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终于转化为愤怒。姜春阳又退化成了那个长不大的孩子。起初拼命地写文章抨击房价,报纸登不上,就往网上发,慢慢在网上有了一大帮粉丝。绝望之余,姜春阳干脆在网友间搞了一个“集体不买房运动”,同时也上街 呼吁全体市民抵制买房,得到底层人热捧,红极一时。后来河津房价在姜春阳等人的大力抵制下,不降反升。姜春阳们终于想明白:原来抵制买房的,本来就是买不起房的;买得起房的又多是炒房的,当然不会去抵制。政府靠卖地赚钱;开发商靠买楼赚钱;炒房客靠炒楼赚钱,三位一体。岂是我等草民能抵制得了的?“难道全世界的鸡蛋加在一起,就能碰得了石头啦?” 姜春阳在网络上发出这样一声嗟叹后,“集体不买房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而起,无声无息而终。
姜春阳认真总结了教训,又在网上搞了一个“集体自建房运动”。 呼吁底层人共同集资,共同向政府申请土地,共同自主找施工方谈判造价等等。
与“集体不买房运动”相比,这次“集体自建房运动”的提法和方案,显然更加理性、更具可操作性和诱惑性。该方案一经提出,顿时一呼百应,反响巨大,一周的时间,河津报名申请自建房的业主上千,可望民间筹资达五个亿之多 。那时候全国媒体的记者曾云集河津,人们普遍对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住房改善项目感到失望。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建廉租房、经适房缺乏积极性,而好不容易建成的又往往暗箱操作,腐败丛生。所以舆论都曾一度以为,姜春阳的方案为破解高房价迷局,找到了理想的钥匙。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河津的范畴,“自建房”理论风靡一时。
记者陶岚就曾是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她当时也在河津采访,详细地报道过以葛老为首的一批老干部,集体上书政府,支持“自建房运动”。也看到过电视节目里一个叫武庄的私营开发商表示:愿意承建百姓自建房工程,并且只收工本费,不要利润!一时间真有人心所向,大事欲成的乐观气氛。
姜春阳简单地问候了一下,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自建住房运动,这阵子正是他那个“乌托邦”计划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的时候,市民们应者云集,官方虽无明确表态,但也没说反对。至少有几百个记者都蹲在河津等结果。他眉飞色舞地说:“我这回算是把政府给堵在死胡同里了。民心所向、民心所向啊!”
于海燕跟夏青埋怨说:“这个死老姜,一进屋就是他那套玩意儿,都忘了自己干嘛来的。”夏青说:“他就是那样儿,要是来一阵客套,倒真吓人一跳呢。”
武庄对姜春阳的计划很感兴趣。说:“这是唯一一个减少中间环节,抑制过度炒作的办法,也算是中国房地产开发的一个尝试,说不定将来的历史上还有你一笔呢。”
武庄转念又补充道:“但我们没有真正成熟的市民社会。民间的组织力、公信力都不够。这事儿必须得由政府出面牵头;由业主委员会监督;委托相关企业运作才行。
日期:2011-01-14 22:26:22
姜春阳大喜道:“英雄所见略同!大家也都是这么想的。我过来找你,就是想要你这句话!”说着朝于海燕一挑脸色,于海燕早有准备地跑过去把门打开,武庄惊讶地看见门外站着一大帮记者打扮的人,长枪短炮地武装到了牙齿。
姜春阳赶紧介绍这是某某省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记者,特别想采访你这位业界的名人,听听你对民间自建房运动的看法。然后就扒着武庄的耳朵小声说:“对不起,先斩后奏了。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要是肯对着镜头说几句,那影响不可估量。”
武庄踌躇了一番说:“人都进来了,不行也得行了。我本来就是个想说就说的人,你们随便问,我有问必答就是了。”于是摄像师开始布置现场,打灯光对角度,武庄坐在聚光灯下被照的分毫毕现。女主持人摇头说不行,又给武庄做了一个简单的化妆,特别是一些粉刺和小疙瘩,都用面粉盖住,这样镜头感显得好多了。女主持先把采访的提纲要武庄熟悉一下,然后先随便问一些问题,循序善诱地等武庄慢慢找到感觉,才正式开始采访。
武庄前十几分钟还是略有局促,以后就逐渐放开,越侃越放松了。问题包括地产界的内幕、高房价的起因、自建住房的合理性与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眼看天就要黑下来了,采访还没有结束的意思。夏青还惦念着晚上请客的事儿。以她对武庄的了解,他肯定是不去了。但总的找个台阶下来呀?她摁通了马振水的手机,婉转地说武庄下午有些不舒服,不行改日再聚吧。马振水沉吟了一下,没说别的。这时阚德山把手机抢了过去,阴沉地说:“夏青,我们哥俩可都是看着你的面子!……我知道武庄在家接受记者采访呢,别忘了他现在还在服刑期,说话注意点儿!再进去没人帮得了他。那姜春阳本来就是个搅屎棍子,他弄得事儿要是能成才笑掉大牙呐!”马振水又把手机抢过去:“夏青啊,你真的劝劝他,姜春阳就是一个脑残!他自己的屁股还找三块瓦盖着呢。武庄跟他搅一块儿,早晚得折进去,不信我说句话放这儿!”
采访结束后,夏青忧虑地跟武庄说阚德山的事。武庄恨恨地说:“不就是回看守所吗?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省得欠谁的情还不清!我行贿,我眼瞎,我坐牢,我应该!这没什么可说的。当时我要是知道是他保的我,宁可不出来!
日期:2011-01-15 11:16:19
第四十四章迷局1
俗话说“树根不动树梢白摇晃”。
河津市政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沉默后,终于表态如下:
一,民间任何形式的集资都是违法的。
二,《土地法》规定国家不能向个人提供土地。
三,为了让低收入人群买得起住房,决定政府提供廉价土地,由福建“淮海地产”开发经济适用房十万平方米。以缓解河津低收入阶层的购房需求。
一场有望改变中国经济格局的运动就这么过去了。从曾经的轰轰烈烈,到后来的了无声息。向好多类似的事情一样。但政府毕竟还是答应了建经适房,而且土地也批下来了。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政府对房价有一个上限。这样就使地价和房价之间有了一个明确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接近了“自建房运动”的实质。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就是没有哪个开发公司肯接受这个项目,因为利润空间没有他们期望的大。
这事儿一拖就是好几个月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当年那个福建“淮海地产”突然从天而降,意外的接下了这个项目。不但向市政府缴纳了全额的土地出让金,还按部就班地把拆迁工作做完,三通一平达到施工标准。把事做得很专业很利索。
福建“淮海地产”来了一个漂亮的“白鹤亮翅”,使得等着买房的市民们在绝望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然而事情一波三折,接下来寻找施工队伍又成了难题,十栋塔楼只包出去一至六栋,恰好姜春阳摇号摇中的是七号楼,眼睁睁地看着不能开工,就来找武庄商量帮忙。
以武庄在业内的人脉,找几个工程队并不难。难的是大点的公司嫌利薄不肯干,小工程队肯干又垫不起本钱。而且一栋楼至少两三个小队伍合在一起才能拿下。那么谁来牵头,又是个问题。
姜春阳灵机一动说:“武庄,你有资本有名望,不行找几个小工程队整合在一起,重新注册一个大点的工程公司。你出资金当法人,给他们相应的股份。大家合力把这个工程拿下来,岂不两全其美?再说了,你还这么年轻,总不能老这么消沉下去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