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40节

作者: 汤浩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甘宁一听,太妙了!于是听从苏飞的建议,到了邾县后,又招了数百人,这才投奔孙权。
  好人有好报,苏飞这次不经意的援手,最后救了自己一命;而黄祖将为自己的傲慢,付出惨重的代价,他的生命,以及一生苦心经营的事业。
  甘宁的到来,让周瑜吕蒙特别兴奋,他俩知道,有他的加盟,黄祖死定了!因为他熟悉黄祖的一切内情,情报工作都可以免了。他们联合推荐,孙权很重视,对甘宁十分礼遇,如同跟随自己多年的旧臣。
  终于找到组织了!
  甘宁很开心,知道找到了好老板,他想尽心报答,向孙权拿出酝酿已久的宏伟蓝图,这幅蓝图的核心,就是先击破黄祖,再夺取巴蜀。他非常细致的剖析了黄祖可灭的几点理由与有利条件,劝孙权尽快动手。
  孙权听了他的分析后,格外高兴,可有人不高兴,张昭又开始质疑,说现在民心不稳,大军远征会出问题。
  甘宁予以反驳,指责他不求进取,弄得张昭很尴尬。

  还是孙权聪明,赶紧站出来一锤定音,举杯向甘宁敬酒,说了一段很感人的话:
  “兴霸,讨黄祖,就像这杯酒,交付与你了!你只管放心大胆去做,只要攻破黄祖,就是你的大功,何必在乎张长史的话?”
  有了甘宁的协助,孙权打黄祖,更有把握了,在建安十三年这个寒冷的春天,他率领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江夏。
  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这是一场生死决战!
  孙权以周瑜为前部大督,以刚被提拔起来的新人偏将军董袭、别部司马凌统和平北都尉吕蒙三人为前锋,向黄祖发动猛烈进攻。
  黄祖在江面上摆下两只拦路虎:两艘用生牛皮包裹的蒙冲战船扼守沔口,并用粗大的棕绳捆上大石头,沉入水底以固定船身。船上有一千人,用弩向外轮流射击,箭如雨下,吴军根本无法靠近。
  孙权知道,不搬掉这两块石头,后面的战事无从谈起,他命令董袭凌统出击。
  两人得令,各率敢死队一百人,每人身披两副铠甲,乘坐大舸,突入蒙冲之间。
  只要不怕死,没有干不了的事。

  董袭抽刀砍断两根棕绳,蒙冲失去固定,横漂在水面上,大军总算得以前进。
  黄祖又派出都督陈就领水军迎战,这次吕蒙大显身手了,只见他大呼向前,亲手斩下陈就首级,悬挂示众!
  虎父无犬子,一个凌操倒下了,另一个凌统站起来!他毫不示弱,发扬当年父亲大无畏的精神,带了几十个勇士,划着一条船跑在最前面。
  就是这支小分队,离开大部队几十里,居然斩杀黄祖部将张硕,抓了一大堆俘虏,还弄了几条船回来。
  将士们士气大增,乘胜猛追,水陆并进,逼近夏口城。

  吴军集中所有精锐部队,发起狂风暴雨般的攻击,最后攻陷城池,冲进城去——屠城。
  日期:2011-3-15 20:19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97
  黄祖已毫无反抗之力,听说陈就战死,赶紧突围,又想逃之夭夭。
  这次,就没以前那么幸运了,今天就是要你死,岂能让你跑掉?威武的骑士冯则,早就盯上了他,追上去就是两刀,砍下他脑袋。
  这一次,打不死的“小强”——黄祖同志终于英勇就义。
  战前,甘宁献策,但他没有参加此次战役,不是不勇敢,而是要避嫌,这缘于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曾经是黄祖部下,认识很多朋友,背刀去砍这些昔日的兄弟,到底下不了手。
  二是有人要杀他,这人就是凌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凌统铭刻在心,时常打主意要干掉甘宁。
  冰炭不同器,这样的仇恨,肯定不能呆在一起,更不用说配合作战了,后来,孙权还特意将他们调开。
  破城后,吴军大开杀戒,许多人命丧屠刀之下,制造了许多人间惨剧。孙权更是有备无患,提前打造了两个木匣子,准备装人头,一个照顾黄祖,另一个,便是送给副帅苏飞。
  苏飞情知将死,命人急告甘宁,甘宁声言,就算你不说,我又岂能忘记你的恩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这性命攸关的头等大事。
  趁着孙权大摆庆功宴之机,他请求原宥苏飞,并叩头请示,鲜血与眼泪,一齐飘落在地上。
  他深情的讲述了苏飞对自己的恩情,说没有他,我都死在水沟里了,何谈为您效力?所以请饶他一命。
  孙权感动了,想不到背后还有这么曲折感人的故事,答应恕他不死,可还是有顾虑,毕竟苏飞这类猛将,弄不好,就是放虎归山。
  孙权问,要是他跑了,怎么办?

  甘宁不愧是热血男儿,毫不迟疑的赌誓保证:如果苏飞跑了,就把我甘宁的头,放进那个匣子里!
  每当我看到这里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心灵的震撼,这就是真正的友谊,可以以性命相托的友谊。
  生死之交,谁都想得到,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话都这么说了,孙权自然无话可说,下令赦免苏飞,其后,让甘宁带兵在夏口对岸的当口屯驻,守卫长江要塞。
  此战,孙权大获全胜,斩杀黄祖,占了他地盘,俘获男女数万人,不但报了血海深仇,也实现了鲁肃的初步设想。成功进入荆州,为以后的全面占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提前做好了热身。
  控制夏口(今汉口)以东的水陆要冲,“制江权”在手上,这点至关紧要,进可攻,退可守,对赤壁之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灭了黄祖,让孙权领略到鲁肃“塌上策”的威力所在,他看到了东吴的广阔发展空间,不再局限于江东,吞并荆州,已不再是纸上谈兵。

  遥远的星空,已然能看到我的梦想,荆州,那里便是我的希望!
  黄祖之死,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悲剧,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人,因为他的死亡,改变命运。
  刘表气病了,内部的权力斗争开始浮现;刘备抓紧时机扩充实力,窥觊荆州之变;曹操听到这个新闻,拍案而起,挟着战胜乌桓的余威,匆匆南下,试图赶在孙权之前夺取荆州。
  于是,赤壁之战就此爆发。
  日期:2011-3-15 20:19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98

  灭掉黄祖的孙权,并没有返回吴郡,而是坐镇柴桑(今九江)。
  除了贺齐镇压山越与围攻合肥的部队外,他将吴军主力,全部摆在柴桑至夏口及鄱阳湖以西一线,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他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一场大决战!当曹操率大军扑向荆州时,他也在极力寻求对策。
  孙权深知来者不善,曹操的威名对他而言,虽然谈不上如雷贯耳,但他很清楚,这个人,不是黄祖。
  争夺荆州,已正式摆上议事日程,他密切注意荆州的局势变化。
  刘表逝世的消息传来,消息灵通的鲁肃,首先找到孙权,提出去襄阳吊丧。
  吊丧是假,试探是真,目的就是去“考察市场”,刺探虚实,如果刘备与刘琦刘琮联手,咱们就共结友好;否则就趁乱取利,伺机而动,看能不能不战而据有荆州,当然必须赶在曹操前面。

  孙权很明白,事不宜迟,立即委派鲁肃为特使,驰赴襄阳,可还在夏口时,曹操大军,就已经在赶往荆州的路上了。
  形势越来越紧急!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鲁肃日赶夜赶,也赶不过刘琮投降的速度。
  当他还在南郡的时候,刘琮降曹与刘备南撤的消息同时传来,他知道,去襄阳已不可能,于是决定,去半路“拦截”刘备。
  在当阳长阪,他见到了刘备,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开始还想“刘皇叔”应该神采奕奕,哪知道像个失魂落魄的叫花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