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长的话里还透出一种意味。一个教授岗位,在教师们看来,生死攸关地重大,穷其一生地追求。可是在一院之长看来,倒是小菜一碟,一碟小菜而已,不就是个教授吗?也透出权力者的高傲和自负。
最后,王教授还是落聘,想改行去当体育教师的心愿也泡了汤。
事后,马成功对王教授抱歉地说:老哥,我尽力了。院长没批,谁都没有办法。
王教授表示了感谢,他说:谢谢你,老弟。你们的良苦用心,我心领了。说到底,咱们都不是权力者,无能为力,我已经想到了。马老弟,晚上我请客,再叫几个朋友,还去得月楼吧!
惭愧!惭愧!事情没有办成,哪还有脸面去喝你的酒呀!马副教授说道。
王教授说:事情不成情意在,我们还是兄弟吗!
(待续)
日期:2009-03-22 22:18:11
27、
这些年来,高校的大跃进,搞得实在猛。高校的连续扩招,本科教学的水平一直在滑坡。教育部的官员们出了一个新主意,为了提高高校本科的教学质量,开展了全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提出的口号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由教育部选派专家,每年分批分类对一些高校的教学条件进行二十四指标体系、四十四项观测点的评价。并对该高校的教学质量给出等级的评定。优秀的,良好的,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都会在资金、课题、重点学科建设、新专业的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及格的,将亮黄牌警告,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不及格的,缩减招生指标或者取消办学资格。
这一手着实厉害,国内的重点名牌大学,不太担忧。就是那些二类三类的或者不在类的大学或学院,开始慌了手脚。砸了学校的饭碗,那可不是小事。
按理说,教育部官员的出发点还是好的,要提高高校本科的教学质量。但是,几年的实践下来,评估工作走上了一条歧路,广大教师、学生负面意见很大,社会各界的批评意见也众说纷纭,愈演愈烈。
南方一家有名的报纸,报道了某高校迎接教育部教学评估的照片,引起了舆论哗然。报道上说,那家高校的书记院长九个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到机场去迎接教育部专家组的一位年轻的女秘书。年轻漂亮的女秘书位居照片的中央,手捧鲜花,神采飞扬。两边依次排开的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满脸带笑,必恭必敬。照片看了让人不舒服。论官位,女秘书只有一区区科员,她身边的人都是官居副厅正厅。论学识,她也就是刚刚硕士或博士毕业的年轻人,而身边的人都是她师叔师爷一辈的老人家。没有办法,人家是教育部派来的,代表着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官职虽小,衙门头却高啊!
中南理工学院是该省最后一批接受评估的高校。原来已经被列入了被评名单,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尚达不到基本的评估标准,只得推迟到最后一批。
上级主管部门给了这个缓冲期,也是中南理工学院迎接评估的冲刺期,学院上上下下,忙得马不停蹄。整个学院成了一个日夜开工的大工地,机器轰鸣,车辆奔腾,尘土飞扬,人声鼎沸。学院里下了死决心,一定要在正式评估之前,把学院来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用学院领导的话说,那就是超过了学院五十年建设的总和,实现惊人地飞跃式发展。
学院的硬件建设,一下子从银行贷款七八个亿,只要有钱就好办,拼命往上砸钱就行了。软件建设是个问题,教风、学风、教学质量,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长期地积淀是办不到的。
做不到怎么办?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人总是有办法的,做事做事,没有做不成的,只有想不到的。装也得装出个样子来,于是,造假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中国高校的教学评估,谁敢说自己一点假没有造?造假,是高校的广大师生批评教学评估的一个焦点。
学院里召开动员大会,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动员会。学院办公室通知,全院所有教职员工,任何人不得缺席。
开会那天,人数到得前所未有地整齐。动员会开得热烈、认真、严肃,也开得提心吊胆,压力重重。教师们从来没有看到学院领导这么重视,这么认真,这么严肃,这么声嘶力竭。一个个像红了眼的赌徒一样,面红耳赤、情绪激昂,两嘴白沫。大有日本鬼子打到家门口、血性男儿揭竿而起生死抗战的味道。全院上下,人人都蹦紧了教学评估的这根弦。
(待续)
日期:2009-03-23 22:34:48
28、
动员会上的主要精神概括一下,包括这样几点:
1、举全院之力,积极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2、一切为了评估,为了评估的一切。
3、迎评创优出佳绩,我为学院添光彩。
4、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建立严格的迎评奖惩制度。优者奖,劣者罚。
5、谁毁了学院的声誉,学院就砸谁的饭碗。
一时间,学院的气氛十足地紧张起来,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王教授认为,这些口号和精神,都有点誓死的味道,更像是大战前夕,首长们对敢死队队员下的最后命令,立下的最后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弥漫着浓浓的悲壮气息。
谁不是提心吊胆的?谁还敢掉以轻心?全院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调动,任何人不得有任何形式的不同意见、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否则,那可是枪打出头鸟,露头的椽子先烂。没有人敢往这枪口上撞。至此,大学行政部门的权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事后,几个要好的朋友们在一起议论学院的迎评,发表了个人的意见。
王教授说:今天的动员会,学院领导都好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
张教授说:学院领导把这次迎评当成是一项政治任务来看待了,把它当成自己政治生涯的业绩来看待了,成也评估,败也评估。他们能不激动吗?能不豁出老命去折腾一场吗?
化学博士李冰说:迎评工作做不好,他们都可能因此而掉下乌纱帽的。
王教授说:学院领导把迎评的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层层承担,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这倒是一个高招。将学院的迎评工作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能把大家的积极性激发起来。
张教授说:那是把学院里的所有人,都绑缚在教学评估这台战车上,战车已经开足了马力飞奔,任何想跳下来的人,其后果都是粉身碎骨。有人敢跳吗?
大家都摇了摇头。没有人敢跳。
(待续)
日期:2009-03-24 20:35:44
29、第十章
本章的看点提示:杨兰温柔地依偎到了王教授的怀抱里。王教授毫不犹豫地伸出双臂,把杨兰紧紧地拥抱起来,他低下头来,想去寻找杨兰的吻,他看到的是自己的两颗亮晶的泪珠,掉落在杨兰的腮帮上,他用唇吻住那泪珠,轻轻地把它吸吮干净。
王教授搀扶着杨兰走到家门口时,她已恢复了清醒。还在嘴唇上竖起中指,表示不让王教授出声,保持安静。她小心翼翼地开了房门,推开一道门缝,一把拉王教授进来,轻轻地把房门关上。拉着王教授的那手就没有松开,一直拉到了自己的卧房。
王教授已经注意到了衫衫的房间,房门紧闭,房间里静悄悄地。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地响着,已经是十一点半了。他心想,衫衫一定睡了。
王教授和杨兰走进卧房,杨兰把房门关上之后,又快步走到窗前,把窗帘也拉上,这才开了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