮兵营,在衡阳保卫战中,这个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战来临前夕,第10军炮兵营还在桂林接收美式大炮。豫湘桂会战一开始,日军一路南下,进展迅速,史迪威创办的桂林步兵训练中心就要撤到昆明,然而,这一路丛山峻岭,训练中心的大炮又如何能够搬运。方先觉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就通过老军长李玉堂联系到了桂林步兵训练中心,将这十几门大炮运到了衡阳。
大炮刚刚运至衡阳,日军的进攻就开始了。如果再晚一个小时,这批对于衡阳国军来说生死攸关的大炮,就会落入日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卢庆义说,国军第一道防线距离城区10里,而方先觉的指挥部设在一座土山上,战斗最危急的时候,敌军距离军指挥部只有几百米。
卢庆义眼中的方先觉身躯高大,一表人才,待人和蔼。在方先觉身边担任报务员的卢庆义从来没有见到方先觉发脾气,他对人说话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直到今天,卢庆义还能记得方先觉的音容笑貌。衡阳保卫战的时候,卢庆义15岁,却已经有了一年兵龄了。
一年前,参加长沙保卫战的第10军伤亡惨重,就在长沙征兵补充,当时在长沙上中学的卢庆义深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染,就报名参军了。
当时,卢庆义有一个姑父在长沙防空司令部,卢庆义每逢假期,就去防空司令部,学会了简单的发报收报。所以,他入伍后,因为有无线电基础,经过了六个月培训后,就被分配在第10军军部任报务员,与方先觉在一起。蒋介石和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每封电报,都是卢庆义接收;而方先觉发出的每封电报,也都经过他的手。
衡阳保卫战的48天里,卢庆义见证了方先觉的每一个细节。
卢庆义说,他当时使用的电台只有15瓦,发电机也只有15瓦,信号非常不好,声音就像蚊子在叫,如果不凝神静气倾听,是无法听清楚的。因为发报机功率太小,收进发出每一封电报,都要在湖南芷江中转。后来,芷江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抗战受降城”。
卢庆义那时候没有枪。他说,衡阳保卫战的时候,枪支非常紧张,前线作战的士兵,一人也平均不到一把枪,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汉阳造。有的看起来是枪,但是根本就不能用。军部的勤务兵都没有枪,枪都支援了第一线。
日期:2011-01-11 12:46:40
【3-6】
衡阳保卫战那年,王乐平15岁,他是被拉壮丁入伍的。当时,正面战场上伤亡实在太大了,兵员严重不足,国军不得不拉壮丁。
王乐平说,当时国军拉壮丁的标准是“二丁抽一,五丁抽二”,如果一家中有弟兄两个人,就要有一个人去当兵;一家弟兄五个,要有两个去当兵。
王乐平的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当兵。那时候没有村长,村长是改革开放后的名称,再往前叫生产队长,而民国时候叫保长。有一天晚上,保长和一个穿军装的人来到王乐平家,王乐平想去当兵,他觉得那一身军装很精神,还能吃饭不掏钱。可是父亲死活不让去,无论保长怎么说,父亲就是不答应。后来,父亲说,家里没有东西吃了,需要王乐平和哥哥编竹笼卖钱。当兵的二话没说,就走了出去。再回来的时候,肩膀上扛着一袋大米,他把大米放在父亲面前,将王乐平领走了。
王乐平想着部队里只有自己年龄最小,可是来到部队里才发现都是和自己一般大的孩子。王乐平所在的那个班有8个人,全是十几岁的孩子,最小的只有13岁,班长年龄最大,16岁,可已经是当兵三年,参加过两次长沙会战的老兵了。
王乐平说:“那时候苦啊,中国成年人都打光了,上战场的都是十几岁的娃娃。”
衡阳保卫战的时候,王乐平被编入第10军预10师,驻守在衡阳南面的张家山。他说,守卫衡阳的时候,每个人都没有想着能够活下来,班长识字,他写了血书,其余不会写字的在血书上按血指印,誓与衡阳共存亡。
王乐平口中的衡阳保卫战异常悲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