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28节

作者: 汤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诸多士族豪强的全家、全族都被杀尽。
  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多少人间惨剧由此酿成,杀戮,带来的,只有悲剧!
  血仐腥镇仐压的结果,只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发,仇恨也随之埋藏在心底,虽然表面看似平静,但只要时机一到,最后必定是血债血还!后来孙权改变策略,与之结好,但这个心结,始终未能解开,以至东吴灭亡,与此也有直接关系。

  日期:2011-3-15 12:52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67
  次年十二月,孙策在打垮刘勋黄祖后,乘胜屯军椒丘,威慑豫章郡。
  出兵前,他先派虞翻劝降,没想到华歆二话不说,立马答应合作,第二天一早,就把“请柬”送到了孙策面前。
  孙策求之不得,兵不血刃,对大家都好,和平解放豫章,让华歆不仅没受委屈,还备受尊重。

  孙策随即进军,华歆头戴葛巾,身着便装出迎。
  孙策使劲的夸他,行拜见长辈的弟子礼,尊他为上宾——这就是差距,听话就给糖!另外对刘繇,孙策也够意思,不但将他迁回老家安葬,还把他的遗孤带回抚养。后来刘繇的三个儿子,都在东吴为官,长子刘基更是深得孙权宠爱,不但进入最高决策层,女儿也成为孙权的媳妇,地位显赫。
  孙策如日中天,手上已有了好几万军队,江东各郡基本收入囊中。
  早在建安元年,他就自领会稽太守,次年,曹操正式代表朝廷承认他的存在,在张纮、张昭等人的协助下,开始建立地方政权。
  打下江东,孙策自领会稽太守,将以前的官员全部换上自己人,几个地方的太守,要么是亲人,要么是心腹。舅舅吴景是丹杨太守、堂哥孙贲是豫章太守、孙贲弟孙辅是庐陵太守、朱治是吴郡太守、周瑜是江夏太守、程普是零陵太守(周程二人遥领)。
  为掌控大权,他创建了自己的军事系统,周瑜程普分别为中护军、荡寇中郎将,其他如黄盖、周泰、韩当、陈武、凌操、蒋钦、董袭、吕范等人,都大展神威,各就其位。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人:曾经出主意打败王朗的孙静。
  作为孙策的叔叔,他对做官却不感兴趣,只想回家看守祖业,享受怡然自乐的田园生活。孙策本想授予他更大的官职,见叔叔去意已决,也不好挽留,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回家乡富春,照看老家的宗族及大小事务。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最后,他终老在家。
  放得下,是真正的智者,千帆过后,浮生若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孙策做事,看似滴水不漏,但还是有一滴水漏了,他就是吴郡太守许贡。
  当初孙策渡江南下,气势如虹、所向无敌,许贡作为一方领导,极为恐慌,迫于压力,投降了。可他并不死心,暗中给朝廷上表,说孙策骁雄,好似项羽,要对付他,只有将其召回京城“绑”起来,不然后患无穷。
  只是意想不到的是,这封辛辛苦苦构思了大半天的检举信,最终没有送到皇帝手中,而是被人截获,落入孙策之手。
  孙策找他来对质,一见面就严厉谴责,可是许贡不敢面对现实,试图逃避,坚称绝无此事。
  白纸黑字,岂能抵赖?

  孙策本来就脾气不好,有时发起火来,也是势不可挡,这次,许贡栽到他手上了。
  孙策即刻下令,命武士将他活活绞死。
  就是这一时的冲动,带来巨大的麻烦,因为,复仇的影子,正在渐渐逼近。
  许贡的奴客,也就是他的仆人,一直感念他的恩德,寻机为主人报仇。他们潜伏民间,时刻寻找任何一丝不容错过的机会,千方百计要刺杀孙策!
  危险,无处不在。
  “小霸王”,能否逃过他们的毒手呢?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68
  袁术折腾来折腾去,始终折腾不过自己家的那个“家奴”,他开始琢磨走捷径,试图一举超越袁绍。
  他的这条捷径,就是称帝。
  袁术认为“代汉者当涂高”这个谶语,是为自己量身定做,而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作乱,四处流浪,此时正是称帝的天赐良机。他先用狠招把孙坚的老婆吴夫人绑架,逼着她拿出当年孙坚在井里捡到的传国玉玺,而后商议称帝事宜。

  不想部下反应不太积极,甚至劝他打消这个怪异的念头,觉得有点不靠谱。
  日期:2011-3-15 12:52
  袁术哪里听得进去?做皇帝的冲动,已经让他忘乎所以,他一意孤行。
  称帝不是请客吃饭,关系到方方面面,一定要有充分条件,才可能有这个惊世之举,故此中国古代但凡争天下的,一般都先称王,而不敢随便称帝。一旦称帝,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要看你是不是众望所归,如果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最后的结局,往往是瞬间成为各方势力的箭靶子,群起而攻之。
  所以,称帝不但是个辛苦活,还是个技术活,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的智慧和手段。可惜袁术功夫不到家,只看到当皇帝的好处,没看到它的风险,他的勇敢,只能说是头脑发热的闹剧。

  称帝前,孙策得知这一消息,特意写了一封长信,洋洋千言,劝袁术迷途知返,不要干蠢事。为了让他悬崖勒马,还特意陈述九条不可称帝的理由,并说忠言逆耳,你可要听呀!
  袁术收到这封信时,心情是沮丧的,开始还以为孙策会支持自己,没想到挨了一顿砖头。
  他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忧虑、愁闷与失望一齐袭来,病倒了。
  孙策见他不听,不再啰嗦,与他断绝外交关系。
  对不讲道理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

  在众人的反对声中,身体暂时康复的袁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以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勇气,在称帝的死亡路上狂奔。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赶着一头驴子,在陡峭的山路上前行。驴子一边走,一边看风景,突然不小心滑倒了,眼看就要掉下悬崖。农夫赶紧抓住驴子的尾巴,想把它拉上来,可是驴子丝毫不领情,使尽全身力气,拼命挣扎。到最后,农夫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再拉它,自己也要掉下悬崖,他只好放开它,痛心的说:“你赢了!”
  袁术,就是这头倔强的驴子。
  孙策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申明了自己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让曹操看到了他的利用价值。
  建安二年夏,曹操遣议郎王誧(音bū)前来宣示朝廷诏书,拜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兼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及吴郡太守陈瑀一起,讨伐胆大妄为的袁术。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69
  能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孙策喜出望外,但有一个不太爽的地方:官封得小了点,最好是个将军。
  他向钦差大臣表达了这个美好愿望,王誧也不是等闲之辈,这点小事难不倒他,灵机一动,先斩后奏,任命他为明汉将军。

  其后,曹操为了进一步拉拢孙策,又转拜他为讨逆将军,改封吴侯。
  从此,吴,成了孙策的“商标”!
  他积极响应曹操的号召,带兵出发,准备一起参与痛扁袁术的战争,可走到钱唐时,内斗发生了。
  当时陈瑀屯军海西,本来是要一起商量怎么打袁术,可这个陈瑀,却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企图趁孙策进军无暇后顾之时,消灭他,霸占江东。
  为了实现自己的图谋,他秘密派都尉万演等人渡江,发了三十几份通告,要各县武装头目做内应,只等孙策一动身,就趁后方空虚,发动袭击,把他的地盘据为己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