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17节作者:
汤浩方 这是个不安定因素,ZF部门开始物色人选进行打击。
机会来了!
凉州刺史成就,召他为从事,带骑兵讨捕,董卓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带兵打胡骑,斩杀千人。后来朝廷征兵,他又被选拔为羽林郎,而后拜军司马,跟随中郎将张奂征并州,在汉阳击破羌人叛乱,再立战功,迁郎中。
因为有功,他获得九千匹缣(丝织品)的奖赏,可董卓一点都不贪心。为了笼络部下,他表示要有福同享,将九千匹缣,全部分给将士们,自己一件不留。
这就是登上权力顶峰前的董卓,时刻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这时候的他,是那么的本色和真挚。
这之后,他可谓平步青云,好运连着来,不断升官,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一直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董卓不但勇猛,还会使计谋,多次用计大破敌军,在这期间,他继续征讨羌胡叛乱,前后百余战,终于以战功拜东中郎将,职位已是高于一般的将军了。
时间能改变一切,随着地位的慢慢变化,他也在慢慢变质。
日期:2011-3-13 13:27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39
中平元年,正是被拜为东中郎将的那一年,他参与了平定黄巾军张角的战争,可运气不好,打了败仗,被撤销职务。直到边章、韩遂在凉州起事,他又官复原职,与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迎战逼近京师的西凉军。
皇甫嵩一时没什么进展,董卓成绩也不理想,但比皇甫嵩的日子还是好过点——至少没被陷害。
倒霉的皇甫嵩,遭张让索要5000万巨额贿赂,被拒绝,张让便诬告他是个废物。
汉灵帝罢了皇甫嵩的官,随后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任命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并接受张温节度。 张温统领步骑十余万,屯守美阳,保护皇家园陵,可他是个书生,打仗不行,一开战就被羌兵打败。
到十一月份,董卓终于得到一个好消息,夜里天降流星,把西凉军吓懵了,以为是不祥之兆,想撤军回去。
董卓知道,天赐良机!
次日,他联合鲍鸿等人,对边章、韩遂发起突然袭击,把敌军打得大败而逃,获得斩首数千级的辉煌战绩。董卓继续攻击羌人先零部落,不想被围,他不慌不忙,沉着应战,用伪装捕鱼、筑坝蓄水的高超骗术忽悠敌人,最后成功逃脱。
当时,与敌军接战的有六军,其他五军全都一塌糊涂,唯独他,完好无损的跑回来,驻守扶风。
正因为与众不同,所以骄傲自大的情绪也慢慢滋生。当张温召见时,他傲慢无礼,拖着不去,去了,也不怎么鸟他。
在董卓眼里,没一点实战经验的书生,有个屁用!
可是后来,他听说当时去见张温时,还差点送了命。因为张温的手下,有个叫孙坚的人,居然劝他杀了自己,幸好菩萨保佑,命大。
他不知道张温怎么没动手,但这个仇,他始终记得,而且记了六年。
中平四年(187),西凉军发生内讧,韩遂击杀边章、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吞并了他们的军队,合兵十余万包围陇西郡。太守李相如投降,与韩遂合作,杀掉凉州刺史耿鄙。
耿鄙的司马扶风人马腾,牛高马大,见官军不是叛军对手,也领兵造反,与韩遂结盟,并推狄道人王国为首领,寇掠三辅地区。
次年十一月,王国包围陈仓,汉灵帝无人可派,只好又把先前被张让陷害解职的皇甫嵩请出来,命他为左将军,统帅已拜为前将军的董卓,各率军两万,抵抗王国。
董卓看陈仓形势不妙,请求马上驰援。
皇甫嵩不同意,说陈仓虽小,但城墙坚固,我就等王国疲乏,再主动出击,何需救援?
果然,围了八十多天,王国啃不下这根骨头,到第二年二月,实在力不从心,被迫解围撤走。
日期:2011-3-13 13:27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40
皇甫嵩见机会来了,下令火速追击,董卓却不看好,说什么“穷寇勿迫,归众勿追”。
皇甫嵩很不爽,两句话,就批得他没话说:
“王国已无斗志,非穷寇;已是疲惫之师,非归众!”
皇甫嵩独自率军追击,留下董卓做后援,很快,就传来胜利的消息,杀敌万余。
董卓又羞又愧,觉得自己技不如人,还有被羞辱的感觉,于是乎,皇甫嵩也成了他的仇人,他默默的记在心里。
这一年,汉灵帝已感到董卓野心不小,不能再姑息迁就了,为了剥夺他的军权,命他入朝担任少府。
董卓心里明白得很,这个少府,名气是好,九卿之一,在皇帝身边,但没有实权,他当然不会干这种蠢事——手上无兵,就一狗熊!我董卓怎么能当狗熊?
他婉言谢绝,不肯就任。
汉灵帝鞭长莫及,一直忧虑这个事,但没辙。到病重时,他还指望董卓能乖乖听话,下诏拜他为并州牧,将兵权交给皇甫嵩。
董卓早就明白,朝廷已经拿他没办法了,再次拒绝交出兵权。
就不鸟你,看你怎么办?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看到董卓这么张狂,建议借机除掉他,可皇甫嵩觉得没有朝廷许可,不能擅自行动,只是上书呈报此事。
汉灵帝除了下诏责备一下,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但就是这个举动,把皇甫嵩给害了。从此,董卓更加痛恨皇甫嵩,发誓迟早有一天,要杀了他!
董卓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察到朝中必有大变故,他想混水摸鱼,带兵驻扎在河东,静待时局变化。
因为,他此时的野心,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区的并州牧了。
当得知皇帝死了的消息,他没有动;当得知何进立刘辩杀蹇硕,他没有动;当得知何进又杀了董重逼死太皇太后,他没有动。可当他接到何进密令,要他进京“吓人”时,他动了,而且动得很快。
董卓大喜过望,立即带了三千人,急匆匆的往洛阳方向赶,还顺着何进的意思,装模作样的上了一封书,痛骂张让,表示自己“清君侧”来了。
董卓来了,效果却不大,何太后还是不愿对张让下手,何苗更是大讲宦官的好处,要何进与张让和解。
何进犹豫了,又派谏议大夫种邵去宣诏,阻止董卓继续前进。
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不理,一直进军至河南,他疑心政局发生变动,命手下拿兵器威胁种邵。
种邵不吃这一套,斥责董卓胡闹,董卓理屈词穷,只好撤军回夕阳亭,想看看情况再说。
就在他观望的时候,政局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进死了!
日期:2011-3-13 13:27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41
何进不是病死,而是被人谋杀。
袁绍看何进犹犹豫豫,怕他改变主意,威胁说,夜长梦多,小心重演窦武的悲剧。当年汉灵帝刚刚即位,窦武与窦太后也是谋诛太监,就因为慢半拍,行动失败,反被宦官所害,这个教训,他还是知道的。
何进马上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授予他可不经请示随意处死罪犯的权力;又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准备即刻动手。袁绍也不闲着,派人侦察太监的动静,令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带虎贲二百人,准备进宫,又催促董卓派驿使紧急上奏,声称兵马很快就要进城。
就是这个最后的请求,打动了太后,同意让他进宫,她也想见他们最后一面,算是告个别。
就是这最后一面,要了何进的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