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12节

作者: 汤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荆州岌岌可危,东北两线接连告急,他再也撑不住了,筋疲力尽。
  就在曹操出发后的一个月,他死了,死因是“疽发背”——这是一种怪病,情志内伤,很多郁闷、生气或忧虑而亡的人,经常得这个病(可能是长疮引发败血症)。
  刘表弥留之际,也不能平静,内心惶恐不安。
  外有强敌,内有争锋,还有一个让他睡不好觉的刘备,加之儿子又不争气,也不是什么能干人,自己死后,局面恐怕不可收拾。
  他思来想去,玩了一个“托国”的把戏,想利用刘备来接这个烂摊子。

  临死前,他把刘备叫到身边,情真意切的说,我死后,“卿便摄荆州”,就是说你来管理荆州(没说继位)。
  此时次子刘琮已被立为嗣,刘备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当即表示,您儿子很好,放心去吧!
  刘表就这样,在一种郁闷与疑虑的心境中,两脚一蹬,见上帝去了。
  他死不瞑目!
  刘表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①,都是无能之辈,后来居然被曹操骂作猪狗一样的东西。
  虽说无能,但对权力的向往,丝毫不比别人差,两兄弟为继承刘表的位子,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
  ①另一个儿子,名刘修,不知名,史见《三国志•曹植传》之裴注:“刘季绪,名修,刘表子。官至东安太守,著诗、赋、颂六篇。”
  日期:2011-3-12 13:11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26

  刘琦长得像刘表,很得刘表喜爱,加之又是长子,在外人看来,继位非他莫属,可是问题,坏就坏在刘表的后妻蔡氏身上。
  就是诸葛亮的这位姨妈,在刘琮娶了自己侄女后,便开始讨厌刘琦,钟爱年轻的小儿子刘琮。
  权力的诱惑,往往让人无所顾忌。
  为了打压刘琦,蔡氏每天都要说说他的坏话,刘表很爱这个妻子,信了;而蔡氏的弟弟蔡瑁、外甥张允(太尉张温之子),也受刘表宠爱,更要命的是,蔡氏的那个侄女,就是蔡瑁的女儿,所以,他们全都不喜欢老大。
  这样一来,刘琦的地位不稳了。

  他也知道自己失宠,心里惴惴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知道这么发展下去,肯定死路一条,为了寻求出路,他想到了表兄弟诸葛亮。
  没想到诸葛亮还不怎么感兴趣,故意摆架子,不理他,刘琦人也机灵,想出一个鬼点子。
  一日,刘琦叫诸葛亮一起游园,游着游着,就爬到一个高楼上吃饭喝酒。
  饮宴之间,他突然做出一个奇怪动作,令人搬走楼梯。
  玩什么酷,楼梯搬走了,还让不让人下去?

  只见刘琦好言好语的对诸葛亮说:
  “现在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说话只有咱俩知道,可以说了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诸葛亮见他这么有诚意,还使了撤楼梯的绝招,于是讲了晋文公“居外保命”的典故,告诉他,只有逃走,才能保住小命。
  这么一吓,刘琦感到生命都受到了威胁,于是鼓捣怎么以“居外”的名义逃走。
  恰在此时,黄祖被孙权杀了,他趁机上书,要求代黄祖为江夏太守,刘表正拿他头痛,顺水推舟,准了。可刘琦哪里知道,这是刘备的离间计,因为此时的他,正巴不得荆州内讧出大事,好浑水摸鱼。

  只要你刘琦刘琮两兄弟打起来,我就能摸到大鱼,你两虎相争,我从中渔利!
  《战国策》云:两虎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待虎伤而刺之,一举两得。
  刘备要做的,就是等待。
  刘琦做了太守,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得知父亲病重,不顾安危的跑回来,想见父亲最后一面。
  可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蔡瑁张允害怕他们父子相见,刘表被刘琦一鼓惑,又改变主意传位给他,于是极力阻止。

  他们的理由是,既然你已镇守在外,这样跑回来,擅离职守,肯定会让刘表不高兴,加重他的病情。
  刘琦难以强求,隔着门,拜了拜父亲,流涕而去。
  父子亲情,就这样被一扇门隔断,到死都不能相见。
  刘表被刘琮一党彻底控制,在他死的那一天,也没见长子来送终,而这个继承人,自然而然,就成了刘琮了。
  刘表一死,两个宝贝儿子的斗争更加明朗化,刘琦离开权力中心,败局已定!

  刘琮霸占荆州牧、镇南将军的位子,只把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大印“成武侯”印送给他。
  刘琦拿着这玩意,气不打一处来,这石头有什么用?他把“成武侯”印狠狠的摔在地上,立即进行部署,想趁奔丧之机闹事,杀了蔡瑁一伙。可运气实在不怎么好,事还没闹,曹操的大军,就已到新野了。
  没办法,只好收兵,待机而动。
  日期:2011-3-12 13:12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27
  刘表死了,刘备慌了。
  很明显,虽然有诸葛亮这块金字招牌,可还是斗不过刘琮,刘表开始不是“托国”了吗?何不趁机拿下管理大权再说?
  有史料记载,有人劝刘备,接受刘表的临终遗言“摄荆州”,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刘荆州对我很好,我要是这么做,别人会认为是趁火打劫,我不忍心啊!”

  就是这句话,让后世称羡不已,都说刘备太有德了!
  实际上,这话只是说给外人听的,聊表自丨慰。刘表是个外貌儒雅、内心疑忌的人,他怎么可能把“国家”托付给刘备?要托,早就托了,还等到快死了才来这一手?
  许多事情,我们该有个清醒认识,不能只看表面,要分析背后的原因。
  这里面,其实很有猫腻,这不过是刘表玩的一个花招,想以此稳住刘备,帮助刘琮渡过眼前的困难,等难关一过,自然有人收拾他。
  刘备经得起诱惑,不接受刘表的美意,道理很简单,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最主要还是没这个实力,毕竟不是玩过家家,不说刘琮他们不答应,就是答应,坐在那个位子上,还不等于坐在火炉上烤?

  一旦过早暴露,成为刘琮、曹操与孙权共同的敌人,离死,也就不远了。
  刘备虽然授意诸葛亮,给刘琦免费出了个馊主意,目的也无非是激发矛盾,离间他们兄弟,以分裂荆州的内部势力,打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鹬蚌早就争了,渔翁,仍是哭丧着脸,两手空空,而更令他震惊的消息迅疾传来,一个足以让人疯掉的消息。
  刘琮投降曹操了!
  刘备几乎崩溃。
  我想此时的他,应该有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

  曹操大军一路南进,经过两个月的行军,九月到达新野,就在这个时候,刘琮不战而降。
  刘琮投降,还是费了一番周折的,有些不情愿,他自己本来还有点骨气,想抗拒曹操。
  他很清楚,独霸一方,总比受制于人要好,况且以荆州的实力,对付曹操,还是有取胜的可能。毕竟这是父亲手上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八年的事业,他也不想做个不孝子,把这份家业拱手让人。
  可是,这个想法在投降派眼里,不是个问题,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这些投降派,骨干就是章陵太守蒯越、东曹掾傅巽(音xùn)、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治中邓羲与文士王粲等人。
  注意,这里面没有蔡瑁,史料没记载,我估计,他的想法,应该和刘琮一致,因为他是刘琮的岳丈,与他有着切身的利益关系。至于《三国演义》中,把他写成投降派“带头人”,还遭了报应,被周瑜利用蒋干行反间计,死在曹操手里,这就太诬蔑这位老丈人了。

  刘琮不想投降,但也不想失去既得利益,可是投降派的一番言论,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