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44节作者:
李幺傻 日期:2011-01-17 10:05:07
【3-16】
无论是方先觉,还是目前健在的第10军老兵们,都没有承认方先觉和第10军投降。他们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自己投降日本人,而且当时日本人一直关押着他们,他们并没有享受到投降之后的礼遇。在我和他们交谈的时候,这些抗战老兵们都在反问:既然要投降,当初为什么要孤军奋战47天?为什么要在弹尽援绝,手中没有本钱的时候才选择投降?难道第10军都是傻子吗?
事实上,衡阳保卫战的1944年8月8日,中日两军都已经无力再打下去,双方都仅仅剩下最后一口气,苟延残喘,那时候,陈纳德的飞机飞临衡阳上空,为第10军补充有限的给养;而第10军直到最后一刻还将士同心,以死相拼,47天来,第10军没有一个人投降日军,也没有一个人当了俘虏,在日军每攻占一座高地时,残余的无法撤离的守军拉响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抗战漫长的14年来,日军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刚烈的一支军队。日军在这样一支守军面前已经吓破了胆,这支军队的民族意志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武士道,这到底是一支用什么武装起来的军队啊,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想象,一支杂牌军队,一支新组建的军队,居然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具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而日军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如果不能尽快攻下衡阳,所有将官就要剖腹见阎王。日本人并不知道第10军还有多少兵力,他们唯一知道的是,每跨前一步,就要伏尸上百。当时的日军也已经弹尽粮绝,陈纳德的航空队封锁了所有陆路水路,这股日军也成为了孤立之敌。更可怕的是,国军5个军的援军在衡阳的外围进逼,日军的防线也即将被攻破。
中日双方就像两个大汉在角力,现在每个人都只剩下了最后一点力气。
于是,日军选择了停战,方先觉为了7000伤兵,同意了停战。
衡阳保卫战结束了。
17000国军,对阵10万日军,孤军坚守47天,逼迫日本内阁下台,国军军长师长无一损伤,而日军一名中将师团长,两名少将联队长死亡,国军大获全胜。日军师团长,相当于国军的军长;日军联队长,相当于国军的师长。
这个辉煌战果,是抗战14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日军提出了停战,方先觉答应了,双方的地位直到此时应该是相等的,国军保持了尊严,日军也保持了尊严。
然而,日军背信弃义,把方先觉和第10军军部的所有人关押在天主教堂,作为俘虏处理。
就算方先觉被俘,也毫不丢人。
德国《步兵操典》规定:我帝国官兵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投降:1、指挥官阵亡并和上级部队失去联系的。2、部队减员百分之60以上的(含60%)。3、弹药耗尽已无可能得到补充的。4、部队陷入敌优势兵力包围已无可能突围的。5、得到高一级部队下达的投降命令的。
德国陆军师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陆军,德国的军队制度也本着爱护军人的目的。
当时世界上每一个先进国家的军队都有《步兵操典》,我不知道当时的国军有没有《步兵操典》,可能没有,因为我从来没有听抗战老兵们提到过《步兵操典》。就算有,国军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又如何能够看懂《步兵操典》?
我们的军人依靠着一腔热血,怀揣最朴素的保家卫国的信念,手持最原始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在抗争。这种抗争从一开始,就意味着悲壮和惨烈。
我们的制度,从哪里能够看出是爱护自己人民的?
放眼中国历史,文天祥起兵反元,也曾经被俘过,但并不能因为他被俘就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飞将军李广也曾经被俘过,但不能因为他被俘就抹杀了他的功绩。
文天祥和李广都是英雄,然而方先觉却没有被当做英雄。甚至这几十年来,他一直背负骂名。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日期:2011-01-17 11:28:38
【3-17】
我所有找到的,关于方先觉投降日军的最早记载是日本战地记者小田岛所写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刊载在日本1944年8月13日的《朝日新闻》上,原文翻译成中文如下:
“该军长等旋随部队前往投降谈判场所涂仁中学,我部队长偕幕僚长以下诸人,于8日午前10时45分在学校防空壕内开始谈判。壕内置有一张木桌,部队长坐在正面,方军长坐在他的对面,该军长两侧为第10军参谋长孙鸣玉以下……部队长突破紧张的空气,以严重的口气凛然地说:‘本官以日本军最高指挥官的资格向贵官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拒绝了敌军所提出的七项投降条件,提出我方面的无条件的投降要求书,并且很严厉的说:‘请及时答复’,部队长的视线集中于军长的脸上。方军长听了翻译的话以后.低声确定的答道:‘服从这个要求’。部队长说:‘至于解除武装的事回头听日军指示’。这样衡阳守军全面的向我军无条件投降了,时已12时,在投降书上签了名的军长的脸上表现了动摇不定的恐惧,最后我某参谋长向方军长要求道:‘请命令衡阳重庆军即时停止战斗行为’。方军长当即请参谋长命令全军停止战斗。方军长会同我部队长又把服从全面投降的事告知各师长,各师长也都无异议的同意了。部队长最后声明,各师长的身份,皇军负保障之责。这感动了投降我军的敌将们,会见终了后走出来的方军长及各师长的脸上浮现了一些安静的情态。”
此文刊登后,中国国内的报刊竞相刊登,而武汉政府的报纸还在文章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方先觉的军队接受了日本的改编,名为‘先和军’,方先觉任军长,兼省主席。”
于是,方先觉被中国人骂为汉奸,而子虚乌有的“先和军”也开始蔓延,像流感病毒一样让人们信以为真,并载入了谎言满纸的史书中。
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记者的这篇报道。
首先人物不详,日军的“部队长”是指谁?是指日军第11军司令横山勇,还是指116师团师团长岩永汪,抑或是别的师团长?
其次,方先觉提出的并不是七项投降条件,而是三项停战协议。而且,停战协议是日方提出来的,不是方先觉提出来的。
再次,双方停战是在中央银行地下室第10军军部协商的,不是在涂仁中学。是日军来到了第10军军部请求停战,不是方先觉来到涂仁中学请求投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