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最好看的历史—三国真相》
第44节作者:
汤浩方 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顺着清澈的江水(那时没污染),一路顺风,直扑江夏。
江夏指日可待!
可行进到赤壁时,周瑜出现了,于是,赤壁之战正式开打。
首战,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做好准备,所以没有大打,只是意思了一下;但就是这意思一下,公瑾兄也很不给面子,劈头盖脸一顿猛揍,将曹操扁得没脸见人,只好败退至长江北岸的乌林(今洪湖)坚守,而周瑜,则在南岸对峙。
曹操号称用兵如神,刚一交战,怎么就吃败仗?
三个原因:
一是手下将士不习水战,加之发生瘟疫,战斗力下降。
二是条件所限,因为江面就那么宽,你人再多也没用,不可能都冲上去拍砖,而且人多难控制,反而不利。
三是自己轻敌,料敌不周,自以为强大无比,没想到周瑜这么牛,缺乏思想上的准备,未能充分御敌。
因为天气寒冷,后勤补给线太长,曹操也不敢贸然进军,在江北静静等待。
他想弄清楚周瑜的状况后,等明年开春再打,毕竟这时候打仗太辛苦,还是烤火舒服,所以他摆出的姿态就是:坚守不战——既不出战,也不撤军。
等待,只为与你相遇。
只是一等,就出事了!
周瑜逆流而上,率先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尤其是敢以劣势兵力主动来攻,这让曹操十分意外。
在赤壁吃了一记闷棍后,他只好后撤至江北,屯兵防御,静观事态发展。
战争,是一条变色龙,是一场难以预料的赌博。防御看似消极,却强而有力,攻则不足,守则有余,所以曹操的这个选择,无可厚非。
此时正值严冬季节,北风凛冽,将士们不习惯长时间呆在船上,不但晕船 ,更受不了风浪的颠簸。
曹操是个体贴人的好领导,关心下属,急人所难,发扬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搞了些铁链,把船像栓蚂蚱一样,一条一条的连接起来,连成整体后,船也就没那么摇了。
其实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一直所忽视的,用铁链锁船,不单为应付摇晃,另一个目的,就是防止船飘走。古代的船没现在发达,也拿不出大铁锚,就只能用铁链锁了,只是这一锁,得到暂时的安全,却带来巨大的隐患。
最后,就是这个“连环计”,曹操用铁链把自己套死了,作茧自缚,他的战船,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日期:2011-3-15 20:22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106
一战之后,曹操“引次江北”,几乎被逼入绝境,前有长江,后有云梦大泽。此时的他,应该寻找敌人的破绽发动进攻,或是迅速展开部队,左右迂回。
可他没这么做,铁了心要打持久战,打算等到冬去春来,到明年春天,再与周瑜决战。
可周瑜不能等,他也绝不会按曹操的计划行事,因为对他而言,拖不起,只能速战速决。
下一步,该怎么办?
曹操玩铁链,这么酷的动作,自然很快就引起周瑜的注意。
他积极思考应对之策,这时,一个牛人蹦出来,说了一个妙计,这人便是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跟程普、韩当一样,他是孙权手下为数不多,当年跟着孙坚打天下的老将之一,三代元勋,资格最老,但为人很好。
黄盖是原南阳太守黄子廉后裔,家族分离后,爷爷迁居到零陵安家。
从小,他就是个孤儿,家里穷,生活苦,典型的弱势群体。
虽然吃尽了各种苦头,但他对生活依然充满信心,心怀大志,虽说贫贱,却绝不向命运低头。
没有生活来源,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靠砍柴为生,在砍柴之余,他还读书、学兵法,希望出人头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公务员”,后被举孝廉,升任公府。
孙坚起兵时,他跟着一起打山贼、打董卓,以功授别部司马。
孙坚死后,他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他追随孙权,始终不改其志,为孙家四处征战,立下汗马功劳。
生活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你有改变它的勇气,努力奋斗,你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所有的一切!最可怕的是,心灵的贫困,因为这样,你将丧失上进心,丧失奋进的动力,从此一事无成,潦倒一生。
黄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人们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他做事很有手段,凡是山越闹事厉害的地方,孙权立马就想到他,总是喊他去救火,于是,他成了到处跑的“救火队长”。
一次,石城县又告急,他一上任,首先整顿吏治——他知道,官没管好,什么都管不好。
黄盖非常清楚,当地官员,都是些老油条,难管。他也不逞能,找了两个主管,充分授权,全权处理各项事务,因为自己打仗出身,搞行政有点吃不消。当然也不是放任不管,事先就讲好,你们各司其职,如果不作为干坏事,从严处置!
看黄盖说话这么狠,两位主管一开始很努力,严格要求自己,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可没过多久,他们就松懈了,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的事情也多了起来。他们也懒得管,放任自流,相反还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因为黄盖平时连文书都不看,知道好糊弄。
可他们想错了!
黄盖虽然不管具体事务,但他要监督,觉察到出问题后,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暗中查访。搜集到两位主管的违法证据后,他将县里大小官员全部请来,一起吃饭喝酒,气氛愉快。
正在兴头上,黄盖送上一份大礼,把一件件偷鸡摸狗的事情,全部摆到台面上,怒斥主管胡作非为。
主管惊呆了,除了张口结舌,就只有叩头请罪的份了。
黄盖发话,你们后果自负!随即下令,将两人拖下去斩首。
杀鸡吓猴,两个衰人,就这样被当做大公鸡宰掉了。
日期:2011-3-15 20:22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107
杀一儆百,此事震惊全县,大小官吏个个吓得浑身打颤,再也不敢跳了,黄盖也由此树立个人权威。
杀人立威这种事,很多人都喜欢用,曹操、诸葛亮、孙权都干过,虽然残酷,但有效果。尤其是清朝的曾国藩,经常使用这一招,使湘军牢牢掌控在他手中,威震四方。
其后,黄盖转为春谷县长,又为浔阳县令,先后调任九县,无不管理得井井有条。后来,他迁丹杨都尉,在丹杨抑强扶弱,连一向闹事的山越,都对他心悦诚服。
黄盖姿貌威严,很会带兵,办事极有效率,从不拖拉,每次出战,士卒们都争前恐后,抢先立功。
终于让他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赤壁之战前,他被派到周瑜手下。
黄盖辉煌的时刻,即将到来!
周瑜的目的,就是想把曹操主力吸引至赤壁一线,再寻机进行毁灭性打击。
黄盖看到这样的对峙局面,绝不能再拖下去,敌众我寡,相持,只能是自己吃亏,必须想办法!
他对周瑜说:
“我看曹操的船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
意思很明白,放一把火烧了,他就跑了。
黄盖的计策,就八个字:欲破曹营,须用火攻!
古代的战船,不是铁做的,而是木头,最怕火攻,大火一烧,基本上就变木炭。黄盖以他对长江地形及环境的了解,意识到一个最好利用的东西:芦苇!
平时长江两岸的芦苇,郁郁葱葱①,宽阔的芦苇荡,像一排排青纱帐,煞是迷人。看是好看,可一到冬天,芦苇就枯黄了,干燥易燃,恰似一个个还未引爆的“燃烧仐D”——这里不单是伏兵的好地方,也是放火的好地方。
周瑜觉得这主意好,同意了,可是如何接近曹操去放火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