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古怪事——一名老海员的日记》
第25节

作者: 不死不活地生存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1-12 22:08:00
  第八节同伴的真面目
  这时候,除了偶然在前面驶过的轮船上的航行灯,我几乎看不到任何的船只。第一天的大海,特别的温柔,简直就像一个和蔼的母亲,在轻轻地摇着摇篮。
  快艇终于消失在视线外。
  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费教授和那三个流里流气的男人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费教授轻轻扯开衬衫的领口,露出一大片胸脯。“啊呀,今天真是太紧张了,弄得全身都是汗。”
  三个男人中的一个,摘下他一直戴着的牛仔帽,露出了一圈被汗水浸湿的头发。令我想不到的是,这个人竟然举起牛仔帽,就像我们常见的农民一样轻轻地扇着。另一个人虽然没脱下帽子,却径直放下手中的叉子,伸出手去,捏住面包,就要撕开塞入嘴里。
  “停!”费教授鬼鬼祟祟地左顾右盼一下,突然把衬衫领口扣上,腰板挺得笔挺。那两个男人也吓了一跳,赶紧收手,一个戴上帽子,一个举起叉子。
  这些人一会儿绅士,一会儿是老农,角色切换得这么快。这倒让我心中更是生满疑窦,费教授和这三个人似乎有某种默契,他们之间究竟为了什么目的,非要伪装成文明的绅士、大无畏的海上勇士的样子?
  就在我充满疑惑地猜想时,我听见费教授说道:“今天的开头,一切都好,完全按照我们的设想来办,不过,为了防止万一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没有拍好画面,或者为了独家镜头,再来拍我们,我们必须保持这种姿态,到了明天早上,我们离开香港已经远了,那时候,大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
2011-1-12 22:22:00
  费教授这么一说,我更是满心疑窦。这个费教授究竟在玩什么花样,我们这是正大光明的海上考古和探险,难道还有必要去关心新闻媒体吗?

  不过,费教授这句话对那三个人,显然是有效的,只见他们个个点点头,继续保持着这种又吃力又累的绅士姿态。哥哥始终一言不发,默然地看着费教授和这三个男人。
  “嗯,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我们海上探险的第一天显然很成功,本来我们应该开个香槟来庆贺一下,可惜,我们在海上,喝酒会误事的,所以这一顿酒就先记下了。”费教授很自信地说道:“可是,先生们,我们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没有彼此之间相互介绍。大家知道,在海上,同伴之间的友情往往决定着航行的成败,所以,我建议大家来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
  我们相互介绍完了以后,我才知道,这三个流里流气的男人居然是个什么航海组合,名字叫做“Trimen”,“tri-”这个词根在英语是“三个的”的意思,他们这个组合的汉语0意思就是“三人组”。
  “在去年,我们‘Trimen’组合刚刚完成沿着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无动力航行,这次,我们希望能够在大家的配合下,成为首个真正靠无动力中兴帆船越过南海的航海组合!”说这句话的,是那个叫我和哥哥吃晚饭的家伙。这人说,他的名字叫Charles,当然他更希望我们叫他的真名——李文丨革丨。
  我这辈子都没想到,洋里洋气的“Charles”和充满革命色彩的“文丨革丨”居然会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听到这话时,我正好喝了一口水,差点喷了出来。

2011-1-12 22:36:00
  其余的两个男人,一个是胖胖的,一个人则是又矮又瘦。他们自报家门后,我才知道,原来那个胖胖的人叫张伟,这实在是个很普通的名字,估计大街上随便一抓,都能抓到一大把;那个又矮又瘦的人叫别卫东,这个姓氏倒是很奇怪,我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人姓别。
  中国人的姓名本来就打着很厚的时代色彩,我思来想去,觉得这个姓“别”的,要不是改革开放,实在是难混:给孩子起名字,如果叫“革命”吧,偏偏姓是别,把“革命”给否定了,显然不行;如果要是起个名字叫“反动”吧,从整体词意上是正确的,可是给孩子起名字叫“反动”,显然是现行***。
  “我怎么会和这么古怪的人成了同伴呢?”我暗自想道。
  自然相互介绍了,哥哥自然要表示礼貌:“你们除了航海,靠什么为生呢?”
  “哦,我们不干别的,就靠冒险为生。”李文丨革丨回答道。

  “那么,我探听你们的一个秘密,这次航行,你们可以从费教授这里得到多少钱呢?”哥哥问道。
  李文丨革丨奇怪地看着哥哥,说道:“怎么,你觉得费教授应该给我们钱吗?”
  费教授笑笑说道:“我准备远洋航行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多人找我联系,我经过精心选择后,才选了他们,我们已经说好了,这次航行的船只、驾驶,都归他们负责,我呢,为了保证航行的安全,不会收他们任何费用。”
  听了这话,我和哥哥惊讶地长大了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叫人为我们航行和服务,居然还要人家付钱,不要人家付钱,已经是很大的恩惠,这是什么世界啊?

2011-1-12 22:58:00
  我正张嘴要问,哥哥悄悄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使了个眼色。我于是乖乖闭嘴,开始吃起晚饭来,不一会儿,我们就吃完了,大家收拾好了桌子和碗、碟子,从海面上提了几桶海水上来,冲了个凉,痛痛快快洗个澡,然后用一小杯水将身上的咸水擦去。
  这三个男人虽然穿着流里流气,却是相当的负责任,他们一个在船上测风向,一个收拾缆绳,加固船帆,另一个则仔细地研究起海图来,倒还显得训练有素。
  我站在看海图的李文丨革丨旁边,只见他将海图铺在甲板上,手持圆规、尺子和笔,在图上仔细地丈量着。
  他猛一回头,看到我真在他的身边,于是便笑笑说道:“这艘船不比你们大油轮,设备先进,除了两具小雷达外,航行还得靠海图。”
  说实话,在轮船上,我实际上只是个机修工的小头目。平时很少上驾驶舱不说,更何况航海、画海图这些事情和我们无关,是船长和大副、二副他们的事,所以也不大懂得。只听得李文丨革丨说道:“大概,从明天开始,我们身下的海浪就没有这么平静了。”
  他轻轻地在海图上标出一条长长的线,正好把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分在一边,东沙群岛和亚洲大陆分在另一边,然后道:“这里,常年有一股很强的暖流通过,就横在我们前面,我们现在要尽量将船的角度偏南,这样,我估计,等我们穿过这片暖流后,我们运气好的话,将在吕宋岛的圣费尔南多靠岸,实在不行的话,我们也要尽力争取在拉瓦格靠岸。绝对不能进入巴士海峡或者巴林塘海峡,那里东太平洋来的贸易风不受岛屿的阻挡,波涛汹涌,我们这种小船很难吃得住那么大的风浪。”

2011-1-12 23:07:00
  他这么一画,我终于看出了他的计划路线,也就是从香港出发,直接向南偏东的方向航行,尽量使自己的菲律宾群岛的遮护区域内,不直接迎上东太平洋来的贸易风,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这一个计划实施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暖流是否强劲,万一将我们计划中的拉长的字母“C”形航行路线,变成了“U”形航行路线,我们就只能设法在台湾和菲律宾只见的巴士坦群岛靠岸,这么一来,我们继续向棉兰老岛的航行,就会大打折扣。

  就这个人这么一划,我顿时明白了古代中国人为什么明明知道菲律宾和台湾就在不远处,却不大愿意去移民的原因了:不是因为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而是这股暖流一直在阻挡着人们的行程!
  在我看他画海图的时候,哥哥也在一旁看着,他自然没有我这么看得清楚。我将这个意思一解释,他笑了:“你这个观点很有意思,确实,中国古人之所以很早就到海南岛去移民,却一直没到台湾,可能和这股暖流的阻挡有很大关系。”
2011-1-12 23:21:00
  虽然李文丨革丨的画线,使我们对他的航海技能有了了解,不过我们心里始终存在一个疑问:李文丨革丨他们,显然和费教授之间存在着一个协议,这个协议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费教授究竟用什么条件作为代价,换来了他们同意免费为他航行?
  李文丨革丨他们值班分配方面也很有经验,他们这种小船,和我们开油轮和散装货轮的不一样,我们船上的值班是这么安排的:大管轮是早上四点到八点,下午的四点到八点,这段时间人最容易困,所以安排大管轮;二管轮是早上的零点到四点,下午的十二点到四点;我是三管轮,本来的班是早上八点到十二点,晚上的八点到十二点。
  在去第波罗的那条油轮,我之所以值了大管轮的班,是因为大管轮和“老鬼”有了矛盾,“老鬼”觉得我人值得信任,故意换了大管轮的班。
  不过,在小船上,这种班就不能这样值了,这三人分的班是每人八小时,三班倒。
  看着他们井井有条地布置,我心里的疑惑更加深了,这些人从他们表现来看,应该是游艇探险中的老手,找这种人开船,要价往往是很高的,费教授究竟使了什么魔法?

  说实在的,李文丨革丨他们表现越好,我心里的疑惑就越大。可是思来想去,却实在想不好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什么样的协议。
  在上床之前,哥哥悄悄对我说了一句话:“把那两枚戒指藏好,不要轻易拿出来。”他这么随口一说,我的心中倒是一凛:难道他们是为了我的戒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