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
第14节

作者: 宋文涛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陈东望着张钰道。
  “你到底有没有事啊?”张钰望着陈东抽泣着问。
  “暂时不能动了。”陈东冲张钰笑了笑,“放心吧,过两天就会没事的。”
  “那帮人也太狠了,他们不知道打的是人啊!”
  “哎,张钰,我在你家的事一定要保密!”陈东收敛笑容望着张钰道,“为了我,也为了你。”

  “嗯,放心吧。”张钰使劲地点了点头道。
  这时,院子里有人说话,其中夹杂着陈东熟悉的口音——山东话。张钰赶紧擦了擦眼泪道:“我爸回来了。”
  听到乡音,陈东似乎寻到了回家的路,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便微微一笑,将身体彻底地趴了下去。
  张钰的父母领大夫进了屋,让大夫给陈东做诊断。
  “还好,这孩子身体很柔韧,全是皮外伤,再吃点药消消炎就该没事了。”在给陈东做过包扎、敷完药后,大夫冲张钰的父母道。
  听了大夫的话,张钰一家人齐齐地松了一口气。

  大夫整理好医疗器具后就离开了,张母跟了出去。
  “孩子,什么也不要想,就在这里安心养伤,先把身体养好了再说。”张父坐在陈东身边,操着一口流利的山东话道。
  “叔叔,您也是山东人吧?”陈东问。
  “嗯,我和你婶婶都是山东临沂人,是五九年支边过来的。”张父摇了摇头叹道,“唉!不提了,都是过去的事了。你饿了吧?待会儿你婶婶回来咱们就吃饭。”
  西屋是张钰的闺房,被陈东占了。晚饭后,张钰便收拾自己的东西去了东屋。

  “今天是我的生日。往年的这一天,母亲会在天亮前为我煮上一个鸡蛋,调皮的妹妹会把滚热的鸡蛋放到我的被窝里,我被烫醒后,便会听见妹妹银铃般的笑声。可是今年这一天,却挨了一顿毒打!”陈东趴在温暖的被窝里这么想着。
  “今天遇到张钰算是我的万幸,这种特殊处境下,面对这一家人的倾情救助我却找不出任何理由来推辞。这些可都是与己无干的人哪,却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陈东想着想着,不觉已是热泪盈眶。
  “一个举目无亲的人在这陌生的环境里,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会失去尊严和安全。今后该怎么办?”身处异乡的陈东,心灵上感受到了空前的空荡和无奈。
  日期:2010-12-04 03:00:07
  出了意外,李新远很为陈东担心。列车到达海明后,他先到售票处买了返回瑶圃的车票,又雇了机动三轮车匆匆忙忙地赶往东吉村,把行李放在大爷家交代了两句,就急三火四地返回火车站。

  李新远认为,陈东此时正在瑶圃火车站焦急地等他,返回瑶圃后,他把火车站里里外外地找了个遍,却没发现陈东的影子。
  “这个陈东,怎么不在这里等我呢?他没去过王长清哥哥家,也不可能住旅店,更不可能返回瑶圃一中。大概,到徐老师那里借宿去了吧?这半夜三更的,没有办法了,等天亮了再找吧。”李新远这么想着,在候车室找了座位坐下来,一闭上眼睛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李新远紧张地看了看候车室的钟,时针指向了六点半。他要赶在徐唯一上班前见到他,于是放开脚步,一溜小跑到了徐唯一家,见到徐唯一劈头便问:“徐老师,陈东来过吗?”
  “李新远?快进来!”徐唯见李新远满脸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心里一怔,让李新远进屋坐了问,“你们怎么还没走?陈东出什么事了?”
  “我联系上了海明四中,可以在那里参加高考。可是昨天在火车站和陈东走散了!”李新远皱了眉头,把事情的经过向徐唯一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这事,会不会与苗向忠有关?”徐唯一想了想又道,“我问你:陈东知道你去了海明四中吗?”
  “知道。我也跟他提过我大爷那个村的名字,可那个地方很偏僻,不好找。”
  “这样吧,你先回去,我留心打听打听,一旦有了陈东的消息,就让他去海明四中找你。”徐唯一想了想道。

  告别了徐唯一,李新远回到火车站继续等陈东,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不见陈东的影子,只好失望地奔东吉村而去。
  东吉村,是山东人聚集的地方,共有上百户人家,为数不多的所谓坐地户祖辈也多是从山东迁来的。所以,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说山东话。李大爷夫妇有七个儿女,均已分门立户。
  李新远回到东吉村,还没进大爷的家门便听见屋里有人在高声说话。听上去,那人像是喝了不少酒。
  “你怎么才回来?佟老师中午就来了。”李大娘为李新远开了门,埋怨道。
  李大娘说的佟老师叫佟元,就是那位在海明四中当教务处主任的亲戚,人长得肥头大耳,一脸横肉,说起话来云山雾罩。李新远不喜欢他。

  “没找到我同学,该怎么对他说呀?”李新远为难道。
  “你大爷已经把情况跟他说了一遍了,你就实话实说吧,”李大娘道。
  进了屋,见大爷正陪佟元喝酒,寒暄后,李新远把找陈东的过程简单地说了。
  “这个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了!我们学校好说话,我先给他把名报上,等人来了再做安排。”佟元拍了一下胸脯,又缓了语气道,“新远哪,你回来之前我已经把情况跟你大爷介绍过了;现在你回来了,有几个问题,我得当面向你交待清楚。第一,你在瑶圃用过的名字就不要再用了,你琢磨一下,起个新名字,明天告诉我。第二,你要尽可能地学说东北话,如果有人问你是哪里人,你就说是延边的,好让他们琢磨不透,但千万不可冒充朝鲜族人,因为学校里有几个朝鲜族的,被他们发现就露馅了!在瑶圃时,我估计是因为你们没有注意这些细节,才被当地学生知道了底细,引发了罢课。这第三嘛,就是,学校要给你办学籍,加上借读费和报名费总共需要缴六十元。学校考虑到你们都不容易,一分也不多收。这个,你准备齐了直接给我就行了,我替你交。第四,除了你自己保证考上外,还必须答应给学校带两个学生。就是说,高考的时候,你要允许你前后座的同学抄你的卷子。第五,户口不是已经落在瑶圃了吗?那就先不用动,等考上学直接带到学校去就行了。”

  佟元虽是喝多了酒,说起话来却是条理清楚。
  李新远不插话,心里却很不舒服。这高考作弊的事他一向深恶痛绝,却不成想落在了自己头上,他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但迫于无奈,暂且一一应下了。
  “这个人,靠得住吗?”佟元走后李新远问大爷道。
  “这个佟元,酒喝得有点过头,话也就多了些,可他说得有些道理。新远,不用急,来,先上炕吃饭吧,吃了饭再慢慢说。”李大爷见李新远皱着眉头,没有吃饭的意思,笑了笑道:“呵呵,佟元这个人哪,平时总想赚点小便宜,咱们就成全了他。钱的问题不用愁,我想办法解决就是。至于抄卷子的事我不清楚,你自己定吧。我想,考试的时候也不一定由得了他。”

  “大爷,这考号和座次在准考证下来之前都是保密的,他怎么能事先安排作弊啊?”李新远奇怪着又道,“我在山东考学时,同学们水平都差不多,难说谁的答案正确,谁也不抄谁的。”
  “可是,你不答应人家的条件,人家不让你参加考试。唉,我看哪,就按佟元说的做吧,别的,就不要管那么多了。”李大爷安慰道。
  “那么,陈东呢?我可是答应他了。”
  “噢,你是说你的同学?佟元说了,跟你享受同样的待遇。”李大爷想了想又道,“对了,佟元还说,让你们休息几天,‘五一’学校放假一天,让你们五月二号去上课。”
  日期:2010-12-04 13:07:57
  连日来,张钰显得兴奋异常,不管说什么还是做什么,脸上都会洋溢着笑容。救助陈东,大概是她有生以来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